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偽互金平臺屢現跑路事件 專家呼籲設立分級監管

  • 發佈時間:2015-12-24 09:06:38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近期,接二連三的平臺倒閉、跑路事件讓P2P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在日前由英凡研究院舉辦的網際網路金融學術沙龍上,各方專家指出,跑路事件中的所謂P2P,本質上都是偽網際網路金融。為進一步防範這些“披著網際網路金融外衣的狼”爆發更多的風險,應該把他們跟網際網路金融區別開,以分級監管的思路規範新金融市場。“跑路”P2P均是網際網路金融“李鬼”。

  作為網際網路金融中的一個新模式,P2P近年在國內發展迅猛。據統計,截至2015年10月,P2P網貸交易規模已突破萬億。然而,P2P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平臺倒閉、跑路等負面事件卻頻發。

  對此,專家指出,許多跑路、倒閉潮中的所謂P2P,本質上是打著網際網路金融旗號的傳統民間融資平臺,無論是金融風險甄別能力,還是技術特徵、商業模式,跟網際網路金融關係都不大。

  螞蟻金服首席戰略官陳龍表示,網際網路金融需要具備四元素:一是,用網際網路和移動互聯網作為主要的用戶觸達方式;二是,用數據作為風險管理和需求匹配的主要方式;三是,採用雲計算等新技術作為技術的底層,通過新的技術應用降低服務成本,滿足高頻、廣眾、小額交易需求,實現金融普惠性,並保證系統安全可靠;四是,産品和商業模式要具備分享、開放、平等、協作的網際網路精神。

  反觀那些“披著網際網路金融外衣”的P2P平臺,雖然不少也建立了網站和APP,但其獲客的方式主要靠線下雇傭的“理財師”團隊,不是用網際網路來作為主要渠道或者用網際網路技術來影響交易和市場。更重要的是,這些平臺沒有金融風險甄別能力和內控機制,一旦出現問題,投資人的權益就得不到保障。真偽互聯風金融要區分開

  “鼓勵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當中重要的一點,是要把真偽網際網路金融區分出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薛兆豐説。具體到操作層面,專家建言,一方面要明確監管規則,讓行業有規可依;另一方面可引入過去證券、信託等傳統金融市場採用過的分級管理思路,逐步引導市場規範化。

  人大法學院副院長楊東指出,對網際網路金融下一步發展而言,金融制度的構建,比單純技術更重要。而當前管制性的立法和監管,使得P2P、眾籌都無法得到有效發揮,反而陷入惡性迴圈。他提出,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應該分層級管理,通過大數據技術監管、底線監管,負面清單監管,行為監管等方式,建立監管體系。

  陳龍也認同分級監管作為過渡期方案,對於網際網路金融的借鑒性意義。“支付、P2P、眾籌等,每個領域的風險本質都不同,需要監管介入的程度也不一樣,因此他建議,對於利用網際網路金融外衣和口號進行龐氏融資和非法集資要重點打擊。而對於真正的創新,應該給予更多創新空間給予鼓勵,防止因網際網路金融“李鬼”對網際網路金融一刀切收緊監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