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加速轉戰網際網路金融

  • 發佈時間:2015-10-19 07:46:0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陳潔  責任編輯:田燕

  

  在目前經濟新常態下,銀行業面臨的不是一般性困境。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迅猛發展,傳統銀行業應借助時機努力推動自身轉型和創新,積極爭搭網際網路金融“快車”,這樣才會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

  在凈利潤增速大幅下降之際,中國大型商業銀行開始加速向網際網路金融轉型。

  近年來,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出現,給包括金融業在內的幾乎所有業態都帶來不小的衝擊。而商業銀行作為傳統金融機構的中堅力量在網際網路金融大潮的衝擊下,也正加速擁抱網際網路,開拓新思維。

  推網際網路金融品牌

  近兩年來,各家銀行利潤增速大幅度下降。銀行業正在被迫或主動地適應利潤增長的“新步速”。

  作為最早涉足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傳統商業銀行之一,中信銀行是首家開展網際網路金融産品託管的銀行,託管了目前規模最大的公募基金——“餘額寶”;其推出的“薪金煲”理財被譽為“寶寶3.0時代標桿産品”,實現了貨幣基金理財消費線上線下無縫連接;中信還首家試水“網路貸款”,面向小微企業主及個體商戶推出“POS網貸”; 同時,還在業內首推“公積金繳存人網路信用消費貸款”等創新業務。

  事實上,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網際網路+”被視為提振經濟新亮點的情況下,不少老牌銀行都踏上了向網際網路金融轉型之路。截至目前,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商業銀行都把網際網路金融提升到了戰略地位。其中工行在今年3月份正式發佈了網際網路金融品牌“e-ICBC”,成為國內第一家發佈網際網路金融品牌的商業銀行。

  日前,工商銀行正式發佈網際網路金融升級發展戰略,宣佈構築起以“三平臺、一中心”為主體,覆蓋和貫通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社交生活的網際網路金融整體架構,以大銀行的新業態、新生態為促進實體經濟提質增效增添新動力。

  據工商銀行行長易會滿介紹,對大企業、大項目融資和複雜的、綜合化的金融服務需求,以及部分中小企業個性化、定制化的金融需求,工商銀行將主要依靠專業化融資經理團隊來服務,通過專業經驗和專業人才把控信貸風險。對那些貸款額度相對較小、資訊對稱,適合標準化的信貸服務,則運用網際網路與大數據建立風險控制模型,完善産品和流程,實現線上自助操作、業務自動處理、風險精準監控。

  中科金財董事長朱燁表示,中國發展網際網路金融的主流趨勢是傳統的金融機構向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延伸,在可見的未來,主要融資渠道還是銀行。實現資産證券化之後,網際網路銀行將會成為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的核心特色。

  “商業銀行擁抱網際網路一方面給自身轉型找到一個突破口, 另一方面也給客戶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與優惠。”銀行業分析師張旭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以前,個人或小企業主找銀行借錢很麻煩,層層審核、處處設卡。隨著網際網路金融飛速發展,消費金融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確實,如今,大到買房買車,小到家居裝修,都可以在網際網路上完成。從廣發銀行的“E秒貸”,到平安普惠的“刷臉”貸,現在客戶在乎的不是誰能提供貸款,而是誰能提供方便、迅速、價格又便宜的貸款。

  移動金融業務亮眼

  從目前銀行業發展態勢來看,“網際網路金融”正從概念成為現實,並且正在加快進入、改變越來越多人的生活。

  去銀行辦理業務,最麻煩的事就是排隊。楊凡在上海一家民企做財務工作,經常需要去銀行辦理業務。楊凡表示,以前去辦理業務時,需要大半天的時間,真正辦理業務不需要多久,關鍵是排隊要花很長時間。而現在通過手機銀行APP的預約排號功能,他可以隨時查詢銀行網點的排隊情況,並選擇一家等候人數少的網點預約排號,“現在辦業務不用去現場等候排隊了,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出現,智慧手機的普及和個人財務狀況複雜化,更多APP日益受到人們青睞。趙小姐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工資卡、儲蓄卡、信用卡都裝在了手機裏。”趙小姐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以前都是父母排隊交水電費,如今每月的費用全從自己的卡裏代扣。 “現在,微信、支付寶等多個運營商都推出了不同主題的功能模組,顯示出移動金融領域的競爭已經十分激烈。”一家銀行電子銀行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APP客戶端對於銀行最核心的價值是起到一個基礎數據收集的作用,為以後挖掘數據、服務客戶做鋪墊。而且,銀行APP客戶端在降低交易成本和增加中間業務收入方面的效果也已經開始顯現。

