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用“金礦”待開發 大數據能否撬動徵信市場
- 發佈時間:2015-05-11 08:34:58 來源:金融時報 責任編輯:張明江
2015年初央行批准8家機構開展個人徵信業務的相關準備工作,個人徵信業務市場化大幕就此開啟。據機構預測,我國個人徵信市場空間為1030億元,而目前個人徵信和企業徵信總規模僅為20億元。在很多人看來,徵信市場是傳統金融的最後一個“堡壘”,也是網際網路金融的下一個最大“金礦”。
自1月5日央行向8家機構發放個人徵信牌照以來,6個月的籌備期已過大半。據業內人士透露,近日央行分別聽取了8家機構的工作彙報,考察這些機構是否達到正式開展個人徵信業務的標準,首批申請個人徵信牌照的民間機構,目前正處於申請階段,預計六七月份會有正式的牌照批復。
2015年初,央行批准8家機構開展個人徵信業務的相關準備工作,個人徵信業務市場化大幕就此開啟。與此同時,一個待開發的龐大的徵信市場受到空前關注。
宏源證券預測,中國個人徵信市場空間為1030億元,而目前個人徵信和企業徵信的總規模僅為20億元。在很多人看來,徵信市場是傳統金融的最後一個“堡壘”,也是網際網路金融的下一個最大“金礦”。
大數據推動網際網路徵信體系
“以往提到徵信,大家想到的就是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它相對來説比較傳統。”業內人士表示,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非金融的産品,例如招聘、租房、賒購、證婚等多元化的個體信用記錄,最後它們構成了一個整體的信用經濟的全部。
據公開數據顯示,當前中國徵信體系的現狀是,央行的徵信系統雖然覆蓋了8億人,但真正和銀行有信貸關係的只有3億人。也就是説,在中國13億人中,有銀行信貸記錄的人佔比不足25%。這將導致許多人的融資需求很難得到滿足。
“個人徵信確實提供了很大的一個市場,因為通過它自身收集的數據,它所評估的信用很好地補充了我們傳統的金融信用。”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法律研究部副主任王融稱,用戶在網路上的很多活動都可以間接反映信用,現在一些個人徵信機構推出的業務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受到了網際網路企業的歡迎。
“在網際網路時代,傳統的圍繞銀行構建的個人徵信體系將被無限豐富化。如芝麻信用曾率先對用戶信用進行公測,並與國內3000余家酒店展開免押金入住合作。一些較小的失信行為,如使用打車軟體爽約、網購到貨不簽收、拖欠水電費等信用小污點有可能被記錄到用戶的信用報告中,甚至可能影響到其未來的貸款行為。”芝麻信用相關負責人説。
不過,由於網際網路金融在國內興起的時間較短,大數據徵信的可靠性和含金量仍被不少業內人士質疑。據業內人士介紹,大數據徵信模式的難點在於,資訊過多引起的數據雜亂,整合多方數據困難,且數據相關性分析需要較長時間和實踐來檢驗,短期內信用評價數據精準性較低。
螞蟻信用相關人士也表示,螞蟻的金融數據可能是央行或者傳統金融數據的有益補充,比如高端人群中可能用支付寶的比例並不大,就這部分人群的信用數據而言,銀行和傳統金融機構的積累更有説服力。“各家數據一定是一個相互補充、相互印證的關係,沒有可替代性,單靠某一方面的數據可能會出現偏頗。”
P2P行業急需引入徵信
數據顯示,2015年4月,中國P2P網貸行業整體成交量達551.45億元,環比上升了11.95%,是去年同期的2.7倍,繼3月網貸行業成交量創歷史新高後,4月網貸行業再次刷新了上月的紀錄。伴隨著P2P的迅速發展,風控成為每一家P2P公司面臨的主要問題,風控依賴的標準主要是網際網路徵信。
由於社會徵信體系尚不完善以及賬戶盜用、機構代辦、申請欺詐等蓄意造假和詐騙行為,P2P傳統風控手段開始失效,升級風控手段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市場對徵信的需求,從未如此迫切。
“P2P網貸要健康發展,核心是要解決信用風險管理問題。”在業內人士看來,道德風險的解決方式更多地需要監管和執法部門制定規則,加大監管力度,而信用風險、欺詐風險則需要借助徵信體系提供支援。“徵信問題已經成為困擾和阻礙P2P行業規範和持續發展的短板。”上述市場人士表示。有調查數據顯示,有近八成P2P公司願意加入央行徵信系統。據介紹,為幫助P2P網貸公司實現信貸資訊共用、防範信用風險,央行徵信中心已經通過下屬上海資信有限公司建成網路金融徵信系統,P2P網貸機構可以通過該系統共用信貸資訊。截至4月20日,NFCS已經接入537家P2P機構,入庫72.5萬人,並建立了7025人的黑名單。
不過,相對於P2P對個人徵信的巨大需求來説,這種支援顯然是杯水車薪。很多P2P行業人士均認為,如果有較為成熟的第三方信用評估體系,使得網際網路金融機構能夠從中獲得客戶的信用評級和風險信號,將會成為傳統徵信體系的重要補充。據芝麻信用內部人士介紹,芝麻信用正在和一些P2P企業合作。
在業內人士看來,央行放開個人徵信市場對於規範發展徵信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具有積極意義。但同時,在當前個人資訊保護和相關監管機制尚不明晰的情況下,面對愈加氾濫的個人資訊洩露問題,徵信數據如何用,個人隱私如何保護等問題,不僅是民營機構面臨的問題,也是監管層必須考量的問題。
與此同時,基於網際網路金融的個人徵信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呼籲搭建資訊共用平臺的聲音日漸增多。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對信用體系建設和資訊共用提出了總體要求,明確提出“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和信用資訊共用交換平臺”。
融360金融搜索平臺聯合創始人兼CEO葉大清表示,現在只有銀行接通了央行徵信系統,大部分的小貸公司和全部的P2P還沒有接入。“希望央行的徵信系統開放給小的貸款公司,並逐步開放給P2P和其他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對於很多需要使用個人徵信數據的機構而言,數據之間的互通互聯也是他們所期待的。“央行的徵信數據就像以前的國道,現在民營徵信就像省道,不管是國道還是省道,一定要互通互聯,才是長期健康發展的數據和徵信生態。”葉大清表示。
“目前,一方面是政府掌握了超過九成資訊資源,大量分散在各個部門,彼此未打通,且多處於"沉睡"狀態;另一方面是社會數據需求日益強烈,特別是隨著國家大力推動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在大數據基礎上的徵信行業對數據需求十分強烈。”有業內人士建議,在規範管理和保障資訊主體權益的基礎上,政府應該向市場開放信用相關數據,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社會各主要領域,政府掌握的資訊資源超過了90%。“以企業信用數據為例,目前主要分佈在工商、質檢、海關、公安、法院、技術監督、財政、稅務、商務、銀行等政府和業務管理部門,只有少部分數據存于企業。政府資訊尤其是行政執法資訊的公開,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具有重要的基礎性意義,呼籲儘快進一步開放政務資訊。
當然,在保證數據開放的同時,還應該對數據的數量、品質和價值加以篩選和評價。專家建議,應該制定相關法律法規,設立跨機構的專項領導小組等來作為政務資訊開放的制度保障。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