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內蒙古發現罕見元代佛經《維摩詰所説經》

  • 發佈時間:2016-01-05 09:30:15  來源:人民網  作者:李愛平  責任編輯:田燕

  原標題:內蒙古發現罕見元代佛經《維摩詰所説經》內蒙古文化廳文物局4日對外發佈,在內蒙古開展的可移動文物普查中,發現一卷罕見元代佛經《維摩詰所説經》(即《磧砂藏》之一冊)。經文物專家研究,此為居住在“大元國大都鐘樓西街北”的張遵誨以及夫人、兒子捐資為五台山金界寺所刻寫的佛經。該佛經見證了元大都的城市街道,其中的“鐘樓西街”一直沿用至今。

  消息指,文物專家根據佛經卷末捐資題記研究得知,《維摩詰所説經》是由居住在“大元國大都鐘樓西街北”的張遵誨及其夫人甕吉剌氏(蒙古貴族),與大兒子張洪濤、二兒子住增臺(蒙古姓)共同捐資為五台山金界寺所刻寫的一部佛經。

  這部《維摩詰所説經》現藏于內蒙古圖書館,為經折裝,版面尺寸24.5×55釐米,為《磧砂藏》之一冊。《磧砂藏》全稱為《平江府陳湖磧砂延聖院大藏經》,南宋元初刻于平江府陳湖磧砂延聖院,歷時90餘年。上世紀30年代這部藏經曾以陜西開元寺、臥龍寺所藏明洪武年間印本影印行世。

  據悉,內蒙古圖書館所藏的這部《維摩詰所説經》佛經卷末刻有蓮花荷葉龕式題記,此為記載印經緣起的印經題記,據此可知此經為張遵誨出資為五台山金界寺刷印的《磧砂藏》之一冊。

  內蒙古文化廳文物局負責人王大方介紹,這部佛經刻于元朝建國後的第15年,元大都(今北京)建成後的第21年。其中捐資人張遵誨在《元史》卷167有傳,其父張惠官至榮祿大夫、平章政事。

  王大方稱,文物普查發現的歷史人物能在《元史》有傳者,在全國也極為罕見。記載稱漢族人張遵誨與蒙古貴族女子甕吉剌氏結為夫妻,大兒子名字張洪濤,二兒子名字住增臺,見證了元代社會不但有蒙漢通婚,而且有子隨父親姓、或者隨母親姓的社會情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