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資産寒冬 部分P2P平臺“無米下鍋”

  • 發佈時間:2015-11-16 07:4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資産寒冬來臨,作為投資者來説,最深刻的感覺不僅是産品收益率下降,更重要的是無標可投。早早點開P2P平臺網站,卻發現等待投資者的是項目滿額的尷尬。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不少北京地區老牌P2P網站上的項目最近經常出現滿標、無標可投的狀況。最新的借款項目還需要預約,另一家平臺不僅是定期産品,就連活期理財産品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可以投標。北京地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P2P人士直言,近段時間資産特別是優質資産嚴重缺乏,所以公司的CEO、COO都出去忙著找資産,特別是在年底無標可投、無優質項目可選很尷尬。

  搜易貸COO蔣軒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直言,資産荒確實存在,而且由來已久,只不過在這段時間表現得更為突出,其實資産項目並不缺,主要是缺少相對優質的資産,各家平颱風控更加嚴格也更加謹慎。

  金融工場董事長魏薇也表示,從行業整體概況看,“資産荒”的情況是從去年底便客觀存在的。但反映到各家平臺,具體表現不一。行業的資産荒大多受限于外部資産,既缺乏獨立性,又缺乏連續性。而有利網CEO吳逸然認為,以前傳統金融機構把大量資金配置在産能過剩行業,但現在産能過剩資産沒有辦法提供回報率,所以大家不敢再去配置。

  有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參與P2P投資的人數是44.26萬人,通過P2P借款的人數則僅為18.9萬人,不足投資人數的1/2。其實並不是投資人的投資需求旺盛、熱情高漲,而是平臺産品本身更新緩慢、借款金額有限,造成了借款人和投資人不匹配。

  一位投資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其實也有一部分借款人不願通過P2P借款,主要因為借款利息偏高難以承受,特別是各個地區資源匹配不平衡,北上廣外的一些二三線城市就會出現利息過高的狀況。

  魏薇分析道,相對而言,部分中小平臺的發展則明顯受限于資産供給不足的現實。這也間接促使新型平臺不斷涌現的行業開始逐步轉向關注傳統金融尚未足夠覆蓋、存量巨大的個人消費類貸款領域。一方面,在相對非壟斷、充分競爭條件下,平臺在該領域獲取資産的成本壓力更小;另一方面,個人消費貸的小額分散也符合國家普惠金融、鼓勵發展民間消費金融的大戰略。

  邦幫堂董事長寇權表示,優質資産是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籌碼,現階段P2P行業的競爭焦點便是對優質資産的爭奪,優質資産的獲取能力、風控把關能力將成為決定平臺成敗的關鍵因素。

  “面對資産荒,其實更多考驗的是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在金融方面的底蘊。如果在金融行業有很廣的佈局和很深的積累,對産業有深入的研究,能夠將金融服務滲透到實體經濟中去,那麼其實可以開發的業務還有很多。”魏薇認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