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藝術品市場無底價拍賣真能撿到漏嗎

  • 發佈時間:2015-01-23 09:23:28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藝術品市場深度調整了這麼多年遲遲沒有復蘇的苗頭,在市場疲軟的大環境下,無底價拍賣就成為了吸引顧客的一劑良方。以廣州精誠所至的迎春拍賣為例,將近9成的拍品都是無底價上拍,當中不乏丁衍庸、吳子復、林墉、方楚雄等名家的作品。不過,買家真能撿到漏嗎?

  拍賣行:  

  無底價吸引藏家入市

  無底價拍賣在近兩年受到的熱捧應該是之前很多人無法想像的。之前説到無底價拍賣,很多人首先聯想到的就是拍品品質沒保證,或是檔次不高,登不上大雅之堂。但近年來就連中國拍賣業的“老大”中國嘉德、北京保利都頻頻在“小拍”中引入無底價拍賣的形式。

  以上述25日的迎春拍賣為例,無底價拍賣的拍品不乏丁衍庸、吳子復、黎雄才、廖冰兄、林墉等名家的書畫,當中方楚雄、陳永鏘的很多作品還都經過畫家本人的鑒定。

  多位行家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無底價拍賣其實是拍賣企業應對市場不景氣的一種策略,沒定價的神秘感和撿漏的僥倖心理,會促使買家預先認真驗看拍賣品,增強購買慾望,説到底還是為了吸引藏家入市。

  行家:“撿漏”可遇不可求

  無底價拍賣真能撿到漏嗎?行家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漏肯定有,但可遇不可求,藏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以八大山人一幅《荷塘雙鵪》為例,2012年在北京保利的“小拍”無底價上拍,最終拍出了339.25萬元。“但人總有撿漏心理,一看到有好東西,都想進場搏一搏。”

  對於剛入行的初級買家而言,無底價拍賣也是練眼力的一個好機會。行家提醒,看預展是最關鍵的一環,對於感興趣的拍品,買家可以利用預展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好好甄別真假。上拍場之前,自己要對拍品確定一個心理價位,免得一上場“廝殺”就爭紅了眼睛。另外,還要了解拍賣會的加價幅度,也就是競價階梯。無底價拍賣會的加價幅度一般較低,有的甚至是每次100元。在拍賣前,拍賣師會宣佈加價幅度,拍賣師也有權臨時調整加價幅度,這都需要買家在場留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