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三板 > 正文

字號:  

股權眾籌“嫁接”新三板

  • 發佈時間:2015-06-08 07:3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衛容之 潘夢幻  責任編輯:劉小菲

  “股權眾籌是幼兒園和小學階段,中學就是步入新四板和新三板,上了大學就到了中小板、創業板和主機板市場。”關於企業的成長,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在多個場合表達了這一觀點。姚余棟認為,股權眾籌可以定位為五板或新五板,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延伸,將來可以直接對接新三板。

  有意思的是,在姚余棟講這番話過後不到兩個月,“新三板”與股權眾籌就上演“合體”。據了解,數家股權眾籌平臺通過線上募集、線上領投兩種形式正式推出“新三板”産品,打通個人投資者參與新三板投資的渠道。其中,深圳本土眾籌機構眾投邦于5月18日成功獲得B輪5000萬元融資,這是目前國內股權眾籌領域最高的一筆融資。另外,5月21日,天使客股權眾籌平臺宣佈成立新三板領投基金,以期讓更多的GP(主投機構)參與到擬掛牌新三板項目的篩選和投資決策中。

  股權眾籌是指融資方以出讓一定比例股份的形式,面向多數投資者進行融資,而投資者通過出資入股公司,最終以股份變現或者分紅的方式獲得未來收益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模式。那麼,股權眾籌與P2P有何區別呢?上海百籌金融資訊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籌金融”)CEO王啟明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提到,股權眾籌與P2P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股權眾籌資金流向的是真正的實體經濟,P2P實際上是信貸。現今,國家實體經濟下行,必須要通過“創業驅動”來促進經濟發展,股權眾籌能夠促進大眾創業。

  新玩法層出不窮

  股權眾籌平臺的定位大多為天使輪和Pre-A輪,項目過於早期,對於投資人來説,風險和退出是很大的問題。而新三板項目與創業項目相比,風險更小,收益更高

  在2015年春節過後,股權眾籌因為相關政策出臺迅速升溫,包括京東、阿裏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進駐股權眾籌行業,搶佔市場。3月31日,京東高調推出金融股權眾籌平臺;同日平安旗下的股權眾籌平臺也正式宣告成立。而脫胎于阿里巴巴金融的螞蟻金融服務集團也于5月19日宣佈,將籌備上線股權眾籌平臺——“螞蟻達客”,為創業者提供股權眾籌融資服務。

  據東方財經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4月底,全國眾籌平臺已經發展到149家,其中股權眾籌平臺62家。而國內創投數據機構IT桔子在2014年9月的統計顯示,中國只有14家股權眾籌平臺,股權眾籌平臺在短短半年時間裏,翻了幾番。

  股權眾籌平臺呈雨後春筍之勢。市場格局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未來,股權眾籌會是巨頭才能玩的事情嗎?

  王啟明表示,未來的市場不排除細分的趨勢,可能也會出現企業合併的情況,但不一定在這個市場只有巨頭才能生存下去。因為股權眾籌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眾籌平臺只要有完善的産業鏈和相關機制,總會有市場。對於股權眾籌平臺來説,玩法不一樣,生存空間也會不一樣。新三板和股權眾籌的結合,就可以看作是股權眾籌平臺的新玩法。

  首先,板塊細分能夠將眾籌平臺“分門別類”。姚余棟在3月7日的主題演講中提到:“股權眾籌應該根據企業成長的需求、智慧財産權保護的需求、資訊披露成本分為三個板塊,第一個是種子板塊,比如我選擇去創業,僅有一個商業計劃書或者只有很少的錢,但是我可能有專利,那就登陸種子眾籌,如果成長了,走出這個種子眾籌,將進入第二個板塊即天使眾籌,如果企業做大,離新四板或者新三板近在咫尺,可能中間還需要B輪融資,這將進入成長眾籌板塊。”

  其次,産業鏈模式的不同也將區分不同的眾籌平臺。據了解,百籌金融旗下的“21天使”是國內首家推出“孵化式股權眾籌”的股權眾籌平臺,王啟明認為,從現實情況看,政策風險已經不再是困擾股權眾籌平臺的最大問題。為項目融資只是第一步,眾籌平臺要做的遠不止於此。例如,在為項目融資之後,初創公司拿到了融資,但往往需要花費大量資源在用戶獲取和市場推廣中,難免會形成“重行銷輕運營”、“以籌養耗”等惡性迴圈,一旦資金鏈斷裂,就很有可能迅速“枯死”,這一點在馬太效應明顯的網際網路産業中尤其如此。另外,不是每一位創業者都具備相關能力,許多創業者在種子期通過眾籌成功起跑,但卻因為缺乏正確的發展策略,倒在了發展路上。為此,百籌金融提出“孵化式股權眾籌”概念。

