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網貸行業迎來監管年,擁抱合規成為不少互金公司關鍵詞。在合規的過程中,運營成本的提高、業務模式的升級、盈利模式的改變都成為網貸平臺面臨的新難題。不過,雖然監管密集轟炸提高了平臺的合規成本,但對於整個行業而言是好事,2017年行業也將加速洗牌。
ICP證炒到30萬元 合規成本高達千萬
監管一落定,平臺也將重心放在合規上。完成平臺限額、銀行存管、外部審計、ICP/EDI備案、入指定的網貸行業協會等項目對於平臺來説無疑都需要付出高昂的運營成本。據短融網CEO楊夏耘透露,僅就ICP證這一項來説,剛開始就被炒到了30萬元,銀行存管方面費率也是居高不下,合規運營成本不容小覷,越是正規的平臺合規運營的成本壓力就越大。
合規成本的提高,同樣也將影響到平臺的收益率。“現在P2P的投資客戶一方面希望平臺越合規越理想,另一方面又希望平臺方面能維持一個可觀的收益率水準,這中間的運營成本往往被忽視了。”楊夏耘坦言,監管明確要求網貸平台資金必須進行銀行存管,而銀行存管的收費方式採用通道和存管一體的複合收費形式,相較之前網貸平臺僅付出通道費來説成本幾乎增加了一倍,而且按照監管精神要求網貸平臺每月都要上報貸款餘額,要求採用外部審計的方式,外部審計師的人工費用將由平臺去支付。另外,平臺還需要進行ICP備案,而ICP備案涉及系統安全,儘管目前還沒有相應的管理辦法出臺,但這裡肯定也會有很大一筆費用支出。初步估計一家中等交易規模的網貸平臺,一年的合規運營成本將高達千萬。可以預見的是,最終一個平臺如果要完全合規,那與之對應的收益率肯定會大打折扣。
不過,在分析人士看來,網貸行業收益率下行並非壞事,在此前出現的眾多跑路事件中,高收益成為投資人誤入陷阱的誘餌,未來網貸行業收益區間將更加合理。
校園貸平臺忙轉型 盈利模式改變代價大
從“惡意註冊”、“高額罰息”到跳樓自殺、暴力催收,甚至“裸條”,本來是緩解大學生燃眉之急的校園貸卻成為高利貸滋生的溫床,本身以幫助大學生借貸、熟人借貸為口號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也成為了大學生與高利貸之間的橋梁。隨著惡性事件的不斷爆發,校園貸一遍又一遍刷新著人們的道德底線。
因為惡性事件不斷出現,校園貸也被監管要求合規。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一些有校園貸業務的平臺如趣分期、名校貸、優分期、我來貸、分期樂等都已退出校園市場或者將重點放在白領、工薪階層。
不過,校園貸平臺轉型的合規成本也特別巨大。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表示,這些平臺轉型工薪市場將普遍面臨兩大難題。一是轉型帶來的優質資源流失難題。平臺從校園市場起家,其管理模式、市場資源、風控模型等與校園市場高度契合,退出校園市場意味著放棄已有優勢,內部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大調整不可避免,會帶來人才流失、數據價值下降等一系列問題。二是工薪市場巨頭密集、競爭激烈,校園平臺未必可以突圍而出。
除了老牌的校園貸平臺外,不少學生也通過借貸寶這類熟人借貸的方式造成了鉅額的債務。實際上,“賺利差模式”一直備受質疑。據悉,借貸寶運營模式是“熟人借貸”模式,服務於熟人之間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即無論借款還是投資,都是在朋友之間,信用判斷交給用戶自己,而且平臺本身不對借款擔保。11月24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點名借貸寶超越監管紅線,借貸寶次日火速下線了“賺利差”功能。分析人士稱,這些因素綜合導致“賺利差”功能被迫下線,對於借貸寶的市場規模會有影響。所以在擁抱監管的過程中,代價是巨大的。
小平臺將出局 深耕垂直領域
監管合規的高門檻,在一定程度上,將使大量不合規、缺乏核心競爭力以及實力薄弱的平臺被淘汰。捷越聯合首席風控官王曉婷表示,對於大的平臺來説,合規付出的成本是提高一些運營費用,但對於小的平臺來説,可能合規的代價是退出行業。
在91金融創始人許澤瑋看來,合規、整改仍是當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必須面臨的問題。銀行存管、電信部門經營許可證以及地方監管部門備案等隱性門檻會將行業內一大批網貸平臺驅除出去,同時也將一些圖謀不軌的平臺擋在門外,這無疑會加速行業內洗牌。如果按照現在的平臺合規整改情況及比例來估算,未來至少80%以上的網貸平臺會倒閉。
楊夏耘表示,網貸監管可能跟當初的信託行業監管如出一轍,最開始信託也處於無序狀態,各種醜聞頻發,後來監管落地後,信託行業準入門檻逐步增高,最終導向了一個類牌照的金融機構。按照銀監會對網貸平臺的要求,逐條完成的話最終P2P在二級市場就會成為一紙牌照。
他也坦言,等到監管大限至,能完成合規運營的平臺可能難破百,首先僅就銀行存管這一項就遮罩掉了絕大多數弱背景的平臺,其次中小平臺由於受限于規模,其合理的借貸收入將很難支撐一年高達上千萬的剛性成本支出,最終的出路就是從哪來回哪去,重新回到民間借貸的範疇。
理財范CEO申磊表示,留下來的平臺必須具備三種特性,第一,合規,這是基本條件;第二,過硬的風控,這是重要保障;第三,持續的金融創新,這是核心競爭力,只有通過創新,才能更快地找到增量市場,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許澤瑋表示,未來網貸平臺存活下來的惟一辦法就是嚴格遵守監管各項合規要求,在監管體制內進行創新發展,而不是通過觸碰紅線去謀求短期的利益。
■ 合規的無奈
在法規方面,網貸“基本法”——《網路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在今年8月24日正式出臺,該監管細則確立了中央與地方雙重責任的監管架構,明確了網貸行業的資訊仲介定位,並給網貸機構設置了13條“紅線”,除此之外,還對平臺設置了一系列的隱形門檻,包括網貸資金必須進行銀行存管,辦理電信部門經營許可證申請,向地方監管部門進行備案,對平臺標的進行限額規定等。
另外,全國範圍內開展P2P網貸行業專項治理整頓行動,各個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聯合對各自領域的互金平臺進行排查,直至11月底,各地第一階段風險排查已經結束,第二階段清理整頓工作正式拉開序幕。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近日表示,目前,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底數已基本摸清,網際網路金融風險整體水準正逐步下降,網際網路金融風險案件高發頻發的勢頭已得到初步遏制,社會各界對專項整治的評價均積極正面。
隨後,互金協會也出臺資訊披露標準以及自律管理規範,其中,資訊披露標準定義並規範了96項披露指標,其中強制性披露指標65項、鼓勵性披露指標31項,累計96項,號稱“史上最嚴”。除此之外,備受爭議的校園貸也遭遇了銀監會、教育部、地方金融辦和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的合力施壓,致使大批校園貸平臺出現了大退潮。在分析人士看來,8月24日銀監會出臺了《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暫行辦法》後,又陸續出臺了地方監管和稽查的各項管理辦法,從嚴治理成了行業大勢所趨。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畢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