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美元加息預期發酵 近三成投資者青睞海外投資

  • 發佈時間:2015-08-20 07:4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吉雪嬌  責任編輯:郭偉瑩

  股市的巨幅震蕩再度令投資者思考投資多樣化的重要性。近日,中宏保險和泰達宏利聯合發佈的宏利最新研究顯示,近三成中國投資者通過公募基金涉足海外市場,此外,74%的投資者因為缺乏相關知識而裹足不前。與此同時,投資者正在對財富管理服務表現出巨大需求。

  七成投資者缺乏海外投資知識

  在美元加息預期增強,部分QDII基金投資價值凸顯的背景下,調查顯示,73%受訪的投資者之所以無意通過公募基金進行海外投資,主要是因為缺乏對海外市場的了解。

  “宏利亞洲投資者意向指數”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有27%的內地投資者通過公募基金在海外市場投資。

  事實上,投資者對於海外資産配置的“青睞”早有端倪。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近期發佈的《交銀中國財富景氣指數報告》顯示,國內投資環境動蕩和美國加息預期的增強使得一些小康家庭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的投資産品,7月小康家庭境外資産投資意願逆勢大幅上升了15個百分點。

  此次通過公募基金進行海外投資的投資者也表示,採取這種投資方法的原因主要在於“要實現地域多樣性”、“增加回報及減低波動”,而其投資大多是通過中國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項目(QDII)進行。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增強,美元進入走強週期,早在此前即有專家指出“部分QDII基金的投資價值凸顯”,這也與此次調查的情況不謀而合。

  需要注意的是,其餘73%受訪的投資者表示,他們之所以無意通過公募基金進行海外投資,主要是因為缺乏對海外市場的了解。除了“缺乏了解”(74%)外,“認為海外市場有風險”(37%)及“不知道如何購買公募基金”(19%)也成為其不進行境外投資的原因。“我們看到投資者日臻成熟,但他們明顯需求掌握更多的知識,用規劃平衡的投資組合來更好地規避市場波動的影響。”中宏保險總裁萬士家(GuyMills)表示。不過,調研也指出,中國人民銀行將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降的舉措不會影響海外投資,人民幣貶值使得兌回人民幣時投資回報得到增加。

  此外,宏利指出,雖然通過公募基金所進行的海外投資在多樣性方面有限,但公募基金在中國的滲透率仍然很高,達57%。而對於公募基金投資這種有效提升投資多樣性的方法,內地投資者比中國台灣、日本、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等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運用得更多。

  境外投資將持續增加

  隨著中國的監管環境逐步放寬對海外投資的限制,國內投資者在市場及資産類別多元化、投資工具、投資組合管理顧問等方面也日益有更多的選擇。

  當前有市場人士預計,由於人民幣兌換的自由度日益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有可能在今年內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的貨幣籃子。在此利好背景下,也出現多個為投資者豐富投資選擇的重大舉措,如滬港通的開通,中港兩地基金互認,以及即將推出的深港通,此外,還有一些推動在自由貿易區註冊的公司將資金自由匯出及匯入中國的舉措正在醞釀。

  泰達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徐克磊指出,這些轉變都有同一個背景,即近來所採取的提升人民幣兌換自由度的一系列舉措,其中包括放寬中國個人投資者每年只能把五萬美元匯出國外以進行投資的限制。“隨著中國的監管環境逐步放寬對海外投資的限制,國內投資者在市場及資産類別多元化、投資工具、投資組合管理顧問等方面也日益有更多的選擇。我們認為這意味著將有更多投資流向海外市場。”徐克磊表示,“有許多投資者目前都過於依靠中國的資産,而投資海外則有助於幫助投資者分散及降低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

  與此同時,萬士家指出,因國內市場的波動,財富水準的增加以及投資者日益精通投資,有60%的投資者表示出對財富管理服務的興趣。而隨著國內投資者日益成熟,其對投資組合多樣性的需求亦在提高。“隨著投資者尋求更平衡的多元化的資産投資解決方案,我們看到市場對財富管理服務的需求快速增加。中國的投資者越來越注重趨避市場波動和充分運用專家對所持有投資産品方面的建議。”萬士家表示。

  美元加息預期吸引投資者

  27%的投資者通過公募基金在海外市場投資

  73%的投資者對海外市場缺乏了解

  調查顯示,隨著國內投資環境的改變和美國加息預期的增強,使得一些小康家庭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的投資産品,7月小康家庭境外資産投資意願逆勢大幅上升了15個百分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