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局:跨境資金流動呈現雙向波動
- 發佈時間:2015-07-24 07:48:01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劉波
製圖:宋 嵩
二季度跨境資金流動趨於基本平衡
“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呈現雙向波動,近期外匯供求趨向基本平衡。”7月23日,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數據顯示,上半年,銀行結匯同比下降10%,售匯增長25%,結售匯逆差1054億美元;銀行代客涉外收入同比增長1%,支出增長3%,涉外收付順差445億美元。銀行結售匯呈現逆差,而代客涉外收付款呈現順差。王春英錶示,這一結果改變了去年下半年銀行結售匯和代客涉外收付匯雙逆差的局面。
相比於今年一季度我國銀行結售匯呈現較大逆差,二季度逆差明顯收窄,跨境資金流動趨於基本平衡,王春英認為,這體現了境內市場主體本外幣資産負債結構的調整。
具體來看,二季度企業結匯意願上升,結匯率從一季度的69%升至二季度的74%;企業持匯意願有所下降,一季度企業外匯存款餘額上升730億美元,但二季度下降345億美元。
企業購匯意願下降,購匯率從一季度的79%降至二季度的75%。
7月份中港基金互認機制啟動,王春英錶示,隨著資本賬戶的逐步開放,我國跨境資金有進有出、雙向波動將更加常態化。
王春英分析,資本項目可兌換本身是雙向開放的中性政策。中港基金互認和滬港通一樣,是資本和金融賬戶雙向開放的又一例證。正式實施以後,內地投資者可以在境內購買香港的公募基金,內地的公募基金也可以在香港市場出售。這必將緊密境內外的經濟金融聯繫,活躍跨境投融資活動,促進跨境資本流動有進有出雙向波動更加常態化。“沒有歷史經驗證明資本賬戶開放必然會造成資金的單向流入或者單向流出。”王春英説。
“應對跨境資金流動衝擊最好的做法是練好內功,保持經濟穩定發展,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深化相關領域改革。”王春英説,外匯局將在繼續推動外匯管理簡政放權,進一步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的同時,堅守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分析。
上半年並未出現持續大規模的資本外流
“上半年並未出現持續大規模的資本外流,而且二季度資金流出壓力比一季度有所減弱並趨於均衡。”王春英説,從外匯儲備餘額變化看,一季度外匯儲備下降1130億美元,二季度下降362億美元,降幅明顯收窄。從銀行結售匯看,一季度銀行結售匯逆差914億美元,二季度逆差大幅縮小到139億美元。從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看,一季度順差312億美元,二季度順差132億美元,順差雖然收窄但銀行代客項下涉外收支仍呈現凈流入。從零售市場外匯供求看,一季度逆差1200億美元,二季度逆差大幅下降到326億美元。“這些數據都表明,二季度資金流出的壓力減小,外匯收支更為均衡。”
為什麼會出現涉外收付款順差但外匯儲備餘額下降的情況?
王春英分析,涉外收付款數據反映的是非銀行部門本外幣跨境收入和支出情況。其中,上半年本幣跨境收支為順差、外幣跨境收支為逆差。而且,外幣跨境收支只有發生結售匯才會引起外匯儲備的變化,如果企業收入了外匯不賣而變成外匯存款持有,外匯儲備就不會因此增加;如果企業購買了外匯以後不對外支付,而是存到銀行,儲備也會下降,這也是“藏匯於民”的一種表現,上半年企業外匯存款餘額上升384億美元。此外,儲備餘額變化還與資産價格和匯率變化有關,即賬面價值變化。
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影響有所顯現,但依然總體可控
2014年,美聯儲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實質性退出,給新興經濟體帶來了普遍衝擊,我國跨境資金流動雙向波動也進一步加大。“但沒有改變全年跨境資金凈流入、國際收支口徑外匯儲備資産增長的局面。”王春英説。
今年一季度,美聯儲加息預期等因素帶動了美元較快升值,一季度美元指數上升9%,並在3月中上旬突破了100,王春英認為,這是我國跨境資金流出的一項重要推動力。但二季度隨著國內外宏觀環境的變化,資金流出的勢頭明顯放緩,外匯供求趨向基本平衡,説明目前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影響仍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
“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對我國跨境資金流動有挑戰也有機遇。”王春英説,挑戰方面,美聯儲加息、美元升值可能影響境內企業的財務運作,加大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的波動性和市場的不確定性,並且給人民幣匯率政策帶來一定挑戰。
機遇方面,王春英錶示,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是漸進的過程,影響將是逐步釋放的,不僅有利於改善我國外需,也可以推動我國改革開放、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關於應對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挑戰,王春英錶示,關鍵還是要做好中國自己的事情。應保持經濟在合理區間平穩運作,妥善處理和化解經濟運作中遇到的各種風險和問題,不斷鞏固和提升市場對中國經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