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網際網路金融 > 眾籌 > 正文

字號:  

農業眾籌只是“團購+預購”麼?

  • 發佈時間:2016-01-15 09:11:52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林鸞  責任編輯:畢曉娟

    眾籌——發起人通過網際網路向投資者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已經成為個人及小微企業融資的新興渠道之一,據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自2011年第一家網際網路眾籌平臺“點名時間”成立至2015年7月底,我國眾籌平臺數量已經發展到224家。

  記者通過梳理髮現,我國眾籌平臺目前的業務模式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股權眾籌、産品類眾籌和公益類眾籌。其中,産品類眾籌項目佔到了所有眾籌項目的58.4%,其實際融資金額佔到了眾籌市場總融資額的61.3%。此外,産品眾籌的融資成功率也普遍高於股權眾籌和公益眾籌。

  而在種類繁多的産品類眾籌項目中,農業類眾籌項目相較其他眾籌項目而言則具有較高的成功率。據眾籌家發佈的《中國眾籌行業報告—2015(上)》顯示,與綠色農産品、綠色農場及生態農業相關的眾籌項目會受到用戶較多關注,其眾籌成功率更是高達93%,超過其他産品類眾籌項目。

  有專家指出,由農業眾籌項目所帶來的資金流入和經驗産出,讓一些原本沒有太多知識積累的農民朋友也能實實在在獲取到農業生産經營帶來的實際收入,拉動一部分農村勞動力就業;另一方面有一定資金實力的投資方也能體會到現代化農業帶給他們的全新感受和體驗,為下一步在農村發展經濟提供參考。

  “農業眾籌目前主要還是以産品眾籌為主,而它的本質對用戶來説就是‘團購+預購’。”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農業眾籌實際上是把原有的零售流程倒置,將銷售前置,使得農業生産者可以根據銷售預定情況了解市場的需求和行情,並可以提前在判斷銷量後組織生産。這种先銷售再生産的模式解決了一些農戶資金不足的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將銷售風險掌握在可控範圍之內,而其中既作為投資者又作為消費者的用戶一方,也可通過事前對項目的了解進行考量和選擇。

  相比科技、藝術類的這些主打故事和情懷的眾籌産品,農産品眾籌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收到産品,這就沒法滿足客戶對農産品本身即時性的需求,也導致了用戶對農産品重復購買率比較低。

  一位農業眾籌平臺的負責人則告訴記者,其將來會把眾籌的重心逐漸轉移到“眾籌土地”業務上,主要聚焦在幫用戶線上找地、租地,其中既包含大片土地的流轉,也會在城市周邊出租土地用於城市人口自耕自種的小宗土地留轉的方式。而涉及到土地流轉部分的融資則已經過度到股權眾籌的範疇。

  目前的農業眾籌還主要集中在地方特産、綠色食品以及小眾精加工的産品這幾類上。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方面用戶對這類農産品並沒有形成剛需,用戶黏度不高,但另一方面這類農産品目前的市場份額和空間都還很大,整體來説還是一個藍海市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