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基金 > 基金看市 > 正文

字號:  

博時基金李權勝:四季度市場投資性機會將層出不窮

  • 發佈時間:2015-11-16 08:3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博時基金股票投資部總經理、社保基金經理李權勝日前接受上證報專訪時認為,四季度A股市場將是收益和風險相對比較平衡的階段,但結構性投資機會依然會層出不窮。近期將以絕對收益、堅守價值的投資理念動態管理投資組合,中長期持續看好健康中國美麗中國主題方向,而醫療健康産業、環保産業、大消費行業為其中主要的行業選擇;此外國企改革的主題性投資機會將會持續未來3至5年。

  在李權勝看來,無論從監管層意願還是市場本身的規律,從“快牛”轉向“慢牛”是相對合理的,未來市場將逐漸趨向均衡。

  “中長期來看,按照監管層的態度市場分為三個階段:要穩定市場、修復市場和建設市場。目前A股正處在穩定向修復的過程中。”

  談及未來的風險因素,李權勝認為,未來考慮投資過程中,最大的影響因素之一就是人民幣匯率的問題。如果人民幣匯率能相對穩定,則問題不大。反之,如果人民幣貶值超過市場預期,則會引發對人民幣資産的擔憂,進而引發A股市場的調整。

  對於IPO的重啟,李權勝表示,這基本在市場預期之中。“從時點來看,A股經歷了三季度的暴跌、清理配資、嚴查市場操縱,此時重啟,表明瞭監管層對當前市場的信心。”融資功能的恢復,將加速股票市場的自我恢復和自我調節。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本次新股發行制度的調整對推動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有著重大的意義,制度將更趨市場化,為註冊制的推進奠定了基礎,同時將促進未來中國經濟的轉型。

  從中長期來看,李權勝認為,未來中國經濟將由製造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型。服務、消費行業的成長性相對確定,而這實際上也融入了健康中國這個“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主題中。在李權勝看來,大消費行業除了包括有形的製造産品,如醫藥、食品飲料,還有包括無形的服務型消費,如傳媒、文化體育、旅遊等行業,消費面臨很好的升級機會,也值得中長期看好。

  李權勝認為,經過中期調整後,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有業績支撐、估值相對便宜的消費股有望成為新的市場熱點。目前相對更看好的細分行業包括絕對估值水準較低的家電、食品飲料等,同時醫藥、旅遊、農業等行業及個股未來也面臨較好的業績成長空間。

  談及新近公佈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李權勝認為,未來五年無論是政府的監管還是社會層面,環保的提升是迫切的問題,環保産業值得重點關注,具體包括大氣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及土壤修復等。環保領域中的輕資産運作、新商業模式的上市公司尤為值得關注。

  對於醫藥行業的投資,李權勝認為,從投資方向來説,這幾年最大的變化就是傳統醫藥製造業的投資機會相對較少,醫療服務、醫藥商業的投資機會增加。在醫藥製造業中,李權勝認為,有創新的、有品牌的醫藥製造企業依然值得關注。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類企業的市場集中度會逐步提升。另外,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時代的來臨,養老、康復等細分子行業亦值得重點關注。

  對於主題投資,李權勝認為,應建立在兩個前提和基礎之上:一、行業和公司本身未來中長期的潛在成長是不錯的;二、投資的上市公司的估值應該是和其基本面匹配的。因此,在主題投資方面,李權勝比較看好國企改革主題,預期沿海發達地區的地方國企改革的進程會相對較快。“國企改革,相當於是基於基本面去投資上市公司所獲得的一個加分項”,李權勝説。

  談及自己的投資風格,李權勝説,選擇堅持價值投資風格,就是選擇做公司基本面研究這一最為確定的投資策略。而這一選擇與個人價值觀、社會閱歷及從業經歷等有很大關係;當然價值投資並非只是簡單拘泥于低估值,更多是對公司及細分行業潛在價值的發掘。

  李權勝認為,國內股票市場雖然受到宏觀經濟、政府政策、投資者結構、市場機制等諸多因素影響導致波動大於成熟市場,中短期市場的風格變化會很快;但是如果基於價值投資策略,自下而上選擇有成長性而又估值合理的行業及個股,在較為中長期的週期看,投資回報仍然是相對良好和可持續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