  百籌金融另一位負責人何勇表示,總體來説,“孵化式股權眾籌”是在項目具體的籌資需求基礎上,針對創業公司在種子期、創建期、生存期等不同階段中所産生的融資、管理、培訓、行銷推廣等需求提供相應的增值服務。

  此外,是否作為第三方也將是區分股權眾籌平臺的標準之一。事實上,21天使股權眾籌平臺只作為仲介平臺,不會“下水”參與投資項目,但是對於京東、阿裏旗下的股權眾籌平臺,自身將作為創投機構成立主投基金,親自下場,自己掏錢。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投資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各個股權眾籌在盈利模式上也有所不同,對於京東來説,如果項目的募集金額超過1000萬元,那麼1000萬元以下的部分,平臺將按照5%收取服務費,1000萬元以上的部分收取3%的服務費,服務費可以轉化為股份。而天使匯則是固定獲取1%的股份作為回報。在未來,盈利模式也可能更加多樣化。實際上,新玩法遠不止這麼多。

  “挖金”能力是關鍵

  對於股權眾籌平臺來説,最缺的還是優質項目。那些好的創業項目,早已被主流PE和VC搶光。優質的擬掛牌新三板企業,也有私募機構在緊盯著

  東方證券場外市場部總經理姚春潮指出,新三板投資不同於傳統的A股投資,專業性強、機會大、風險也大、成長性重於流動性。需要引入PE(私募股權投資)思維和投行思維,也需要綜合運用多種估值方法,“投靠”專業投資者不失為省心又省力的方式。

  就現在的新三板股權眾籌而言,絕大多數平臺利用“主投+跟投”以及“主投基金”模式讓平臺投資者可以參與投資,對已經上市或擬上市的新三板企業做新三板定增、新三板交易等相關業務。

  以眾投邦“新三板主投基金”為例,主要投資于眾籌平臺項目,包括新三板上市、新三板定增、新三板交易、轉板、並購、IPO項目等。展開業務的方式主要包括兩種:一是直接由新三板擬掛牌企業出讓部分公司股權,投資者自行認購;二是股權眾籌平臺設立專門的新三板基金,由眾籌平臺作為領投,並匯集個人投資者的資金,以有限合夥企業的方式參與到項目中。

  非上市企業的股權投資,是一種非常複雜的金融産品,融資企業可能處於新興行業,商業模式不確定,經營資訊不透明,團隊磨合不穩定,估值依據不多,這使得投前盡職調查和投後管理都極為複雜,對領投人的專業技術要求很高。

  王啟明在談到股權眾籌平臺的關鍵點時也談到,“內容為王”的定律在各行各業都是如此,對眾籌平臺來説,項目就是內容。靠譜的項目和靠譜的創業者,眾籌成功的幾率和生存下來的概率都會大,也更容易吸引投資。那麼如何尋找和甄別好的項目,平臺也需要慧眼獨具的專業投資人。

  在股權眾籌剛成立時,坊間認為,創投機構和股權眾籌可能將會對立,這樣的言論在很多創投機構加盟股權眾籌平臺後煙消雲散。不過,業界不少人士擔心平臺的專業投資人的“挖金”能力。一般來説,由於股權投資的退出週期長,經驗教訓反饋慢,所以一個職業投資人通常需要5-8年才能成長為明星領投人,總體來看,國內的領投人資源是稀缺的,天使和VC(風險投資)階段的專業投資人群體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培養。有些平臺為了解決領投人短缺的問題,以平臺自身作為領投人,主導項目的盡職調查、投資審核和投後管理,這實際上將眾籌平臺變成了GP,管理了一批單項目基金。

  對此,王啟明認為,目前中國投資界的焦點往往集中在明星資本上,但許多中小型的投資機構同樣具有非常優秀的“成績單”。

  落地有困難

  除了資訊披露不規範,缺乏徵信體系,退出機制問題是目前股權眾籌發展的一大難點

  股權眾籌未來將成為中國拉動經濟的一大重要力量,這一看法似乎沒有什麼懸念,但是,股權眾籌模式在落地中國的過程中,也遭遇著許多中國式的“難題”。

  一方面,國內股權眾籌平臺的項目獲融率實際並不高。據IT桔子發佈的《網際網路股權眾籌盤點報告》顯示,2011年到2014年間,國內21家股權眾籌平臺共發佈項目超過49381個,但成功獲得融資的項目只有333個,獲融率僅為0.67%。

  另一方面,儘管國內投資熱情高漲,但在退出方面,中國的絕大多數股權眾籌平臺尚未探索出清晰的路徑。2015年第一季度,僅發生了三起順利IPO的股權眾籌成功項目。

  業內人士表示,股權眾籌平臺發展的關鍵就在於可以成功實現退出。《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明確禁止平臺提供股權轉讓服務,雖有利於避免資金池的産生,但同時抑制投資者通過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等形式轉讓其持有的股權來盤活資産的合理需求。整體來看,股權眾籌退出方式可以多樣化,例如通過創業者回購、尋找合適的接盤機構、“私募報價系統”轉讓、上新三板和創業板等。

