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監管動作頻出 九成P2P面臨淘汰
- 發佈時間:2016-01-15 09:35:45 來源:大河網 責任編輯:畢曉娟
導讀
隨著P2P監管細則徵求意見稿出臺,P2P野蠻生長的時代即將過去。而監管新政也明確了對P2P行業資訊仲介的定位,這意味著對平臺的網際網路運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報記者 何曉晴 廣州報道
2015年,P2P網貸行業可謂是冰火交織的一年。據網貸之家統計,截至2015年12月底,網貸行業運營平臺達到了2595家,相比2014年底增長了1020家,絕對增量超過上年再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2015年全年問題平臺亦達到896家,是2014年275家問題平臺的3.26倍。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P2P監管細則徵求意見稿出臺,P2P野蠻生長的時代即將過去。而監管新政也明確了對P2P行業資訊仲介的定位,這意味著對平臺的網際網路運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地方政府也在行動,近日,各地方政府相繼發佈一系列禁止宣傳和嚴格準入的措施(例如深圳、上海暫停網際網路金融平臺註冊,北京開始暫停“投資類”企業註冊登記等)。此前,重慶市金融工作辦公室已率先發佈了《關於加強個體網路借貸風險防控工作的通知》,已經把目光瞄準了與P2P融資相關聯的網際網路金融理財領域。1月14日,好貸網創始人兼CEO李明順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我們可以看到自監管辦法徵集意見稿出臺後,各地方相繼宣佈暫停辦理網際網路金融、投資類等企業登記註冊,其實這只是第一步,(預計)後續還會有更多的動作或會陸續出來。”
新的一年裏,平臺自身將如何進行規範?面對資金、資産端的雙重壓力以及競爭同質化等,P2P行業將如何應對?如何調整業務模式?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就此多方採訪了業內權威人士進行深入分析。
問題平臺四大特徵
廣州e貸總裁方頌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2015年對於P2P行業而言,一方面是大大小小各類資本蜂擁進入,一方面是問題平臺頻頻出現。“在目前行業沒有門檻的情況下,五花八門、形形色色的各類資本包括國資、上市公司、銀行、PE、具有一定實力的民營企業、‘屌絲’創業等都有參與其中,”方頌直言,“與此同時,由於行業從業人員素質和企業實力良莠不齊,加上缺乏門檻、缺乏監管,沒有對平臺進行篩選和甄別,導致問題平臺集中爆發。”
紫馬財行CEO唐學慶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早年民間的網際網路金融看起來門檻很低,而且一直沒有受到政策監管和法律約束,因此有較多實力弱小的平臺甚至有披著網際網路金融外衣的詐騙平臺,蘊藏著難以預估的巨大風險于亂象中誕生並大行其道。
“在歷經野蠻生長之後,2015年網際網路金融終於迎來了密集監管政策的出臺,政府監管力度加強,用戶的風險意識強化,那些金融實力不強的平臺以及偽P2P平臺、詐騙平臺等,難以抵擋政策壓力以及剛性兌付,由此掀起了大批的倒閉和跑路潮。” 唐學慶稱。“不過,在進入P2P行業的資本中,眾多風投也加入了網際網路金融的佈局之戰,目前大概已有四五十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獲得了來自風投的融資。”
在拍拍貸CEO張駿看來,行業冰火交織是P2P發展中的正常現象和必經過程。問題平臺爆發的原因在於,2007年P2P在中國落地生根,至監管辦法出臺以前,中國P2P在長達8年的時間裏並沒有像英美P2P一樣有明確的規則約束。
“美好的行業前景和巨大的市場空間,與進入門檻低、模式多樣並存,導致行業魚龍混雜,在激烈的競爭和洗牌中必然會曝出一些問題,也會不斷有平臺被淘汰。” 張駿稱。“據了解,其他行業起步時也會出現類似現象,比如幾年前的團購網站。”
