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金融資産交易平臺,原先為提高各類金融資産的流動性而設立,發展至今在全國已經逾50家,但由於相對較弱的監管,使得金融資産交易平臺成為了各類機構監管套利的場所。
P2P大額借款拆分、私募産品拆分、銀行不良資産包裝理財,底層資産在經過金交所的層層包裝後,已經變得撲朔迷離難以看清,這已經背離了監管層穿透底層資産監管的思路。更嚴重的是,拆分後的資産銷售給中小投資者而非合格投資者,將金融風險可能的波及面廣泛化。
種種亂象,已經到了需要“剎車”的時候。
張揚表示,P2P+金交所這種模式更多只是為了規避限額,或者是延續原有大額業務的暫時手段。P2P平臺的標的拿到金交所進行拆分,通過拆分後,再回到P2P平臺,讓投資人購買,這個環節也可叫做“嵌套合同”環節。
2010年,國內第一家覆蓋全國的金融資産交易平臺“天津金融資産交易所”(簡稱天金所)成立,此後全國範圍內地方金交所和金交中心紛紛涌現,目前金融資産交易平臺已達數十家。
金交所成立初衷,是為了更好的處置國內不良金融資産和各類金融資産轉讓。但發展至今,金交所的業務逐漸複雜化。現今不但是一些傳統金融機構不良出表的通道,也是小貸公司、租賃公司、資産管理公司等的創新融資渠道,近期還因成為互金平臺的資産端放大風險,頻頻引發爭議。
善花如何結出“惡”果?金交所又有哪些“風險點”?一位長期同金交所開展業務合作的業內人士張揚(化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講述了這些年金交所的野蠻生長。
銀行借道金交所處置不良術
我國目前不良資産轉讓主流有三種方式,司法拍賣、各類AMC和掛牌轉讓。金交所的主營業務之一就是提供平臺讓企業掛牌轉讓不良資産。“但實話説,不良資産轉讓沒那麼容易,掛牌不良資産成交量很小,雖然是基礎業務,但從業務量上看這不是金交所的主營業務。”張揚稱。
“可以説,金交所和P2P本質上沒有區別,它是一個純通道。”張揚坦言。2013年以來,金融機構的不良率明顯上升。對於資金雄厚的國有大行和股份行來説,可以通過核銷處置不良,可對於一些千億規模的中小銀行來説,5%的不良率就可以讓他們難以承受。
銀行與金交所的合作模式在嚴查通道業務之前主要分存量業務和新增業務兩種。張揚稱,對於存量業務,以不良資産為例,某銀行將100萬的不良資産打包給SPV,SPV可以通過多次轉讓到金交所,包裝成理財産品,然後回到銀行櫃檯進行銷售。這種方式一方面將不良轉為表外,一方面多賣了理財,對於一些中小金融機構來説非常有吸引力。
“這個模式的危險之處在於可以無限迴圈,只要不良資産沒有核銷,可以重復運作這種模式售賣同一筆不良資産的理財。大銀行不會採用這種方式,但是小銀行如果壞帳準備金計提那麼流動性會有問題,這種嵌套迴圈不得不持續,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這樣無限迴圈下去,銀行的風險遲早爆發,源頭監管是必要的。”
而新增業務則主要是一些無法通過表內貸款獲得融資的企業,通過多層嵌套,經過金交所的包裝回到銀行櫃檯銷售,獲得資金。“近期隨著監管趨嚴,房地産企業融資受限,不少房企借道金交所。首先房企需要制定一個大概的融資計劃,並找好資金方,金交所通過包裝打通房企融資渠道,當然投資方不一定是銀行,也有機構和其他投資人。”張揚介紹。
“躺賺”千分之二收益
張揚指出,近期熱議的P2P與金交所的合作模式就是純通道模式。互金平臺將大額標的在金交所掛牌拆分,金交所一般不管資金的募集,P2P平臺自己尋找募資人。而金交所提供這種純通道業務的手續服務費在千分之二以上,幾乎可以説是躺著賺錢。
“平臺與金交所的合作並不是沒有門檻的,金交所也會視平臺背景和標的金額而定。基本上都是千萬規模起,上億規模也是很常見的。”張揚稱。
張揚表示,P2P+金交所這種模式更多只是為了規避限額,或者是延續原有大額業務的暫時手段。P2P平臺的標的拿到金交所進行拆分,通過拆分後,再回到P2P平臺,讓投資人購買,這個環節也可叫做“嵌套合同”環節。
“本來P2P是三方參與者,借款人通過平臺借錢,現在多了金交所作為第四方通道。説到底,就是P2P為了規避大額標,在金交所進行額度拆分。但金交所的通道模式,只是對原有資産的一種重新的排列組合,並不能改變其中的風險構成,反而會加大産品構成的不確定性。”張揚坦言。
張揚告訴記者,P2P+金交所模式是屬於一種“鑽空子”模式。沒給整個行業帶來一個良好的發展,如果經過無數的嵌套,外加無數的迴圈,投資人可能永遠都找不到資産底包是什麼。但是資産底包(借款人)一旦出問題,就會出現連鎖反應,導致資金鏈在源頭的斷裂。
但P2P是可以合理使用金交所通道的。張揚指出,不少互金平臺有意投資設立金交所。這種模式下,互金平臺把存量的超過額度或者是其他類型的金融資産,通過金交所來進行對外的銷售和轉讓。比如説大額的存量資産,在監管禁令下,因為不允許P2P拆標,不允許超過限額,P2P模式走不通,那麼平臺可以將資産在金交所進行掛牌,對外轉讓。
“這種方式的轉讓主體應該直接是企業或者借款人,直接在金交所平臺轉讓資産,金交所為唯一的仲介機構,投資人通過金交所的通道,直接把錢投資給企業或者借款人,與前面的拆標嵌套模式完全不同。”張揚補充道。
但當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問張揚是否在金交所平臺上投資時,張揚坦言,“操作多了同行很少投資金交所,雖説短期風險不大,我操作的也還沒有出現風險,但知道了過程心裏還是不太舒服。畢竟使用這種通道的資産品質並不是最優質的。”
作者:侯瀟怡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