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看市 > 正文

字號:  

鵬華基金張戈:12月將維持區間震蕩 尋找優質標的

  • 發佈時間:2015-12-04 13:48:02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11月27日以來,市場出現較大調整,證監會放開券商凈賣出、收益互換監管、四大券商被查等外部事件是直接影響。但我們認為,外因更多通過內因起作用,A股市場前期已經上漲到了邊界狀態,無論空間(上證3700點)、時間(12月初)均如此,才會在負向衝擊下出現快速調整。

  回顧8月底以來的A股市場走勢,企穩、上漲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8.26日—9.30日市場企穩,估值較合理、央行雙降是主要驅動力;(2)10.8日-11.3日第一波上漲,估值很“平”、財政貨幣政策雙寬是主要驅動力;(3)11.4日-11.25日第二波上漲,十三五規劃出臺、習馬會、人民幣加入SDR等推動改革預期再次升溫是最主要原因。在當前時點,估值、流動性、改革預期都逼近拐點,這是我們之前預判市場上漲到邊界狀態的根本原因。

  不可否認,11月27日的調整時點、速度還是略超預期,這再次體現了杠桿市的特點。從9月底至今,兩融餘額由9月底的0.91萬億快速上升到1.22萬億,幅度是比較大的。

  短期來看年底前的估值, 數據分析顯示,市場整體上距離極端狀態還有一定空間,但內部對比很“陡峭”。這不僅制約了市場上行空間,對成長股的短期壓力也是直接的。

  圖表1進一步在行業層面表明,漲跌幅—盈利增速關係的不匹配。以電腦行業為例,截至2015年12月1日今年以來上漲110%排名第一,市場一致預期盈利增速為56%,但前3季度只實現了11%,其差值為45%。不難發現,電腦行業的漲跌幅—盈利增速關係遠差于排名第二的通信,這勢必帶來調整壓力。

  圖表1:中信一級行業今年漲跌幅及盈利增速

漲跌幅
排名

 

年初以來漲跌幅

預期差

預計全年盈利增速

前三季度盈利增速

1

電腦

110%

45%

56%

11%

2

通信

100%

16%

27%

11%

3

餐飲旅遊

98%

41%

70%

28%

4

輕工製造

94%

31%

61%

29%

5

紡織服裝

83%

-24%

35%

59%

6

電子元器件

73%

25%

43%

18%

7

農林牧漁

73%

71%

79%

8%

8

基礎化工

70%

44%

73%

29%

9

傳媒

67%

-1%

42%

43%

10

電力設備

66%

-19%

12%

31%

11

機械

59%

62%

55%

-7%

12

醫藥

55%

-1%

23%

24%

13

汽車

44%

11%

15%

4%

14

國防軍工

41%

104%

53%

-51%

15

房地産

41%

12%

29%

17%

16

商貿零售

37%

-9%

-10%

-1%

17

家電

34%

6%

8%

1%

18

建材

34%

19%

-17%

-36%

19

交通運輸

28%

-7%

16%

23%

20

電力及公用事業

19%

3%

21%

18%

21

食品飲料

18%

9%

14%

5%

22

建築

17%

5%

13%

8%

23

石油石化

1%

22%

-38%

-60%

24

銀行

-1%

1%

3%

2%

25

煤炭

-8%

19%

-61%

-80%

26

非銀行金融

-23%

-21%

78%

99%

 
(數據來自:WIND,鵬華基金。漲跌幅數據截至2015121日)

  進一步的,我們可以做一個思維實驗。A股市場從來都是漲過頭,所以自2005年有中信一級行業指數以來,上年漲幅第一的行業第二年表現均極差,2013年傳媒、2014年非銀均如此。如果遵循這一規律,未來1-2月內電腦行業面臨投資者獲利回吐的賣出壓力也較大,進而對成長股形成壓力。2012年底、2014年底的大金融逆襲就是這個情況。

  分析未來3-6個月的中期流動性,證券市場中的流動性分析較為微妙,包括對宏觀流動性、銀行間流動性、資本市場流動性等諸多層次的分析。近期較為重要的事件是12月16日美聯儲議息會議,目前市場預期這次會議大概率會出臺加息的措施,這一事件的影響非常複雜,其實質是中國貨幣政策是否能夠保持獨立性的問題,未來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但初步的數據分析結論較為明確,即近幾年來美中兩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保持了高度的相關性,且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變動具有領先性。也就是説,美聯儲12月份加息或許在一段時間內封殺了中國長債進一步大幅下行的空間。

  在目前這個時點,進一步考慮到年底債務債權關係的清理、12月至明年3月是定增解禁的高峰期、IPO重啟及註冊制改革,我們傾向於認為這個階段的流動性中性偏緊,不具備大幅擴張的可能。

  展望未來1-2年的改革預期,隨著我國政治經濟改革進入攻堅階段,未來可轉身騰挪的空間日漸受限,大概率將進行方向性調整,這會對市場主流投資邏輯形成重大挑戰。

  在政府的多項新舉措中,較為引人注目的:(1)通過一帶一路規劃,開拓新的市場及國際合作空間,在周邊安全事務中堅守立場,試圖修正(非改變)既有國際關係規則、拓展國際空間;(2)進行反腐以凝聚社會大眾民心;(3)採取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防止經濟發生系統性風險;(4)把創新放在首位(工業4.0、網際網路+),並希望資本市場在經濟轉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以上四個方面政策的邏輯是內在統一的,但隨著這些政策走向深入,面臨著一些負面影響和實際情況的制約,目前這些負面限制與改革初衷的扭曲狀態還在可控範圍內,但未來政策轉身的餘地也越來越小,大概率將進行方向性調整,比如近期頻頻提到的“供給側改革”。這樣,2014年7月以來的主流策略邏輯將會受到重大挑戰,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舊邏輯是“經濟越差、流動性越寬鬆、市場越漲、小股票表現越好”。

  概括前面的分析,短期估值、中期流動性、長期的政經格局與主流投資邏輯都面臨拐點。不過,短時間內政經格局演進不明朗的情況下,“破”雖確定,如何“立”還需觀察。

  僅就12月市場進行展望,我們認為方向上,市場突破8月份高點比較困難,預計還將維持區間震蕩格局,在上證3300附近有抄底機會;在市場風格與行業上,結合2010年的情況,小盤成長在12月不會跑輸,繼續尋找更新更炫的標的。

  不管經濟與市場如何變化,總有新的行業形成,總有優質公司在長跑中勝出。未來尋找優質投資標的仍將是投資的核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