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史前最大古城遺址發現“衛星城”

  • 發佈時間:2015-01-23 08:40:53  來源:新華網  作者:馮國  責任編輯:畢曉娟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22日通通報,在距離我國史前最大古城神木石峁古城遺址南方約20公里處,考古人員意外發現一處相當於龍山文化中晚期的聚落“寨峁梁遺址”,其時代、建築形制和器物類型等特徵跟石峁古城具有明顯關聯,誠如聚邑成都般地構成了石峁古城的“衛星城”。

   寨峁梁遺址位於榆林市榆陽區安崖鎮房崖村,在我國史前最大古城——神木石峁遺址正南方向20公里處,與石峁遺址同屬禿尾河流域,位於禿尾河一級支流開光川(又名開荒川)南岸的橢圓形山峁上。遺址所在山峁底部出露基岩,上部黃土堆積較厚,除南側與其他山梁相接外,余三面均臨深崖,現存的石砌城墻即位於遺址南側,意在隔斷相通以保衛居址。

   主持考古發掘的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孫周勇説,為配合基本建設工程,去年7月以來在寨峁梁遺址清理的遺跡現象主要有房址66座、圓坑10座、方坑3座,出土遺物較多,包括陶、石、骨等標本200余件。總體上看,寨峁梁遺址與石峁遺址的時代相近,早期比石峁遺址稍早一二百年左右,其巨大石頭城墻的構築讓人不由想到石峁的巨型城防,可見其時的石峁古城雖為大型聚落中心,但其周邊存在許多如寨峁梁遺址般的小型聚落如“眾星捧月”一樣分佈在黃河邊的陜北高原。

   經近半年考古發掘,專家發現與石峁遺址韓家圪旦地點房址相似,寨峁梁遺址的房址多為前後連接的相套結構,主(後)室亦為圓角方形的全窯洞式房址,前室一般為方形半窯洞式結構。不同的是,寨峁梁房址主室均鋪設有白灰地面,並塗抹白灰墻裙,保存最好者的組合,其主室白灰地面和墻裙均保存較好,穹窿式窯頂亦有一定保留;而且與前室相連的門道部分非常完整,為用草拌泥涂築的窄小門洞,寬約0.5米、高約0.7米。同時,考古還發現了一些圓坑、方坑遺跡,其一般都位於房址內部或附近,專家推斷應為所屬房址的儲藏坑。

   參與考古發掘的邵晶表示,從目前情況分析,寨峁梁遺址房址分佈規律明顯,除未發現門道向南者外,其餘門道開向者均有發現,以向西、向東者為大宗,向北者僅發現一例。個別房址間存在打破關係,結合其出土陶器形態分析,這些房址應可分期:第一期約當於陜北地區龍山時代後期早段,典型器物有寬弧襠單把鬲和雙鋬鬲、方直口圜底甕、刻畫紋斂口甕、小喇叭口圓肩罐、高領罐等;第二期約當於陜北地區龍山時代後期晚段,典型器物主要為瘤襠雙鋬鬲或無鋬鬲、斂口斝、甗等、;第三期或已進入夏紀年,典型器物主要是大喇叭口折肩罐等。與目前掌握的石峁遺址年代分期基本重合。

   綜合各種證據分析,專家認為寨峁梁遺址應係石峁遺址下屬的一般聚落,或為村落級別。如果以石峁城址作為黃土高原北部早期國家出現的重要標誌的話,那麼寨峁梁遺址等“衛星城”和石峁城址的未來對比研究,將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對我國文明國家的形成和發展,以及黃土高原史前區域歷史和社會複雜化進程的認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