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天

投身P2P 可得“長點心”九成P2P資訊披露不完整

  • 發佈時間:2016-03-11 08:30:43  來源:天津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在銀行利率一路走低,股市動蕩、股民不斷割肉,P2P平臺井噴式的推廣宣傳下,不少投資者離開銀行、股市,投入P2P的懷抱。那麼,P2P平臺目前的生態環境怎樣?希望高回報的投資者做好功課了嗎?

  九成P2P資訊披露不完整

  兩成無借款合同

  去年12月,P2P監管意見稿下發。按照要求,平臺應披露的借款人資訊包括但不限于年收入、主要財産、主要債務、信用報告。據融360調查,P2P平臺對融資方資訊披露的不完整率高達90%。具體來看,P2P對融資方主要債務的披露最不理想,僅有15%的平臺披露了借款人的主要債務。實際上,債務問題直接影響融資方的還款能力——投資人做投資決策時,借款人的債務情況屬於核心參考資訊。這部分資訊缺失將對P2P投資人的投資判斷産生一定影響。

  不僅如此,在過半的P2P平臺上,投資人在投資前均無法查看融資方的姓名(或企業名稱)。實際投資後,仍有13家平臺對融資方的真實姓名(或企業名稱)、身份證號、照片等關鍵資訊進行馬賽克塗抹。這無疑大大增加了辨別資質真偽、判斷融資方優劣的難度。融360分析師張建國認為,在商業活動中保護用戶隱私、個人資訊等固然是一項重要的基本準則和法律要求,但在民間商業借貸關係中,融資方的真實資訊理應向投資人披露。

  調查還發現,兩成P2P平臺不提供借款合同(或委託協議)。P2P平臺常見的電子協議有兩種,一種是借款協議,一種是委託協議。借款協議是投資人和借款人簽訂的借款合同,其中P2P平臺作為第三方出現;而委託協議則是投資人和P2P平臺簽訂的委託投資協議,是投資人把資金委託給平臺進行投資。調查顯示,在實際投資的20家P2P中,4家平臺不提供借款合同(或委託協議),借款合同的缺失率達20%。另有7家平臺在借款合同中對融資方姓名(或企業名稱)做馬賽克塗抹,這種做法很有可能導致合同不成立。而一旦出現項目違約,將有可能加大投資人的追債難度。

  融360此次實際投資調研的平臺包括拍拍貸、人人貸、積木盒子、招商貸、紅嶺創投等,其中不乏上市公司、國資係、銀行係等擁有實力背景的大平臺。

  過半投資者不關心資訊披露

  四成以上不看借款合同

  平臺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很不走心,那麼投資者自己上心嗎?調查顯示,超過50%的投資者認為,P2P平臺對借款人資訊披露不全並不會影響他們的投資決策;有43%以上的P2P投資人從來不看借款合同;另外有20%以上的投資人在投資前從沒留意過資金去向和用途。很多投資者甚至認為,自己負責選對平臺就行,審核借款人資質是平臺的事兒,跟自己無關。而自己借出去的錢被用來幹什麼,他們普遍認為這不重要。

  分析師劉芬認為,2016年投資P2P最大的風險不再僅僅是平臺跑路,而更多來自於項目違約,“平臺安全並不代表投資就沒風險”。監管細則已明確提出,未來P2P要打破剛性兌付,投資者進行風險自擔。這一方面要求P2P平臺對於融資方資訊要公開透明,另一方面要求投資人對所投資的項目應有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劉芬認為,在監管趨緊以及優質資産端日益稀少的情況下,P2P上將有更多的項目面臨違約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