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外貿短期形勢嚴峻 人民幣貶值有助出口

  • 發佈時間:2016-01-14 08:12: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關總署昨天發佈的數據顯示,15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59萬億元人民幣 ,比2014年同比下降7%,進出口同時出現了下跌。多位專家在接受央廣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出現進出口“雙降”主要跟目前低迷的國際經濟環境和我國産業轉型相關,短期內形勢較為嚴峻。

  據海關統計,2015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59萬億元人民幣 ,比2014年下降7%。其中,出口14.14萬億元,下降1.8%;進口10.45萬億元,下降13.2%;貿易順差3.69萬億元,擴大56.7%。

  據悉,進出口額雙下降的情況,近年來只有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出現過一次。

  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認為,總體而言,進出口“雙降”與低迷的國際經濟形式相關,也與我國的産業結構調整有關。目前,我國的勞動密集型産業的比較優勢下降,高新産業還沒有長足發展。另外,近期增長下行、內需不振也影響了進口。

  “這種形式短期內不會改變,但人民幣貶值對未來出口會有一定幫助。”王小魯説。

  外需低迷也多次出現在官方及學者的解讀中。海關總署發言人黃頌平表示,2008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破壞了世界經濟增長動力,國際經濟總體復蘇乏力,導致全球貿易進入深度調整期,進而抑制我國出口增長。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向央廣網財經記者介紹,目前,新興市場已經逐漸成為了中國主要的貿易夥伴,目前對方經濟環境的動蕩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國貿易出口。

  而一些歐美國家方面,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産品正逐漸佔據市場。梅新育稱,此前我國的紡織服裝産品一度在佔有率方面位居前列。然而目前,隨著我國産業逐漸向服務業的轉型調整,原有的市場逐漸開始被一些來自越南等新興國家的訂單所替代。

  海關發言人表示,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對外貿易仍然取得了不少亮點,主要體現在貿易方式更趨合理、貿易夥伴多元化取得積極進展、民營企業對外貿易顯示活力、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部分大宗商品進口量保持增長等。

  展望2016年,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蓋新哲認為,外貿壓力仍然較大,但會逐步減緩。這也得到了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等業內人士的贊同。

  具體來看,梅新育預測,未來我國對歐美商品的出口情況會比較理想,在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動蕩的可能性仍然比較大,總體而言形勢仍然需要有所警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