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信貸規模達13萬億元 消費金融是藍海
- 發佈時間:2015-07-03 12:09:49 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畢曉娟
近日,放開市場準入的消息點燃了消費金融市場,燎原之勢已經蓄勢待發。一個月間,不論是國有大行,如工商銀行,還是民營企業,如馬上金融,抑或是網際網路巨擘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紛紛覬覦搶灘這塊尚未被過度開發的金融處女地。各路資本紛至遝來,消費金融的江湖已經開始形成。
中國消費信貸規模達到13萬億元
消費金融領域是一片藍海
6月18日對於消費金融而言,無疑是個值得記住的日子。這一天,各路電商阻擊京東店慶打折的歡愉,消費金融産品成了互相制敵的法寶;這一天,一家民營企業“馬上消費金融”獲得銀監會批准開業;被稱為“宇宙大行”的工商銀行,也在這一天宣佈成立個人信用消費金融中心,劍指純信用、純線上消費類貸款。
而這距離國務院發佈放開消費金融市場準入的決定僅僅只有8天。今年6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放開消費金融的市場準入,將原來16個城市開展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大至全國,增加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力,大力發展消費金融,重點服務中低收入人群,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升級。
“消費金融領域是一片藍海,但這部分客戶並沒有得到真正的服務。”京東金融在升級其消費金融産品“白條”時,其相關負責人曾説道。如今,據數據統計,京東商城上,56%的交易都是白條購買的;三星S6首發,44%的手機通過白條購買。分析人士認為,這客觀上在一定程度幫助品牌商家和消費者改變了傳統的消費形態和消費模式。
根據艾瑞諮詢公佈的首份消費金融報告數據:2013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達到13萬億元,預計2017年將超過27萬億元。而波士頓諮詢公司則發佈報告稱,截至2014年,個人消費貸款餘額大約是7.7萬億元,這一數字將於2018年增長至17.5萬億元。
打造線上線下金融生態
無需網點就能覆蓋全國
網際網路公司急著打造金融生態,即將原本自身成熟的網上商城,與新近提供的金融服務聯合起來,用巨人網路集團董事長史玉柱的話説,“有了場景,網際網路金融才能有戲”。比起已經做了半年之久的網際網路巨頭,上市公司對於消費金融的熱度也絲毫不差。
“觸熱點即漲停”的股票規律,在重慶百貨身上得到了印證。此前,作為馬上消費金融股東之一重慶百貨銀行,就因此備受市場關注,宣佈入股建立馬上金融當日,股票就強勢漲停。與重慶百貨一道建立馬上金融的還有北京秭潤商貿、重慶銀行、陽光財險、小商品城和物美控股等共六家股東,打造了線下的支付場景。
馬上金融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無需設置物理網點也可輕鬆實現産品線上線下的全國覆蓋,這一渠道又會直接轉化為成本優勢和客戶體驗優勢。馬上消費金融旗下的主打産品“馬上貸”已進入內測階段,即將面市。
實際上,目前有不少上市公司已經開始佈局消費金融。美克家居也發佈公告顯示,以人民幣1000萬元對深圳市小窩金融資訊服務有限公司進行增資,此舉被業界看做是家裝行業網際網路消費金融的首次試水。
傳統金融行業加入角逐
利率比信用卡産品更低
不光是民營企業在忙活攪局消費金融領域,傳統金融行業也加入角逐。昨日,工行就表示成立信用消費金融中心,全面發展無抵押、無擔保、純信用、純線上的消費信貸業務。
據介紹,工行全行信用貸款類業務均將列入這一中心,客戶可通過工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直銷銀行以及即時通訊平臺—融e聯等渠道申請貸款。
“中心業務將以小額分散的消費類信用貸款為主,貸款金額在600元至30萬元之間,而利率水準則將低於信用卡産品價格。”工行個人信用消費金融中心總經理欒建勝説,信用卡是在工行實時監測下發生的信用貸款行為,信用消費貸款則是客戶可以直接將錢取走。相關産品將在今年8月份正式上線。
目前,除了北京銀行旗下設立了北銀消費公司以外,僅有興業、招行籌建了消費金融公司。不過,最近平安、南京等銀行也紛紛進軍消費金融領域。早在今年3月份,平安銀行行長邵平就表示,平安銀行將深耕消費金融領域。而南京銀行則參與投資蘇寧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並持股20%。另外,剛剛成立的浙江網商銀行也在其開業發佈會上指出,銀行剛開展的業務就要以小微企業貸款和個人消費類貸款開始。
此外,傳統消費金融公司最近也不甘落後地推出各種針對大學生的消費金融産品。昨日,捷信消費金融公司宣佈為大學生客戶推出定制的安全消費金融産品,打造安全學生貸款的新標準。學生在通過迪信通購買指定商品時可享受不同的首付和分期,但當大學生客戶有特殊原因無法履行還款義務時,可以選擇“以貨抵貸”,考慮將情況良好的商品退給指定第三方機構,用以抵消未完成的貸款額。
■記者觀察
消費金融不能過度神話
消費金融的火熱,不僅源於政府政策引導,也源於銀行業自身轉型和網際網路金融的崛起。隨著中國經濟向消費拉動型轉變,消費金融未來的發展也成為藍海。
消費金融“開閘”並擴至全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有利於進一步釋放中國的消費潛力,為消費者提供無抵押、無擔保小額信貸,規範經營、防範風險,使消費金融公司與商業銀行錯位競爭、互補發展。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認為,各家銀行積極探索,一方面源於國家的鼓勵,另一方面也源於銀行業自身,給未來轉型提供一個方向。“現在銀行業也面臨增速下滑的困境,轉型勢在必行,而服務於小客戶、小企業也成為了銀行轉型的必經之路。”
捷信母公司PPF集團中國區總裁盧米爾·馬龍則表示,能夠有很多企業進入到這個行業中,對客戶來講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有了競爭,企業就需要有能力研發出更有趣、有創意的産品,同時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務和價值。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提醒,儘管消費金融前景不錯,但也不能將其過度神話。該人士認為,消費金融公司並非新生業態,更不是暴利行業,目前消費金融公司限制頗多,而在徵信並不完善的當下,也容易發生風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