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基金 > 基金看市 > 正文

字號:  

債市處於慢牛通道 債基避險價值顯現

  • 發佈時間:2015-09-28 03:11:2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過去三個月,A股市場跌宕起伏,投資者的目光開始轉移到風險較低的債券市場。此時,有些投資者突然發現債券市場依然處於牛市。相比股票型基金,債券基金的凈值波動小、但投資回報還不錯。

  據wind統計,截至9月18日,322隻中長期純債基金今年以來的平均回報為7.14%。2014年以來,211隻中長期純債基金的平均投資回報達到21.37%。同期,廣發集利A今年以來的回報為12.13%,2014年以來的回報達到31.09%。

  債券基金過去兩年來的漂亮成績單,還是得益於2014年以來的債市牛市。不過,債市牛市已經持續了一年零9個月,債市牛市還能走多遠?現在還能投資債券基金嗎?

  債市處於慢牛通道中

  對於第一個問題,筆者的答案是債券牛市基礎還在。從基本面看,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還在進行中,經濟增長速度緩慢下降的過程仍在持續,無風險利率也處於下滑的通道中,這些都將支援債券長期走牛。

  從資金面的供求關係看,IPO暫停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債市上漲。前期眾多希望參與IPO的投資産品在IPO暫停過程中將資金撤出來,回歸到債券投資。目前來看,依舊有從股市、IPO退出來的低風險資金涌入債市。當然,流動性寬鬆對債市是一個很好的消息,債市在流動性寬鬆的基礎上更容易出現上漲。

  不可否認,中證全債指數自2014年以來的漲幅達到17%,債券市場在過去兩年給投資者提供了不錯的回報。但展望中長期,國內無風險利率依然處在下降的通道,GDP增速也將繼續下臺階。這也是整個債市目前還在向好的區間裏運作的主要原因。

  當然,任何一個市場都存在風險。未來債券市場的風險,可能出現在三方面:一是美國加息和匯率的不確定性,這兩個因素有可能影響債券價格。二是穩增長措施使得社會融資總額增加,借貸需求變大,推升借貸價格(收益率),使債市承壓。三是信用風險。在經濟增速繼續下臺階、企業盈利下降的過程中,有些基本面較差的信用債可能存在違約風險,進而波及整個債券市場。

  債券市場的主要品種分為信用債、利率債和可轉債。目前,股市波動較大,可轉債可選標的稀少,溢價率高企,短期投資機會不大。相對於利率債,目前信用債的優勢已經不太明顯,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信用利差較低。同時,在經濟下滑過程中,少部分信用債有可能面臨信用風險。因此,當前階段筆者覺得利率債(或者説超高等級信用債和利率債)有更好的性價比。

  根據風險承受能力配置債基

  基於債市處於長期慢牛的判斷,筆者認為,個人投資者可以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適當配置債券基金。

  根據基金業協會披露的數據,8月末貨幣基金的資産凈值為3.47萬億元,相比6月末的2.53萬億元,貨幣基金的規模在短短兩月增加了近萬億的規模。相比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的體量小很多,8月末債券基金的資産凈值只有4546億元。

  目前來看,至少有3.47萬億的閒置資金“趴”在貨幣基金池子中。但同時,我們不斷聽到投資者抱怨貨幣基金收益率下滑,7日年化收益率下降至2%至3%。針對這類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希望獲取更高一點回報的投資者,筆者建議可以在資産配置中加入債券基金。

  至於具體將多大的資産比例由貨幣基金轉到債券基金,這得取決於投資者個人的資金計劃和風險承受能力。對於風險收益承受力中性的投資者來説,可以拿出40%-60%的閒余資金購買債券基金,其他閒余資金可以考慮購買股票類産品。若投資者風險收益承受力較低,則可以用60%-80%購買債券基金,其餘可考慮是否參與股市,或者參與一部分銀行理財。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在債券基金中,按照風險收益不同進行分類。比如風險收益最小的是純債型基金,只投資固定收益品種,與股市波動無關。風險收益中等的是一級債基,可以買可轉債、不能買股票。風險收益稍激進的是二級債,可以買轉債,還能用20%倉位買股票。

  例如,同樣是由筆者掌舵的債券基金,廣發聚利(可買轉債亦可轉股持有)、廣發聚財(可買轉債、但轉股一段時間後必須賣出)、廣發集利(可買轉債、不可轉股),這三隻基金的風險收益就是從大到小。而筆者在管理基金時,也會按照不同産品的風險收益特徵區別管理。

  對於金融産品來説,風險收益就像是一對孿生兄弟。因此,承擔風險相對高一點的産品,理論上給投資者帶來的回報也較高。據wind統計,截至9月21日,廣發聚利、廣發聚財、廣發集利今年以來的回報分別為14.40%、13.51%和11.68%。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