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披露,中海基金第二大股東國聯證券掛牌轉讓中海基金33.409%的股權,轉讓價格2.1351億元。這意味著轉讓完成後,中海基金髮起的股東國聯證券將全面退出。
公開資料顯示,國聯證券從中海基金獲得了不錯的投資收益,況且,在券商資管向主動管理轉型的大背景下,國聯證券的退出之舉令人費解。
中海基金內部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國聯證券在公司的存在感較低,與之對應的是大股東中海信託對於公司的發展給予了較多支援,公司的文化也與大股東頗為接近,而國聯證券作為第二大股東某種意義上更類似于財務投資者的角色。
從國聯基金到中海基金
在股權轉讓塵埃落定之前,中海基金的股權比例如下:中海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佔41.591%,國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佔比33.409%,法國愛德蒙得洛希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佔比25%。
事實上,中海基金在2004年成立時,公司名稱就叫國聯基金,國聯證券是其第一大股東,出資額佔其1億元註冊資本的49%,另兩家發起股東分別是橫店集團和雲南煙草興雲投資,出資佔比分別為31%和20%。
成立僅僅兩年之後,國聯基金便發生了股權轉讓、註冊資本變更和公司更名。2006年7月,國聯基金髮佈公告,原公司股東南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係由國聯基金原股東橫店集團更名而來)將其持有的中海基金31%的股權轉讓給中海信託,增資3000萬元並全部由中海信託認購。股權轉讓和增資完成後,中海基金註冊資本增至1.3億元,中海信託佔46.923%,取代國聯證券躍居第一大股東位置,國聯證券佔37.692%,雲南煙草興雲投資佔15.385%。由於大股東易主,公司名稱將由“國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變更為“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08年11月,中海基金股權再度發生變更,法國愛德蒙得洛希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受讓雲南煙草興雲投資所持有的中海基金15.385%股權,中海基金由此亦成為國內第34家中外合資基金公司。
2011年4月27日,中海基金再度增加註冊資本1666.67萬元,該增資全部由外資法國愛德蒙得洛希爾銀行認購,增資之後,中海基金註冊資本變更為目前的14666.67萬元,三家股東的持股比例也從該次增資起形成目前的格局。
實際上,國聯證券的控股股東無錫國聯,曾經參與公募基金行業頗為引人注目的一筆交易。在買入華夏基金10%的股權一年半之後,無錫國聯便選擇了原價賣出。
彼時,無錫國聯為這筆交易設置了苛刻的條件,例如,要求“意向受讓方應為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依法設立並有效存續的金融類企業法人,截至2012年12月31日,註冊資本不低於80億元人民幣(以營業執照為準)”,還要求“意向受讓方應具有良好的財務狀況和支付能力,最近3年連續盈利且每年凈利潤不低於10億元人民幣”。此外,交易必須是全部現金方式,銀行要出具“不低於掛牌價格的存款證明原件”。
考慮到嚴格的交易條件以及詭異的交易價格,此次交易被業界質疑有代持嫌疑。2013年5月,中信證券發佈公告稱,中信證券擬以不超過20億元的價格受讓無錫國聯掛牌轉讓華夏基金10%的股權,並註明5月21日股權掛牌截止時,僅中信證券一家向無錫産權交易所遞交了舉牌申請,舉牌價格為16億元。至此,中信證券成功回購華夏基金10%股權。
當下,已在港股上市的國聯證券正謀劃回歸A股。1月19日,國聯證券在證監會網站預披露系統更新了招股書申報稿,擬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計劃發行不超過6.34億股,募集資金將用於補充資本金,增加營運資金,發展主營業務。2月14日,國聯證券掛牌中海基金股權,鋻於兩者時間上的巧合,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掛牌或與其IPO有關。
國聯證券創立於1992年9月,前身為無錫市證券公司,2008年5月通過改制,註冊資本15億元,2015年7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交易。
伴隨著通道規模持續下滑,主動型資管轉型顯著券商開始持續跑贏同業,如東方資管,2017年度,東方證券受益於證券投資和資管業務收入的大幅增長,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增長53.2%和53.6%。此外,資管主動管理能力較強的興業證券,這兩項指標分別增長16.6%和13.0%。
從大環境來看,券商2018年整體行業趨勢並不樂觀、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尤其對中小券商估值不利。大券商在目前的環境中具備一定優勢,而自營和資管主動管理的表現,更是會對估值産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從資産管理業務收入佔比的數據來看,國聯證券與東方證券等主動管理能力較強的同行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誰來接盤?
根據掛牌轉讓公告中江蘇中天資産評估事務所有限公司的評估,截至2017年9月30日基準日,中海基金凈資産為3.3962億元,評估價值為5.81億元,33.409%的股權對應價值為1.941億元,而國聯證券此次給出的掛牌底價為2.1351億元,比評估價高出10%。
據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中海基金2016年度營業收入為43423.9萬元,凈利潤為9188.9萬元,所有者權益為61615.39萬元。
據海通證券研究所金融産品研究中心數據,截至2017年末,中海基金剔除貨幣基金後的有效規模為95.94億元,在行業排名第62位,而2016年末的有效規模為177.12億元。雖面臨規模縮水的壓力,不過從業績的角度來説,中海基金的表現倒是頗為可圈可點。在2017年度,中海基金旗下權益類基金的絕對收益回報在102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9位。
國聯證券此次出售中海基金股權,有業內人士表示大跌眼鏡。公開資料顯示,2014-2017年上半年,中海基金向國聯證券分紅額分別為989.2萬元、1503.3萬元、1503.4萬元和1403.2萬元。換言之,國聯證券從中海基金獲得了不錯的投資收益,並且參股中海基金並不影響該公司申請公募資格或者購入其他基金公司股權,卻還是急於出手。在券商資管向主動管理轉型的大背景下,中海基金的做法頗讓人難以理解。
有資深業內人士亦對時代週報記者指出,穩定的股權架構有益於基金公司的發展,對於中海基金而言,無論是大股東增持抑或是更有實力的機構介入,都意味著一個新的起點。
(責任編輯:段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