  確實,隨著上市銀行半年報披露完畢,與銀行業整體增速放緩和凈利潤下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特別是手機銀行的飛速發展在各行半年報中頗為耀眼。

  半年報顯示,絕大多數上市銀行移動金融業務延續可喜發展態勢。手機銀行客戶數繼續快速增長,多數銀行都達到新增百萬以上客戶數的量級;交易金額和筆數增幅更為明顯,半年有6家交易金額破萬億元;建行、農行、工行、招行、民生的交易筆數均超一億筆,其中民生銀行戶均交易金額逾17萬元,處於同業領先位置。

  由於直面激烈的網際網路企業競爭,手機銀行已成商業銀行各業務條線中創新需求最急迫、創新實踐最前沿、創新成果最顯著的領域。從半年報看,各行都積極開展了大量差異化的網際網路金融創新嘗試,新增和擴展的金融服務不少都直接與網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增加客戶黏性和獲客方面的效果明顯。

  如建行新增 e 賬戶和“銀證 e 路通”功能方便股民賬戶資金流轉,招行實現Apple Watch消息推送迎合科技達人需要,民生銀行在手機銀行上推出借記卡線上預約辦理、代發工資、醫療掛號等新功能和服務。

  不難看出,各家商業銀行圍繞手機入口,重點打造手機銀行平臺的移動金融戰略已初見成效,未來其將承擔起銀行更多的服務職能和創新嘗試,有望成為拉動整個行業轉型發展的新動能。

  除此之外,興業銀行推出的首款可穿戴智慧支付産品也很受歡迎。相比傳統銀行卡或手機,手環更加便攜,無論是在商場、地鐵站、便利店裏,只要佩戴著這款移動支付手環,在帶有銀聯“閃付(QuickPass)”標識的POS機或終端上輕鬆一揮即可完成支付,有效提升了用戶體驗。

  構建新金融生態

  在網際網路金融出現之前,中國的金融行業長期存在著供求不平衡的現象,一方面社會的金融供給不足,社會融資相對單一;另一方面,社會的金融需求旺盛,小微企業和個人融資服務長期得不到滿足,獲取服務的門檻高,成本相對高。

  “導致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是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和個人的資訊不對稱”,百度事業部總經理楊進表示,“我認為這其實是由於傳統金融與各個行業相對獨立的運作,金融服務游離于行業之外,對於企業和用戶無法低成本高效地進行需求洞察和評估。網際網路金融之所以能非常快地發展就得益於它融于生態中間,它深度了解企業和用戶,成為生態中的一環,在了解企業和用戶的情況下發展金融業務。”

  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銀行經營每況愈下,與其落後的經營方式和思想觀念不無關係。在目前經濟新常態下,銀行業面臨的不是一般性困境。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迅猛發展,傳統銀行業應借助時機努力推動自身轉型和創新,積極爭搭網際網路金融“快車”,這樣才會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

  因此,銀行除了自身探索網際網路金融業務,還積極與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擁有大量用戶數據的平臺展開闔作。如此前,中行、招行、建行等與阿里巴巴展開深度合作,為中小企業啟動基於網商信用的無抵押貸款計劃。這是銀行基於阿里巴巴平臺大數據和信用體系給中小企業提供無抵押信用貸款的首次嘗試。

  螞蟻金服近日宣佈,啟動“網際網路推進器”計劃,將在5年內助力超過1000家金融機構向新金融轉型升級。而螞蟻金服旗下招財寶目前已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等多家銀行開展合作。

  “未來網際網路金融的主流應該是金融機構的網際網路化,以及BAT等網際網路巨頭的金融化。而銀行與網際網路巨頭的合作,不僅共建新金融的生態系統,更促進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的快速、穩健發展。”張旭指出。

網際網路金融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京天利 19.06 9.98%
2 賽為智慧 18.52 9.98%
3 天源迪科 17.00 6.25%
4 銀之傑 16.53 6.10%
5 恒生電子 62.84 5.1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衛星石化 15.08 -3.52%
2 上海鋼聯 74.30 -3.19%
3 新湖中寶 4.52 -2.80%
4 羅萊生活 14.63 -2.79%
5 東方財富 16.47 -2.72%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