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銀行理財信託和P2P收益下行 何處尋求高收益

  • 發佈時間:2015-09-23 08:06:29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鄭夢琦

  融資成本居高不下,曾一度是中國經濟中的難題,中央出臺多項政策難以解決。而今股災過後,從股市移出的資金面臨著無處可去的困境。無論是銀行理財、信託還是P2P都出現了資産配置荒的局面,市場已經找不到高收益資産了。另一方面,公司債遭到瘋搶,一些沒有良好基本面的公司債甚至也享受到了國家信用,利率不斷創出新低。

  對投資者而言,這自然不是什麼好事,但是可能會成為新的常態。因為對資金成本極不敏感的樓市和瘋牛的股市都已經回歸正常,投資者需要接受回報率下降的事實。對於融資方而言,降低融資成本當然是好事,但經濟基本面決定了債市的風險並不低,一些違約事件也在不斷警示風險,價格和風險並不配對,市場風險需要警惕。

  導讀

  “銀行對資産荒的感受明顯,靠存量資産支撐難以長久,銀行理財成本壓力很大,理財收益率還會繼續下行。”工商銀行資産管理部門一位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本報記者 包慧 上海報道

  股災過境,資産荒來襲。此前央行寬鬆政策助推股市上漲,再加上杠桿資金撬動,A股經歷了一波迅速上漲的“瘋牛”。隨著監管層鐵腕去杠桿,A股從瘋牛迅速轉化為股災,大量資金從股災中逃離。

  從股市出來之後的大量資金又陷入尋找資産端的困境中,既沒有好的債權資産,也沒有好的股權資産,進入“資産配置荒”的時代。

  平安銀行戰略部宏觀研究中心主任趙建9月22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市場上的“資産荒”只是結構性的和時變的,源於股災後市場對風險偏好的下降。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各種過剩導致實體經濟ROA極低,缺乏好的資産標的。同時,政策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視,如國務院針對地方債的43號文和對銀行同業業務的監管政策。

  銀行理財收益率明顯下行

  對於資産荒對銀行的影響,趙建認為,信用風險的快速上升,導致銀行大類資産配置的重構,非信貸資産如非標和流動性頭寸佔比上升,必然導致銀行間資産相對短缺。“資産荒會導致銀行理財市場的收益率出現普遍下降,但下降空間不會很大。現在一年非保本理財已經破5%。”

  據銀率網的統計,人民幣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今年以來持續下跌,7月跌破5%收益線後,近期進一步下降到4.66%;而兩年前的2013年9月同期,銀行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還有5.1%。2013年6月,更是有銀行理財産品最高預期收益率高達7%。

  銀行理財負債端利率下行速度明顯落後於資産端,盈利空間已經很窄。

  “銀行對資産荒的感受明顯,靠存量資産支撐難以長久,銀行理財成本壓力很大,理財收益率還會繼續下行。”工商銀行資産管理部門一位人士9月22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持續下跌主要受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固定收益類投資産品的收益水準下滑,銀行理財産品投資端很難找到收益較高的投資標的。

  另外降息降準也是一個重要原因。8月CPI上漲至2%,幾經降息後的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現僅為1.75%,時隔兩年“負利率”再次出現。8月26日降準降息後,銀行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應聲而落。金牛理財網數據顯示,上周(9月12日至9月18日)138家商業銀行共新發非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産品1099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57%,環比下降0.05個百分點。

  “7月IPO暫停之後,銀行理財收益率出現明顯下行,理財綜合成本已下降近0.30個百分點。”華創證券研報中指出,“相比三季度以來資産收益率的大幅下降,銀行理財的負債成本下降非常緩慢。”

  理論上資産收益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會倒逼負債成本下降,但實際上銀行出於對規模的渴望並不願意過快降低收益,因此,負債成本的下降滯後於資産收益的下降。

  “微觀調研顯示,理財在非標、永續債、優先股等高收益資産方面也加大了配置力度。這些長久期弱流動性資産的配置有可能成為中長期的風險點。此外,理財也在加杠桿,這為未來的資金面擾動埋下伏筆。”中金公司研報表示,“如果有新的高收益資産出現,那麼理財騰挪資産,以及流動性擾動值得關注。”

  資産端枯竭使收益率倒挂

  不僅銀行理財産品,信託、網際網路寶寶類産品、P2P網貸等在內的各類理財産品收益都在下滑。

  興業信託證券部相關人士22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公司還在清理傘形信託,“資産荒對信託的影響肯定有,好的資産難找。而且現在大環境都不明朗,還沒有找到新的方向。”

  他介紹道,信託産品的收益率也會下滑,過去10%甚至更高的年化收益率很常見,還有政府擔保和剛性兌付,現在市場上很難見到10%的産品了,7%左右的年化收益率正在成為信託産品的常態。

  餘額寶9月21日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已經下滑到3.16%左右,而兩年前的“餘額寶”年化收益率高達6%。

  在銀行理財、信託和寶寶類産品收益都下滑的時候,一直以高收益著稱的P2P也難以為繼。據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2013年7月至今,網貸行業的綜合收益率從最高點的26.35%降至2015年8月的12.98%,下跌13.37個百分點,跌幅超過一半。該機構選取283家主要網貸平臺數據。

  地標金融CEO劉俠風9月22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地標金融目前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4.75%,而去年這個時候是16.2%——18%。劉俠風稱,P2P高收益的窗口紅利正在式微,“初期P2P公司的品牌知名度還沒有建立起來,企業有讓利,給用戶收益率會高些。今年以來大環境不景氣,劣質債權不敢做,選擇債權相對安全,融資端成本也在降低。”

  點融網創始人郭宇航9月22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點融網目前的平均收益率為7-9%,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三個百分點。知名度高,注重資産安全的大平臺收益率相對更偏保守。”

  東方資産管理公司旗下網際網路金融平台東方匯董事長孫洋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監管趨嚴,P2P行業即將面臨洗牌,資産端的配置能力無疑是最重要的因素。

  目前的P2P行業,只要在資産端或者資金端一方有自己的優勢就能很好地存活。不過,在經濟下行期,優質資産難覓,資産端比資金端的優勢更為重要。

  “投資收益率(資産端)下行的速度遠遠沒有資産下行(負債端)的速度快,這是P2P行業一個奇特的現象。當資産來源逐漸枯竭,而很多産品收益還能保持在10%以上,P2P平臺上哪兒去找那麼好的資産?”孫洋透露。

  他表示,目前有知名的P2P平臺找到東方匯合作,主要是來對接資産,“收益倒挂也願意,目的就是勉強維持現有客戶的收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