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調查:60%受訪者認為P2P網貸平臺魚龍混雜

  • 發佈時間:2015-11-26 07:39:45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王琛瑩  責任編輯:胡愛善

  隨著網際網路對傳統行業的滲透,個人對個人的P2P網貸平臺這一理財方式頗受年輕人歡迎。P2P理財方便、快捷、高收益的特點讓不少年輕人選擇投入錢財,但因其缺乏監管,網貸平臺崩盤,行業魚龍混雜等問題也備受民眾詬病。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2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7.1%的受訪者曾參與P2P網貸平臺進行理財,60.0%的受訪者認為P2P網貸平臺角色複雜、魚龍混雜,65.9%的受訪者認為年輕人進行投資理財需要有一定的市場判斷能力。

  受訪者中,00後佔0.5%,90後佔25.4%,80後佔49.4%,70後佔17.3%,60後及以上佔7.4%。

  51.8%受訪者因為高收益而選擇P2P平臺進行理財

  為何選擇P2P網貸平臺進行理財?調查顯示,追求高收益(51.8%)是受訪者選擇P2P理財的主因。

  在北京某企業工作的王宇寧已有近兩年的P2P理財經驗。“由於畢業不到兩年,工資一般,所以我希望通過理財增加一些收入。”王宇寧表示,大多數銀行的理財産品規定最少需要5萬元,對他而言不太現實。“而P2P網貸平臺投入的錢可以不用很多,交易比較方便,所以我一般會將每月工資的1/3用於P2P理財”。

  除了高收益,P2P網貸平臺的用戶體驗也是吸引年輕人的因素。調查中,門檻低(48.8%)和方便快捷(47.3%)也成為受訪者選擇P2P網貸的原因。而新生事物適合年輕人(25.8%)、跟風(8.1%)等選項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區別於傳統的理財産品,P2P網貸平臺非常方便快捷。可以在桌面端、手機端進行操作,能夠很容易進行買賣,而傳統的理財産品往往要去銀行填寫許多表格,程式比較繁瑣。”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金融係教授張正平説。

  調查顯示,29.3%的受訪者目前投入資金的P2P網貸平臺為1個,35.6%的受訪者將資金放在了2~3個P2P網貸平臺,5.8%的受訪者參與投資的P2P網貸平臺為4~5個,0.9%的受訪者選擇6~7個P2P網貸平臺進行理財,1.0%的受訪者選擇的P2P網貸平臺在7個以上。

  60.0%受訪者認為網貸平臺角色複雜,魚龍混雜

  目前P2P網貸平臺存在哪些問題?調查顯示,網貸平臺角色複雜、魚龍混雜(60.0%)是受訪者關心的問題,其次是網貸平臺抗風險能力差(55.1%)。受訪者擔憂的P2P網貸平臺的其他問題依次是:缺乏明確的監管體系和標準(49.6%),資金安全有潛在風險(45.5%),投資收益途徑不透明(38.2%),存在詐騙、傳銷、非法集資的可能(33.1%)等。

  某理財公司P2P業務經理孫兆川表示,目前P2P網貸平臺的主要風險存在於以下幾點:一是公司實力的強弱,如果公司運作資本能力差則存在跑路的風險;二是借款方的資質好壞,如果借款方資質水準一般就會造成很高的風險;三是有沒有保障措施,許多大公司會有一些風險保證金,作為借款人出現問題時的一種保障和補償;四是存在欺騙投資者的平臺,需要投資者進行理性選擇;五是小公司對客戶投資的資金不進行託管,與企業自身運作的資金混在一起,有攜款潛逃的風險。

  王宇寧對P2P網貸平臺的風險也深有體會。“以前為了追求高收益,選擇過一些收益率超過20%的P2P投資項目,結果發現大多都不能按期支付收益,有一個還跑路了,幸好損失只有一兩千塊。”王宇寧表示,儘管P2P投資理財的收益高,但是目前P2P網貸行業規範缺失,也缺乏對普通投資者的保護措施。

  “目前P2P理財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沒有明確的監管細則。”張正平表示,P2P理財等網際網路金融領域政策逐漸明朗,銀監會設立了專門的普惠金融部對小額貸款和擔保進行監管。國家也開始認可P2P理財的合理性,並已經將網際網路金融納入“十三五”發展規劃當中。“但是P2P理財行業的準入門檻、機構屬性、項目評級、項目審核、擔保與否、如何擔保以及是否需要風險準備金等具體監管政策遲遲沒有出臺”。

  “我國P2P理財行業的盈利模式也比較模糊。”張正平介紹,國外的P2P理財平臺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平臺本身不參與交易,“但目前我國大多P2P理財平臺都或多或少留有自己的資金池,因此增加了跑路風險。”張政平説。“第三,由於P2P理財行業準入門檻很低,平臺不夠規範導致投資雙方權益沒有很明確的界限,所以消費者權益很難得到有效保護”。

  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郭海鳳指出,目前對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指導意見也才出臺不久,而實質性的監管還在逐步推進中,沒有完全落地。“如果處理不好,這個風險有可能會衝擊整個借貸市場,可能會導致整個網際網路金融在發展過程中遭受挫折,甚至出現倒退的局面”。

  65.9%受訪者認為年輕人進行投資理財應有一定的市場判斷能力

  王宇寧表示,由於之前的損失有了教訓,所以現在選擇P2P理財會更加謹慎。“不會盲目跟風,會選擇一些資金實力雄厚的知名企業,降低投資風險。”王宇寧表示,自己會從平台資質、平臺背景、風險控制、資金託管等方面綜合選擇P2P網貸平臺。

  受訪者對於年輕人投資理財有哪些建議?調查顯示,65.9%的受訪者認為年輕人進行投資理財應有一定的市場判斷能力,62.8%的受訪者認為年輕人應有一定的理財基礎知識,64.1%的受訪者認為年輕人應能夠進行理性分析、不盲從,47.2%的受訪者認為年輕人應心理素質較強、能抗風險。

  張正平建議,年輕人進行投資理財初期投入的錢不要太多,同時要了解一定的投資市場行情。“第二要謹慎地選擇平臺。第三,年輕人理財初期不應太關注高收益,而是應該從規範的理財産品開始,培養自己的理財意識和操作規範。觸類旁通,在對行業有一定了解後,再去涉足高風險、高收益的領域”。

  受訪者是否看好P2P網貸平臺的發展前景?調查中,9.9%的受訪者非常看好,45.8%的受訪者比較看好,37.7%的受訪者表示説不好,僅6.5%的受訪者表示不太看好或完全不看好。

  郭海鳳表示,隨著産業升級,網際網路金融將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P2P網貸行業如果在良好的監管約束之下,可以將借款人和投資人之間的利益進行很好地對接,促進資金的流動,減少資金的使用成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