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網際網路金融 > 眾籌 > 正文

字號:  

“公開、小額”試點來了 公募股權眾籌還會遠嗎

  • 發佈時間:2015-06-17 07:38:29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昨日,國務院公佈《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創業從營業執照到智慧財産權以及上市都有相關政策支援。其中第十條提及豐富創業融資新模式,支援網際網路金融發展,引導和鼓勵眾籌融資平臺規範發展,開展公開、小額股權眾籌融資試點,加強風險控制和規範管理。

  從國務院層面明確“開展公開、小額股權眾籌融資試點”,這也引來了公募版股權眾籌的猜想。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募版股權眾籌的門檻更低,不過將會著重要求平臺做好資訊披露和投資者保護工作。

  公募版眾籌政策可期

  在業內人士看來,現在推行的私募版眾籌背離了股權眾籌多人、小額的本質。此番國務院提及開展公開、小額股權眾籌融資試點,也讓業內展開聯想。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國務院提及股權眾籌多人、小額的特點,或許離業界期待的公募版股權眾籌的政策出臺為時不遠。不過,天使街CEO黃超達告訴記者,不會這麼快出臺。

  此前業內流傳,早在今年1月,證監會開始就“公募版股權眾籌”的細則草案——《股權眾籌融資試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公募辦法”),在小範圍徵集意見。據接近監管層的方案制定人士表示,最新的《公募辦法》規定:單個項目的融資額度不能超過300萬;要求參與項目的投資人年收入超過12萬,一年內投資總額不能超過年收入的10%,且要分散投資。“公募辦法”沒有明確提及公募版眾籌能否突破200人的限制。

  實際上,關於公募版股權眾籌的探索一直在進行中。

  5月18日,國家發改委在《關於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中的表述是,“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其後業內人士稱,監管層有意批准京東、阿里巴巴、平安三家公司進行公募股權眾籌的試點,允許其公開發行註冊豁免。即不超過一定額度的公開發行(比如300萬元),無論投資者人數多寡,均豁免向證監會註冊。但這一消息一直未獲官方渠道證實。

  從目前來看,在上述三家公司中,京東的步子最大。3月29日,京東上線了自己的股權眾籌平臺“東家”,採用的是目前被普遍採納的“領投+跟投”模式,眾多跟投人選擇跟投。上線之時,京東平臺的50個領投人包括紅杉資本、真格基金、紫輝創投、戈壁創投等。上線一個月後,京東金融對外透露,“東家”各類股權融資項目融資額已達到1.19億元。

  投資門檻應適當權衡

  去年12月,證券業協會按照“鼓勵創新,防範風險”的基本要求起草併發布了《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

  不過,此辦法被指門檻過高。對此,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回應稱,公眾對該規則的理解可能存在誤區,中證協上述管理辦法針對的是私募股權眾籌行業,投資者適當性制度是私募市場的基礎性制度。

  私募眾籌投資的門檻參照私募股權投資設定,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公募版股權眾籌的門檻更低,不過將會著重要求平臺做好資訊披露和投資者保護工作。“公募版眾籌將會在投資門檻上有一個適當的權衡,如果門檻過低,那麼籌集不到足夠的資金,而如果門檻過高又會降低投資者的參與度,因此還需要在金額的限制上有一個合理的設置。公募股權眾籌,涉及到的投資者與資金量都會大很多,也就預示著更大的風險,更嚴格的審核是非常必要的,國內的監管也許也會採取這種制度來保障投資的安全性。”上述業內人士稱。

  黃超達此前表示,監管規則設立的思路可能會參考美國JOBS法案,對股權眾籌進行相關豁免,包括突破眾籌參與人數限制,規定投資人的投資上限、單個項目一年的融資額度限制等,私募股權眾籌辦法則可填補監管的階段性空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在股權眾籌市場未成熟的今天,項目制眾籌成為行業一個普遍通行的做法,即尋求融資的公司並不會選擇以公司的形式融資,而是以某一個項目進行融資,這種在影視藝術等高風險産業比較流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