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躋身“四大金剛” 的紅利與擔當
- 發佈時間:2015-10-12 15:22:52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劉波
錢塘人
全球貨幣統計監測機構——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的最新監測確認,按價值衡量的人民幣今年8月已超越日元,成為繼美元、歐元、英鎊之後的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據此,人民幣已取代日元,躋身全球貨幣的“四大金剛”之列。
引用金融業界專業説法,此舉是加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又一座里程碑。若説人民幣國際化猶如攀登喜馬拉雅山脈的座座山峰,那麼,人民幣離最終征服珠穆朗瑪峰又向上邁進了一大步。
拿民間説法,人民幣價值就是人民幣的值錢程度,人民幣價值越高,説明人民幣的國際信譽度水漲船高。她形同咱中國人的又一張“臉”,未經任何化粧修飾而靚麗可人,全憑國家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面和政通人和的社會面作為支撐。
人民幣越來越值錢,全世界都跟著受益,咱中國人更是近水樓臺先得月。SWIFT的最新監測還確認,截至今年8月,把人民幣納入支付貨幣的國家和地區已過百,直接開設人民幣支付業務的國外金融機構超過1700家。人民幣在國外直接使用程度越高,國人在出國旅遊、購物、留學、醫療、商務、投資、理財、貿易、結算時,就可節省多道貨幣兌換所産生的不菲手續費(通常是兌換量的2%—5%甚至更高),同時節省貨幣兌換的時間成本和資金因結算“遲滯”造成的利息成本。與此同時,開設人民幣支付業務的國外金融機構越多,國人出國時實時規避全球匯率風險的可操作性就越強。
此外,人民幣成為國際支付貨幣的程度越深越廣,國內企業放手利用國際“廉價金融資源”的可操作性就越強,2014年僅上港集團一家,即從境外銀行直接融到人民幣借款67億元,其年綜合融資利息不到5%,融資成本整整比同等規模的國內融資下降3個百分點。僅此一例,人民幣作為國際支付貨幣助推國內企業産業升級,幫助國內企業施行國際化戰略的溢出功效,就該是多麼誘人可期。
通常而言,一國貨幣要躍升為國際貨幣需同時滿足三大要件:一是成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二是成為國際貿易支付貨幣,三是成為各國儲備貨幣。撇開歷史上美元、英鎊極不光彩的“貨幣侵略史”不言,美元、英鎊成為全球公認國際貨幣的歷程,均是先從“一”起步,逐步涵蓋“二”與“三”,直到實現“三者通吃”。人民幣歷史短、經歷薄、資歷淺,真正邁步國際化歷程才9年,然而,人民幣國際化從啟程始,即開始了結算、支付、儲備三個層面交叉遞進、互相促進、齊頭並進的系統性努力。截至2014年,我國相繼成為全球第一外貿大國、第一外經(對外經濟合作)大國、第二外資(對外投資)大國,由此所産生的交易體量和交易能量,以及由此伴生的國際話語權、影響力和號召力,都為人民幣快速而穩健的國際化,提供了當年美元和英鎊在國際化進程中不曾具有的經濟優勢。這個基礎就是和平合作、互通有無、共同發展、同享紅利,由是,人民幣國際化自然得到越來越多國家歡迎。
不過,紅利越大風險自然越高,人民幣國際化風險與所收穫紅利成正比。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由於人民幣尚處於“封閉”狀態,使我們順利躲避了金融危機的侵襲。2008年因美元“不爭氣”而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機,連帶著引爆歐元危機,全球貨幣市場持續數年強烈震蕩,國內貨幣市場亦受波及。好在彼時的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尚起步不久,才使國內貨幣市場總體可控。然而,隨著人民幣國際支付貨幣規模日益擴大,國內金融市場偶發性、突發性甚至預謀型動蕩亦頻頻出現,震蕩衝擊力、破壞性日趨突顯,連帶程度和牽涉面亦持續擴大。舉例來講,眼下已持續4個月的國內外匯儲備數千億級的短期“外逃”,就令外管部門十分頭痛。而今年6月份國內股市發生的階段性震蕩,雖成因主要在“內”,但也帶有國外資本利用人民幣國際支付便利,集束式做空中國股市的明顯痕跡。所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必須拿捏好“化”之程度與監管能力的平衡,規避“化”之風險,是人民幣理當承受的國際擔當。
立足當下,亞投行、金磚銀行、絲路基金及目前正在60余國不同程度推進的“一帶一路”建設,正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更為開闊的操作空間。SWIFT為此預測,按目前的勢頭最遲到2020年,人民幣將超越英鎊成為全球“第三貨幣”。2020年之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有望步入最後的衝刺階段。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