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15日電(畢彤彤)網貸平臺整改已經進入最後倒計時,但網貸平臺銀行存管卻“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北京和上海或將實行銀行存管屬地化原則。若按此實施,部分銀行面臨沒有經營實體的尷尬。對此,業內銀監會能否為此開闢通綠色通道。兩個月後,各方將交出怎樣的答卷,令人期待。
業內呼籲銀監會開闢綠色通道
離上海市金融辦對外發佈《上海市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管理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已經過去半個月,其中針對網貸存管銀行屬地化管理的問題仍沒有定論。根據《意見稿》要求,網貸平臺應“選擇在本市設有經營實體且符合相關條件的商業銀行進行客戶資金存管”。
“我們已經把意見向金融辦和協會領導傳達,領導們只説收到了意見,但是並沒有做出表態。”上海一家存管銀行沒有上海“戶口”的P2P平臺工作人員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平臺:jwview)。
北京也有類似規定,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巡視員沈鴻曾表示,在京的網貸機構原則上只能選擇北京本地銀行或在北京設有分支機構的銀行進行資金存管,由於具備網貸資金存管的銀行並不多,在備案之前,在京網貸機構也可以找外省市銀行進行存管,不影響整改驗收。
某位接近上海監管層的人士向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平臺:jwview)透露,選擇在本市設有經營實體且符合相關條件的商業銀行進行客戶資金存管,是指銀行在上海需設有物理網點。已經上線的銀行存管的平臺,如果合作銀行不具備上述條件需要更換存管銀行。
上述人士舉例到,上海某家交易體量五百億級別的網貸平臺因為這個要求,放棄了一家開出了優厚條件的網際網路銀行的存管邀約。
蘇寧金融研究院網際網路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近日在某論壇上表示,地方監管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便於管理,畢竟銀行有經營實體會溝通方便,另外平臺一旦出了問題,銀行實體肯定是一個屏障,監管可能會先去找銀行實體。
“監管還是挺人性化,在落地某個政策的時候,一般會考慮‘新老化’兩種方式。我估計已經上線運轉一兩年了,再讓我去換的可能性不會特別大了。”薛洪言指出。
作為銀監會首批批准的五家民營銀行之一的金城銀行,在北京、上海並沒有經營實體,其網貸資金存管業務負責人龔艷在上述論壇上透露,正在和相關監管部門積極溝通。
網貸之家聯合創始人石鵬峰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平臺:jwview)採訪時指出,監管層是想有更有資質,實力更強的銀行來負責存管。存管機構需要有經營實體也是需要屬地化管理,這是從監管的特點來設置的。“我個人認為還是有談判空間。”
有從業者笑稱,有大波沒有上海“戶口”的銀行或正在來上海開設實體的路上。石鵬峰透露,據了解,也已經有銀行在為此準備。“銀行開設經營實體需要經過銀監會的批准,銀監會又是P2P行業的監管主體,我們期待銀監會能否為此開通綠色通道,特事特辦,幫助銀行存管的事情儘快落地。”
倒計時兩個月?或許還會有更多整改時間
2016年8月24日發佈的《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中規定,網貸平台資金必須對接銀行存管,並設置了1年的過渡期。今年2月24日,《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落地,設置了6個月的過渡期,兩則文件在過渡期上無縫對接,均指向今年8月這一“交卷時間”。
而實際上,目前,網貸平臺銀行存管業務開展並不樂觀。據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不完全統計,目前有將近40家銀行佈局了網貸資金存管業務,正常運營平臺與銀行簽訂直接存款協議的可能在整個網貸行業佔比不到20%,已經完成對接平臺更是不到10%。按照這個進度,“824”大限來臨,絕大多數平臺都要被關在合規大門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824”大限可能是人們對政策的誤讀,監管或許給平臺預留了更多整改時間。
石鵬峰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824”大限其實不是2016年8月24日簡單加一年來進行計算,按照不少律師對文件的解讀,應該是在收到監管部門的整改意見後,整改期不超過12個月。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銀行存管尚未有統一的標準,各家的存管費用和要求千差萬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業務一部主任沈一飛表示,參與到存管業務的銀行越來越多,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網際網路銀行都進軍到P2P資金存管業務中,市場由原來的單邊市場走向雙邊選擇。目前市場上有個別銀行經營比較激進,有一些銀行零費率開展資金存管,這是不太合理的。
據證券時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一位內部人表示,目前正在制定全國統一的銀行資金存管標準,現在草案已經完成,但還沒開始立項。至於是否會要求屬地化銀行存管,只能説草案裏並沒有這項規定。(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畢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