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背後的科學力量(圖)
- 發佈時間:2016-01-05 09:32:17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田燕
原標題: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背後的科學力量
海昏侯墓也稱南昌西漢海昏候墓,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附近,該墓葬是目前我國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
整個墓園由兩座主墓、七座陪葬墓、一座陪葬坑等建築構成,反映了西漢列侯的墓園制度。在海昏侯墓中,考古人員發掘了大量極具價值的文物。下面,我們就來細數其中發掘的各種“寶貝”。圖為在海昏侯墓東室發掘出土一枚韘形佩。韘形佩,俗稱雞心佩,起于秦,盛行于漢代,多作橢圓形,上端出尖,中有一圓孔,近似于雞心的形狀。這枚韘形佩上面有龍鳳紋飾,這種高等級的玉佩將會為墓主人的身份指向起到重要作用。
最近兩個月,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持續受到廣泛關注。被列入2015年國家重大考古項目的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經過5年考古發掘,已出土2萬餘件珍貴文物,創下多個“首次”和“考古之最”。
無論是簡牘還是玉器,馬蹄金還是玉耳杯……自2015年11月4日南昌西漢海昏侯墓首次進入公眾視野以來,位於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境內墎墩山上的這座千年古墓,便一次次讓世界為之驚嘆:為何這些“沉睡”2000多年的文物,能如此完整地展現在當今世人面前?
科學規劃 避免單純針對主墓發掘
2011年3月23日,江西省文物部門接到民眾舉報,在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境內的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盜掘。從盜洞和出土葬具構件看,該墓葬規模較大,等級較高。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江西考古部門對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和對墓葬周邊區域開展考古調查。
由墓葬到墓園,再到整個墓葬群,再到以墓葬群和紫金城城址為核心的海昏侯侯國都城遺址,根據工作方案,專家組確立了考古工作與文物保護的技術路線。即先做週邊調查、勘探,摸清整個遺址的大致分佈、保存狀況,再對墓園進行勘探發掘,條件成熟再啟動主墓發掘。
“這樣的科學規劃,思路清晰,層層遞進,避免了單純針對主墓的發掘而忽視墓園結構的問題,也有效地解決了墓園內相關遺存的共存關係和功能特點。”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介紹説,從2011年4月至2015年12月,歷時近5年時間,共勘探約100萬平方米,發掘約1萬平方米。
跨學科合作 大量運用數字化技術
徐長青表示,為保證發掘保護研究的權威、規範,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全國十余家單位展開長期合作。既強化對文物的現場提取,也把合作延伸到實驗室,取得了單純依靠田野考古手段無法達到的效果。
比如,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遺産中心對於現場保護狀況較差的脆弱質文物和體量較大、器形相對較完整的器物,採用整體套箱提取進行實驗室考古的方法,減少提取過程中的破壞,最大程度地保證了所提取器物的完整性,最大限度地獲取資訊量。
此外,考古部門還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及時、準確地記錄和提取文物資訊。在發掘過程的每一個時間節點,採用三維技術進行掃描測繪和記錄。並大量使用地球物理探測、GPS定位、全球地理資訊系統(GIS)記錄等科技手段,對墓園全面進行布網測繪。
“數字化技術的運用,還將為日後的文物展示利用提供真實、可靠、清晰、互動的發掘場景,大大提升了我們考古工作和遺産保護展示的科技含金量”。徐長青説。
協作創新 確保發掘現場和文物安全
在發掘過程中,考古部門制定了“慎之又慎、確保萬無一失”的總原則,始終堅持“現場文物保護第一、現場安全第一”的工作思路。
針對主墓本體安全,考古人員創新了鋼架、鋼網兜護的方法對主墓墓壁進行加固;針對大型棺槨的吊運,考古人員採用鋼軌龍門吊的方式,科學解決了吊運難題;為防範南方雨季雨水對墓葬造成潛在危險,採用明排和打深井相結合的方法防滲水。
此外,為對不便運輸的文物進行搶救性保護,還搭建了4000平方米用於漆木器、簡牘、金屬器、紡織品、實驗室考古的文物保護工作用房。保護房內恒溫恒濕,對文物臨時保護十分有利。
徐長青説,在實驗室考古間內還搭建了一個採用“低氧氣調鏈技術”的文物保護房,準備對出土重要的有機質文物進行搶救性保護及修復,“一旦使用,將是中國文物保護技術領域一種全新的防護手段”。
正在考古發掘的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是中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佈局最清晰、擁有最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目前,該墓已進入主墓內棺發掘清理這一最後關鍵階段,有多項證據將墓主人指向第一代海昏侯劉賀。
史料記載,海昏侯的爵位承襲了4代。第一代海昏侯劉賀的生平最具傳奇性,一生經歷了王、帝、侯的跌宕。他是漢武帝的孫子,曾被權臣霍光扶上帝位,但27天后遭廢黜,成為漢代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史稱“漢廢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