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鈕文新:央行有義務引導人民幣有序貶值

  • 發佈時間:2015-01-20 08:51:08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鈕文新

  一些官員和學者一再強調:要讓市場供求關係更多地去決定人民幣匯率。這顯然是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方向。

  但筆者認為,人民幣不宜採取自由浮動的匯率制度,或説“完全依賴市場供求關係決定匯率”。因為,在加工貿易的作用下,中國出口順差呈現剛性。這個問題,打破了“有效市場假説”的有效性。

  “依據市場供求關係確定匯率”有一個“強烈的前提條件”,即“有效市場假説”。

  而“有效市場假説”的觀點是:一切資訊又將包含在市場交易的多空選擇當中、都將反映在市場交易價格裏面。

  正因如此,如果順差剛性一定被反映在交易價格中,那人民幣是不是剛性升值?是不是會被過度高估?

  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我們承認“有效市場假説”,那麼美元與人民幣貨幣地位不平等的客觀事實,是不是已經被包括在交易的結果當中?如果被包括,那當下的人民幣匯率是不是已經被嚴重扭曲?

  因此我們必須看到,依據“有效市場假説”所獲得的價格信號不能正確地反映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更不能正確地反映中國經濟的基本需求。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要按照現在的方向去推進人民幣匯制改革?到底是改革為經濟服務,還是經濟為改革服務?這難道不是一個原則問題嗎?

  我們必須放棄“有效市場假説”對人民幣匯改的誤導,而回歸匯率決定的基本理論。

  第一,匯率需要反映中國經濟基本面情況,如果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在不斷加大,那人民幣就沒有升值的理由;

  第二,當中國的市場利率只有下降空間,而絕無繼續上升理由的時候,人民幣就沒有進一步升值的理由;

  第三,我們必須重視購買力平價理論,當同等品質的商品,在美國、在歐洲等各國市場上購買都比中國便宜的時候,人民幣就沒有理由升值。

  除上述三條之外,第四條才是市場供求。

  但是,基於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現實,基於全球産業分工已經完成的現實,基於加工貿易為中國提供了剛性順差的現實,我們在這方面的考量必須減弱,而不能依賴,更不能變成唯一的考量因素。

  鋻於上述四點,人民幣匯率進一步升值的理由已經十分微弱。

  所以,筆者認為,為了中國經濟能夠健康發展,2015年,央行有義務引導人民幣有序貶值,而不是雙向波動,更不是單向升值。這一點,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相輔相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