張駿表示,目前出現問題的平臺特徵都很明顯,即違反了監管辦法中的要求,做信用仲介、虛假標的、非法集資等等,有些問題平臺甚至僅打著P2P的名號,做的事情根本不屬於P2P或是網際網路金融的範疇。這也是行業健康發展的最大問題。
對此,方頌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總結了問題平臺的四大特徵。一是股東、董事、管理層三合一,缺乏內控(股東、董事、管理層一套人馬),缺乏內部監督機制;二是風控能力不足,壞賬多;三是透明度不足,回避核心問題(核心問題主要指平臺發標的透明度);四是出問題前共性表現,短期標、高利率、高獎勵(平臺通過這種方式快速自融自救)。
“目前問題平臺主要是以草根小平臺為主,但大平臺也一樣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方頌直言。
方頌表示,就行業整體情況而言,普遍存在資金池、自擔保、資訊披露不足、風控能力不足等系列問題。
“現在發展比較好,比較大的平臺,成立時間都比較早,當時還沒有資金託管一説,第三方支付也還沒提供資金託管的産品。早期的平臺,大部分是資金池模式。這個行業也是從混沌中走過來的,要把這個模式改變過來,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同時,投資者習慣了平臺保本保息,這個要去改變也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方頌稱。“此外,大家習慣了報喜不報憂,普遍都説自己資産品質優良,實際情況肯定不是如此。將來資訊披露中要自曝家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再者,P2P風控的建設不是靠一下兩下建立起來的。還有逾期、壞賬如何處理、消化,也是一個不容易解決的問題。”
唐學慶則認為,“抬高給投資人的收益率”是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獲客成本最低的方法,由此締造了一個高收益率的野蠻成長歷程。野蠻成長也給行業帶來了血的教訓,有大量平臺倒閉、跑路。這其中不乏一些被逼無奈的平臺,自身財力物力不夠,無奈為了生存而不計成本地瘋狂搶奪客戶,不顧後果地抬高給投資人的收益率。
九成平臺會被淘汰出局?
不過,任何行業從誕生到規範都有秩序建立並逐漸完善的過程。
張駿判斷,2016年行業發展的最大主題是規範整合與強者恒強。一方面是監管辦法徵求意見過後,將有更詳細、更具執行力的文件下達,整個行業會朝著規範化發展。張駿預判,屆時,3000家平臺將有90%會主動退場和淘汰出局。
“2016年將是一個轉型年、規範年,雖然沒有註冊資本金等硬性標準,但隱性的門檻會更高,行業整合的大幕即將到來。平臺需要根據監管細則的要求對自身進行規範,做好資訊仲介的定位,回歸金融的本質。”張駿直言。“特別是銀行對接存管對於很多小平臺來説是一道很高的門坎,因為銀行對合作平臺的資質、實力等會有較高要求,而且牽涉到的對接技術也較為複雜,未來將有一大波無法接入銀行存管的平臺被淘汰。”
“毫無疑問,P2P的野蠻生長時代百分百已經過去了,各大平臺一定要根據監管細則逐一進行規範,尤其是針對資訊仲介定位、銀行資金存管、債權風險控制、第三方平臺審核等方面,都要當成頭等大事來快速推進和規範。” 唐學慶稱。“2016年這一年將會是很慘澹的行業生存期,這一年將是修心養性,調整自我,調整團隊,建立強大團隊的過程。行業整體趨勢就是新增平台下降,倒閉平臺增多。就算有新增的平臺,也是背景實力很強大、很巨無霸的國企、傳統金融企業、金融機構等,這些實力強大的背景才有可能助推一個新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問世。”
張駿認為,平臺去擔保化肯定是未來的行業趨勢,這一過程肯定是艱辛的,原因在於擔保在目前的行業裏還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而且民眾的風險承受能力仍然較差,心理上有剛性兌付的需求。這種情況下,引入第三方擔保或保險制度,是可能的緩衝方式。平臺要樹立自身的核心優勢,在執行監管細則的同時,還要在風控能力、服務用戶、技術創新上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