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之傑與聯金所分手:上市公司與P2P聯姻一波三折
- 發佈時間:2015-09-07 03:36:15 來源:新民網 責任編輯:田燕
上市公司銀之傑8月24日發佈的一則公告,被淹沒在了浩瀚的資訊裏,卻異常重要。它直接而赤裸裸地宣告著,並不是每一樁上市公司與網貸平臺(P2P)的聯姻,都能如願進行。
今年2月16日,銀之傑與聯合金融控股簽署《合作意向書》,欲收購後者持有的聯金所與聯金微貸控股權(聯金微貸實為聯金所的資産端公司)。銀之傑當日的公告,引來了媒體圍觀:在上市公司還未如此密集收購P2P的彼時,金融軟體應用商和深圳本土P2P的資本結合,被認為是上市公司加快參股P2P的標誌。
然而這段開局高調的緣分半年後換來的卻是這樣一段墓誌銘:“截止8月16日合作意向排他期限到期日,雙方尚未就收購標的股權的具體條件達成一致。經雙方友好協商,基於各自業務發展需要的考慮,雙方決定終止本次股權收購的合作意向,保持協商開展其他業務合作”。
聯合金融控股也在8月21日將銀之傑支付的合作意向金1500萬元及利息37.45萬元如數歸還。
臺面下有沒有蹊蹺,外人無從知曉;而臺面上的分析,“估值”被放到了分歧的首要位置上。
根據公開資訊,去年12月底,深圳聯合金融控股以2.4億元獲得聯金所集團(包括上述説的“聯金所”和“聯金微貸”,前者是線上理財平臺,後者是前者的線下資産端公司)40%股權,如此推算,彼時聯金所的估值就已經達到了6億元。今年以來業務開展正常、營收向好,到意向排他期到期之日,估值應高於6億。
“上市公司收購任何一個標的物,估值幾乎都是存在分歧的。但這個分歧有多大,是不是大到不可調和,起決定作用的是雙方對於‘你能給我什麼’的認知。”接近此事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如果仔細查閱新聞就可以發現,聯金所早在和銀之傑簽署合作意向書之前,就數次表露過赴港上市的想法。其聯合創始人李波,出身華夏銀行對公老總,在前同事的眼裏是“一個還想去實現夢想”的人。銀行係的背景亦決定了他跟時下眾多P2P老闆們“激情四溢”的風格不大一樣,他花了很大的精力構建一個金融背景的風控團隊。
他的“夢想”,也許是在離開銀行以後,以另外一個載體裝上自己多年對公業務的經驗。而對於企業來説,終極夢想,無非就是上市。
當然喊出“上市”這句話的網際網路金融很多,P2P更是一抓一大把。實打實的經營數據才能説明“獨立上市”是不是空話。聯金所一直以來做的是小額、分散,在全國15個城市鋪了22個線下團隊。記者拿到的數據是,聯金所線下小微貸款業務超過23億元,代收本金超過10億元;線上理財業務成交量8.42億元,代收本金5.17億元。
在一大堆大單扮靚交易額的P2P裏,這樣的成績只能説,穩健。但是要在經濟增速放緩、信貸風險暴露的週期裏,穩健似乎才是必須。
敢於分道揚鑣還敢於不自降身價,潛臺詞是自己沒那麼差。更有意思的是,記者注意到,在上市公司紛紛發佈的半年報裏,還真不是每一個“嫁”給上市公司的P2P都能實現預期業績。
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總之,不要去深究為啥人家談崩了,只是把談崩這件事情講出來。因為在P2P密集抱上市公司大腿的這個年代裏,需要用一些分手來提醒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