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畸形的校園貸:有卡就放款 學生背沉重償還壓力

  • 發佈時間:2016-03-28 09:18:38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楊洋  責任編輯:畢曉娟

  3月24日,在某校園網貸平臺,一位學生仍在諮詢,該平臺是否會給老師打電話核實自己情況,因為他不想被學校發現。

  與此同時,在一家號稱專為大學生提供消費、創業等借款諮詢的網站,不斷滾動的申請人名單以及接近79萬的申請人數被放置於網站首頁最為明顯的位置。

  而就在幾天前,河南鄭州某學院的在校大學生鄭某某通過10余家網路借貸平臺,利用同學私人資訊借款數十萬元,最終因無力償還而跳樓自殺。

  極端案例的出現,並未降低校園網路貸款的人氣。一些網貸平臺更是打出“秒放”、“無前期”、“大學生免息貸款”等誘人字眼,以吸引在校大學生的目光。

  值得注意的是,不斷膨脹的校園貸款平臺,助推和慫恿著學生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消費。無論錯在網貸平臺,還是學生,都應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

  如此網貸

  如何申請校園網路貸款?在某校園網貸平臺,記者在輸入借款金額、還款期限,填寫手機號後,便完成了申請步驟。

  有過校園網貸經歷的小陳也向記者演示了他的網貸流程,在手機上下載某校園網貸的客戶端,在輸入貸款金額後,僅需簡單填寫個人資訊與教育資訊。

  據小陳介紹,相關工作人員還會對資料的填寫進行簡單提示,如家庭地址填寫身份證地址,每月零用錢數額填寫1500元。據説,這也是可以順利申請到貸款的“竅門”。

  記者在蘋果手機的應用商店內搜索發現,與校園網貸相關的客戶端有七八種之多:同學加油、校柚、零零期分期、零用金……

  眾多的校園網貸平臺,不僅加劇了行業內的競爭,也使得大學生貸款的門檻不斷被降低。某平臺表示,只要持有某大行銀行卡便能貸到5000元,而另一平臺則顯示,只要QQ聊天工具達到一定級別便有貸款資格。

  即便是還款出現問題,一些網貸平臺也能解決。一位網貸平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管你在其他平臺欠了多少,只要有銀行卡便能貸到款。

  有媒體報道,鄭某某其中一張欠條的內容為:“本人鄭某某于2015年12月期間,使用黃某某資訊在名校貸、分期樂、優分期、趣分期等多個平臺貸款,承諾于2016年春節前結清所有貸款,如有違約,願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那麼,償債能力有限的大學生為何能夠在多家網貸平臺申請到貸款?行業亂象亟待整頓。

  如何使用

  在貸款門檻被無限放低的同時,網貸平臺對貸款用途的監控也存在缺失。鄭某某便將貸來的錢用於賭博。

  在某校園網貸平臺,記者發現設有貸款用途選項。選項中包含:消費購物、應急週轉、培訓助學、旅行、微創業、就業準備等多項選擇。

  而銀率網分析師李先瑞認為,學生借款,大致有三種用途,一是繳納學費和基本生活費,二是用作創業資金,三是消費甚至是不合理消費、不良用途。目前校園借貸平臺借出款的流向,大多屬第三類。例如從一些校園分期平臺的實際業務看,不乏iPhone6S、名包、香水等各類高端消費品。

  大學生在享受到“有錢任性”的同時,沉重的償還壓力或將令他們陷入借錢—還款—再借錢的漩渦。

  記者發現,目前校園網貸利息最低月息為0.99%。記者在貸款金額中輸入10000元,貸款期限選擇1年期,平臺給出每月需還款932.33元。經計算,記者最終要支付的利息約為1188元。不難看出,利息並不低。

  以趣分期平臺的産品“趣白條”為例,借款3000元,借款期限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對應的年利率分別為24.0%、17.5%、15.4%、13.5%。

  據銀率網數據庫不完全統計,目前涉及校園借貸的平臺,借款利率普遍較高。有一家湖北武漢的平臺“愛上貸”,其“愛學寶”項目給出借人的收益率在20%左右,借款學生要付的年利率至少在25%以上。

  更令人驚訝的是,部分申請到貸款的學生反映,在某些平臺,10000元的貸款額度,實際到手僅為8000元,扣除的2000元為保證金。

  李先瑞提到,高利率不可避免地帶來較高的違約風險。對於違約無力償還分期的學生,分期網站當然不會手軟,對於有未還金額卻不能繼續償還的學生,按日收取未還金額百分之一的滯納金,同時也會通知其父母,讓其代為償還。此外,不能繼續還款的同學下一步還將納入徵信系統,對其以後個人信用也會有影響。

  銀行應如何補位?

  事實上,早在去年,一些媒體便已關注到校園網路貸款氾濫問題———在不少高校裏,名校貸、分期樂、趣分期等專門針對大學生的信用貸款的廣告鋪天蓋地,如火如荼。在不斷有大學生曝出無法償還貸款後,一些業內人士更是呼籲應叫停校園網路貸款。

  校園借貸引發的問題值得整個社會的反思。不僅校園網貸平臺亂象需要整治,大學生衝動消費、超前消費的現象也值得警惕。那麼大學生到底需不需要貸款?

  應該説,校園信貸的火熱,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大學生信貸的空白,在滿足了部分學生的消費信貸需求同時,也極大地釋放了校園消費群體的消費能力。從目前情況來看,大學生消費應進行引導。

  我們注意到,從更為安全、規範的傳統銀行貸款産品來看,仍主要停留在助學貸款産品上,難以滿足大學生消費貸款需求。

  這是因為,商業銀行的消費貸款業務主要集中在具有償還能力的人群,而大學生群體由於沒有固定收入、居所不夠穩定,對銀行而言,信用風險較大,管理成本較高。對於大學生消費貸款,在監管部門的引導下,銀行也始終保持審慎態度。

  需要看到的是,在國家鼓勵大眾創業的政策背景下,近年來大學生包括在校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數量逐年增加,隨之融資的需求也開始出現。我國對大學生創業給予了各項優惠稅率及稅收優惠,但是創業貸款的申請卻面臨著貸款審批程式複雜、週期長、挾持政策、無法落實等諸多問題。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這一情況正在逐步改善。部分銀行已開始作出嘗試,推出諸如“大學生e路通”等信貸産品,對大學生創業融資需求進行支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