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72國寶:猶憶晉唐宋元書畫展

  • 發佈時間:2016-01-07 09:41:09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何頻  責任編輯:田燕

  故宮九十週年院慶,乙未金秋辦“故宮博物院藏《石渠寶笈》書畫特展”,283件為皇家著錄的傳世書畫集中對外展出。

  故宮九十週年院慶,乙未金秋辦“故宮博物院藏《石渠寶笈》書畫特展”,283件為皇家著錄的傳世書畫集中對外展出,分“典藏篇”和“編纂 篇”兩部分,分別在故宮的武英殿和延禧宮一併展覽。大展引起了轟動效應,吊足了人的胃口,傳媒有的不惜用“國寶觀止”的標題為之造勢。

  莫非展品太過集中?本次展覽的一個特點,是將展期和展覽內容也分為兩段。結果,只有第一展段熱鬧過度,武英殿外排長隊的觀眾,為了爭睹《清 明上河圖》,長時間苦苦等候之外,並且創造了“故宮跑”的專屬奇觀。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若論筆墨寫意,被認為是界畫與風俗畫的《清明上河圖》,原本 是“略輸文采”,又“稍遜風騷”的。就論《清明上河圖》的展出效應和效率,近年來可比較的,不能不説起2002年底,上海博物館為慶祝建館五十週年而舉辦 的“晉唐宋元書畫國寶展”。

  以清朝皇家集藏之《石渠寶笈》為主軸,傳世書畫蔚為大觀。可由於眾所週知的原因,北京故宮的收藏,因台北故宮、上海博物館與遼寧博物館以及 海外各有分流而有欠缺。2002年底的大展,因為是上博與故宮、遼博聯手協辦,故宮22件,上博32件,遼博18件,所以陣容足夠大。

  當時《清明上河圖》也出場了。而高古名品,《遊春圖》《五牛圖》《步輦圖》和《韓熙載夜宴圖》,故宮都拿出來了。周昉《簪花仕女圖》和趙佶 《柳鴉蘆雁圖卷》,分別由遼博上博提供;衛賢《高士圖》,孫位《高逸圖卷》,梁楷《八高僧圖卷》,由故宮上博兩家提供;更有董源三巨圖。

  書法則不僅有《伯遠帖》,還有遼寧博物館的《曹娥誄辭卷》。而《平復帖》《伯遠帖》《出師頌》和《曹娥誄辭卷》,又人稱“四墨皇”。這個展覽,雖然沒有《石渠寶笈》的招牌,實則也是以《石渠寶笈》為主線的。

  固然江山代有才人出,明清以後不乏書畫大家,但古物更講求“物以稀為貴”。歷代傳世書畫,不類吃甘蔗,不是朝下甜,反過來是掐尖的,早而上 遊者,越早越寶貴。話説到這份上,今北京昨上海,兩個展覽品級的比較便不言而喻了,至少是旗鼓相當。尤其令看過當年上海國寶展者僥倖與驕人的是,此展結束 不久,聞國家文物局即發出通知,今後不允許各博物館聯合辦如此大展。這不就意味著此展乃空前絕後?

  千年等一回也!——千年遺珍:“晉唐宋元書畫國寶展”,無疑是國人迎接新世紀到來,破例舉辦的一場隆重的文化和文物盛典。

  回憶當年,12月底江南白霜正濃。頭天黃昏在鄭州登車,我等坐了一夜火車,早上到達上海,地鐵直通人民廣場,冬陽下排隊拐了幾道大彎,當時 還沒有現在的安檢複雜,時間不算長就進館了。入場人雖然多,但不覺得就影響了觀瞻,看累了還可以見縫插針,坐下來欣賞投影。最後再排隊自上而下,從樓上排 隊下來,到二樓隨波逐流看《清明上河圖》長卷,全鋪開的。前後四五個小時,隨喜就參觀完了,並沒有本次故宮觀展那麼費事而高調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