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華夏、工銀瑞信兩大基金公司在去年年底發行創業板指數基金之後,建信、海富通、萬家、光大保德信等基金公司也在今年加入創業板基金的發行大軍中。種種跡象表明,在創業板估值已經大幅壓縮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開始看好其未來投資機會。有基金經理表示,經過兩年多的調整,創業板指數目前的估值水準已回落至歷史低位,在基本面逐步改善的背景下,創業板有可能在2018年實現“逆襲”。
創業板基金密集發行
新年伊始,基金髮行市場呈現升溫態勢,在價值藍籌風吹了一整年之後,公募基金開始將佈局方向瞄準“失寵”已久的創業板。繼華夏、工銀瑞信兩大基金公司在去年年底接連發行創業板ETF之後,今年以來更多基金公司也加入佈局創業板産品的陣營中。
1月5日,建信基金宣佈,在2018年1月8日至2018年2月2日期間發行創業板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海富通基金在1月9日發佈公告稱,自2018 年1月12日起至2018年4月11日止,通過銷售機構公開發售創業板綜指增強型發起式基金。資料顯示,該基金將通過數量化的投資策略模型精選創業板優質股票。另外,工銀瑞信也在今年1月繼續推出工銀創業板ETF聯接基金,以方便場外投資者佈局創業板行情。
除了指數型基金,公募基金在投資創業板的主動管理型産品上也有所佈局。例如,萬家基金正在發行的萬家成長優選靈活配置混合基金,便將智慧製造、新能源汽車、5G、OLED和半導體等新興領域作為未來的主要投資方向。光大保德信基金也于近期發行了一隻創業板量化優選基金。據了解,該基金選擇在創業板指數已接近歷史底部的時點發行,力求在2018年通過精耕創業板,把握成長股的復蘇機會。
基金業向來有一種説法,即“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意思是當基金髮行火熱時,投資者往往難以賺到錢,但市場低迷時成立的基金,往往業績表現不錯。
以創業板基金為例,2014年下半年,匯添富移動互聯股票、東方新興成長混合、富安達新興成長混合等多只成長風格基金相繼成立,而這些基金也跟隨創業板此後的大幅上漲為投資人賺取了高額回報。但在2015年5、6月份發行的一些成長風格基金,不少都因為急於建倉而在市場的劇烈震蕩中遭遇凈值大幅回撤。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創業板尚未形成一輪像樣的階段性上漲行情,但公募基金於此時對這一板塊大力佈局,或預示創業板的拐點即將到來。
成長股或臨配置時點
在多家機構看來,目前創業板指數的整體估值和相對估值都已經回到歷史區間的下限位置,加上該指數成份股公司的基本面逐步改善,未來創業板有望接棒大盤價值股,在2018年實現“逆襲”。
“回過頭來看,2016年、2017年的市場風格基本上都是向價值藍籌和價值成長這兩大板塊靠攏,這實際上是2014到2015年那輪牛市的‘後遺症’。經過兩年的修正後,一些此前具有估值折價的績優股得到了修正,而經過估值壓縮的中小創可能會在2018年迎來配置機會。”萬家成長優選擬任基金經理李文賓表示。
光大保德信基金則表示,經歷2016年、2017年兩年的調整,目前創業板整體估值水準已經處於歷史低位。加上IPO常態化對中小盤股票的負面影響已基本消化,而減持新規也平滑了市場衝擊。此外,從企業盈利能力來看,在當前房地産及基建短週期下行的背景下,成長股2018年的盈利增速有望上行,這一系列利好因素或將促使創業板重獲市場關注。
“2018年市場會分化,不會像去年那麼極致,中小板的機會還是比較多的。”匯豐晉信動態策略基金的基金經理郭敏稱。
此外,多家券商也于近期發佈了對創業板的看多觀點。光大證券表示,從歷史上來看,創業板還未出現連續3年跑輸主機板的情況。目前政策底已現,後續或將面臨更多政策催化;估值已較便宜,特別是創業板指數的整體估值和相對估值,都已經回到歷史區間下限位置。因此,2018年創業板相對主機板的業績增速之差將會重新觸底回升。
中泰證券也在報告中表示,綜合來看,無論是基本面、資金面還是情緒面,市場都有企穩回升的跡象。目前時點更看好中小創行情,但並不認為藍籌股會持續調整,而是看好今年市場行情下中小創的彈性優勢。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