  從京東股權眾籌來看,主要有IPO退出、兼併收購退出和等待下一輪融資退出三種途徑。王啟明表示,目前21天使的退出機制主要是兩種模式:並購和上市。現實情況下,很多創業公司並不能順利上市,根據中國現行法規,未上市公司股權不能在公開市場交易,眾籌股東想賣掉股權並不容易。在中國現行政策環境下,股權眾籌退出機制仍存在瓶頸。

  另外,股權眾籌的核心思想是降低投資門檻,讓普通人也能夠參加到一些“高富帥”才能玩的遊戲當中,但事實來看,並不完全如此。王啟明透露,目前京東股權眾籌的最低門檻是30萬元,百籌金融的最低門檻是20萬元。實際上,在操作過程中,對合格投資者的要求會更高,其年收入遠不止幾十萬,甚至要年收入上千萬的門檻。但是,在某個項目中,會給普通投資者一些嘗試機會,比如,5000元可以投資一個股權眾籌的項目,這個名額是有限的,可能只有一個。

  何勇在談到這個問題時表示,股權眾籌總的來説,目標是普惠金融,但是現在仍處在嘗試階段,暫時還不能真正實現“普惠”。

  制度銜接是保障

  隨著政策的逐步出臺,在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推動下,股權眾籌有望迎來發展的春天,股權眾籌市場將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重要一環

  在業內人士看來,2015年註定是股權眾籌全面爆發的一年。在2014之前,不單是“股權眾籌”這個名詞,“眾籌”這個名詞都很少有人聽過,即使是現在,很多人仍然分不清股票和股權眾籌的區別,股權眾籌在中國絕對是一個新興事物。

  王啟明在接受《國際金融報》採訪時提到:“2014年公司招聘時,很多應聘者根本不知道股權眾籌這個名詞,有一個應徵者竟然問,你們公司到底是做什麼的?股權眾籌很複雜,如果解釋不好,很有可能會被誤以為是非法集資,所以我們一般做法就是扔給招聘者一本關於股權眾籌的書,看完了再來。”

  業內人士表示,股權眾籌首先於2012年出現在美國,屬於舶來品,在操作上和非法集資有類似的地方,所以監管層態度模糊,2015年以前,這一塊的監管基本是空白的,既不會懲罰但也絕對不會任其發展。但是在2015年以後,中央支援態度明顯,這讓“一行三會”看到了方向,支援股權眾籌。總結來説,股權眾籌的快速發展是由政策引爆的。

  2014年11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在第二天舉行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李克強肯定眾籌作為網際網路時代創業的新渠道。

  2014年12月,中國證券業協會公佈了《私募股權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雖然只是徵求意見稿,但這是監管部門針對網際網路金融發佈的首個規則。更為引人注目的是,兩個月之後監管部門就對該辦法進行修改,降低投資者準入門檻。

  2015年3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的指導意見》中明確,開展網際網路股權眾籌試點,增強眾籌對大眾創新創業的服務能力。2015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並列為今年金融改革的內容之一。

  姚余棟表示,股權眾籌一定要鼓勵,從小的方面説,這是為了解決企業投融資問題,大的方面説,這關係到中國社會未來發展問題,股權眾籌可以間接控制我們的宏觀杠桿率水準。但由於中國資本市場比美國資本市場要大得多,所以股權眾籌項目的額度也比美國大很多,例如,3月31日上線的京東眾籌的首個項目“雷神”,眾籌項目就高達1200萬元。這中間存在很大的風險,如果要把股權眾籌真正發展起來,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行業,制度的銜接是真正的保障。

  姚余棟認為,在監管方面,應設置兩個底線、一條紅線。兩個底線就是指平臺不能搞資金池,不能做隱性擔保或者任何擔保。一條紅線則是指在現有法律未修訂的情形下,不能穿透目前《公司法》和《證券法》規定的股東人數200人的法律紅線,穿透了就是非法集資,不能走向非法集資。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奚君羊表示,股權眾籌作為一個新興事物,存在很多風險,從現實來看,創業項目成功率也比較低,下一步應該制定相關法律法規。

  據悉,《股權眾籌管理辦法》已在制定當中,且是針對公募股權眾籌,將對項目規模、投資額度作出限制,對平臺也將實行發牌照管理,一旦公募版股權眾籌亮相,整個市場將會被顛覆。

新三板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雪 萊 特 5.58 10.06%
2 新天科技 11.84 10.04%
3 紫光股份 80.14 10.01%
4 麥達數字 13.43 9.99%
5 賽為智慧 18.52 9.9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科斯伍德 8.35 -4.35%
2 中環裝備 14.12 -3.81%
3 長園集團 17.19 -3.54%
4 上海鋼聯 74.30 -3.19%
5 長春高新 178.38 -2.8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