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易財經
2018年,基金公司總經理離職現象應接不暇,在眾多發生變故的基金公司中,益民基金卻顯得有些不一樣。2018年9月份,該公司原總經理黃樺因任期屆滿離任,本來應該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在2個月之後,益民基金卻大批量招人,從投研到運營再到風控部門,涉及了前、中、後臺各環節,而職位上從部門經理到基金經理,又到基金經理助理、研究員、分析師,也幾乎囊括了大部分崗位,這樣的“大手筆”對於一個已經成立13年的公司來説,似乎有點不尋常。
益民基金新任總經理欲扭轉困局
先從大力度招人開始
根據媒體的統計,2018年,已超過22家基金公司的總經理髮生變更,從類型上看,多數人員都是選擇了跳槽,比如華夏基金前任總經理湯曉東轉入券商行業,出任廣發證券副總裁、太平基金前總經理宋小龍跳槽華宸未來基金總經理,另一種是升遷或任期屆滿,比如嘉實基金前總經理趙學軍出任公司董事長、景順長城基金前總經理許義明因屆滿離任。
在這其中,益民基金公司原總經理黃樺也是因任期屆滿而離任,在黃樺9月10日離任之後僅僅2個月,益民基金卻開始了批量招人,規模之大、涉及崗位之廣出乎意料。
2018年11月12日,益民基金在網上發起招聘資訊,招聘崗位包括:投資體系崗位:權益類基金經理、固定收益類基金經理、基金經理助理;研究體系崗位:研究部門負責人、宏觀策略分析師、金融工程、債券研究員、行業研究員;運營體系崗位:交易部門負責人、資訊技術部門負責人;市場體系崗位:市場部門負責人、銷售經理、渠道經理、産品經理;合規風控體系崗位:合規經理、風控經理、法務經理。
從上面的招聘資訊看,可謂是“包羅萬象”,從前臺的投研,到中臺的風控,再到後臺的資訊技術應有盡有,崗位則包括了部門經理、基金經理、基金經理助理、研究員、分析員等。這樣大規模的招聘莫非是益民基金要抄底股市嗎?
但,益民基金公司從2005年成立至今,管理規模少得可憐,而且即使包括貨幣基金,該公司旗下的基金數量也僅有10隻。從成立時間看,2006年成立了2隻、2007年成立1隻,此後多年都沒有新産品成立。2012年、2013年和2015年,益民基金公司分別在三個年份裏各成立了1隻基金,隨後又沉寂了2年,直到2017年成立了3隻基金、2018年成立了1隻基金。
而目前,該公司並沒有新基金正在發行或申報,大規模招聘也並非是因為産品“箭在弦上”。根據業內人士分析,益民基金如此大動作的原因,很可能是新上任的總經理力圖扭轉公司多年來的頹勢,而想扭轉局勢的第一步就是先從引進人才入手。
但基金行業是高度競爭的行業,經驗豐富的人員只會往行業龍頭公司集中,益民基金長期位於行業尾部,如今想招攬人才只怕是給錢都找不到,除非去招聘新人自己培養,但這樣的話,也是長路漫漫,遠水解不了近渴。
基金産品乏善可陳
唯一“老將”僅3年多經驗
上述業內人士對益民基金的看法無疑是正確的,不光是因為益民基金從成立至今産品數量的稀少,同時,作為基金經理這個核心資源,益民基金也是人才匱乏。別看産品數量只有10隻,而基金經理則更少,僅有3人。
從具體管理的産品和基金經理任職年限看,該公司旗下的呂偉是經驗最豐富的基金經理,資料顯示,呂偉2007年加入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自2007年7月至2010年5月擔任集中交易部交易員,2010年5月至2012年2月擔任研究部研究員,2012年2月至今先後擔任集中交易部副總經理、總經理。
即便如此,呂偉擔任基金經理職務的時間也才僅有3年多,在一線基金公司裏,這樣的經驗值正屬於青黃不接的時候,這從呂偉管理的基金業績上也可以看出。2018年,呂偉管理的4隻權益類基金業績均為虧損。益民紅利成長成立於2006年底,算是益民基金旗下成立時間較早的一隻基金,從基金經理的頻繁變動中也可以感受到,該公司的核心人才流動性有多大。呂偉最早從2015年6月份參與益民紅利成長的管理,從2016年3月份開始獨自管理,但是累計回報卻虧損巨大。
從2018年的前十大重倉股看,該基金始終以大盤週期股或藍籌股為主,涉及地産、建材、銀行、家電等諸多行業,但多數都在2018年初走出回調趨勢,三季報顯示,其大幅買入貴州茅臺、五糧液,而追高的悲劇就是大幅被套。益民紅利成長對貴州茅臺的持股成本在730元,而最新的股價顯示,茅臺僅有567.41元。五浪液也同樣如此,67.95的成本價如今股價僅有50.6元。
除了呂偉以外,趙若瓊在益民基金也算重要力量,雖然經驗僅有1年多,但已經管理著包括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權益基金在內的多只産品,不過除了債券和貨幣基金外,其餘的權益産品年內也都虧損。
而從益民基金旗下所有産品的累計收益看,除固收類産品外,7隻權益類基金中,僅有3隻權益類基金的累計收益率為正,均是在2014年以前成立的歷史較為悠久的産品,而且昔日的盈利功臣也早已離職,如今的益民基金旗下投研人員已經毫無優勢可言。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