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故宮三部曲打撈故宮近百年曆史 揭文物傳奇故事

  • 發佈時間:2015-12-22 10:48:38  來源:人民網  作者:章劍華  責任編輯:郭偉瑩

《變局》《承載》《守望》 章劍華 著  

《變局》《承載》《守望》 章劍華 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5年11月

  如果説故宮是一個國家的文化記憶,那麼,“故宮三部曲”就是文學版圖中的“故宮通史”。作為首部文學版的“故宮通史”,《變局》《承載》《守望》到底是以怎樣的方式打撈了故宮近百年的歷史記憶?又是以怎樣的敘事勾勒出幾代知識分子的風骨和糾結?還有如何記錄那些滄桑文物的前世和今生?

  往事並不如煙,每個中國人都應銘記這段歷史,都有責任將之傳承,但是能夠承擔這種大任的知識分子卻較為少見。畢竟關於故宮的文物還是一個頗具“專業”的難題,而且資料的收集也讓普通人望而卻步。富有責任感的章劍華勇敢地接受了這一挑戰,利用“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展開了這場文化的傳承。

  在這種發自內心承擔意識的召喚下,章劍華從大量的歷史細節中打撈出了寶貴記憶,用近百萬字和四百多張照片記錄了故宮人物與文物的動蕩和傳奇,寫下了《變局》《承載》《守望》。

  《變局》以辛亥革命為起點記載北京紫禁城由明清兩代皇宮變為故宮博物院的全過程。從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轟然倒塌,到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被趕出內廷;從《清室優待條件》的廢除到故宮博物院的建立,標誌著中國社會的大變局,預示著一個新時代、新社會的開啟。

  《承載》以日本侵華戰爭爆發為起點,記載故宮博物院在“九一八事變”後,實施“國寶南遷”的這段鮮為人知的悲壯歷史。以馬衡、易培基等為首的一批中國優秀知識分子,抱著“文化之根在,中國不會亡”的信念,在另一個戰場上進行了一場艱苦卓絕、沒有硝煙的“文化抗日戰爭”。

  《守望》以新中國成立為起點,記載兩岸分離以後形成“一宮兩院”的發展過程與現狀。一樁樁往事、一件件國寶、一縷縷鄉愁,見證著中華民族同宗同祖、故宮文物同根同源、兩岸文化一脈相承,昭示出故宮國寶聚首合璧、兩個故宮交流合作的美好願景。

  有圖有真相,有人有歷史。作者必須是一個既能打撈出無數鮮活細節,又要善於製造“矛盾”的人,唯如此,才能夠把動蕩不安的歷史演繹得更加跌宕起伏和有聲有色。比如李石曾,作為朝廷重臣的後二代,他在三歲時就被慈禧讚譽過,以為長大後會是朝廷的幹將,沒想到卻成了皇宮變故宮的領軍人物。再比如吳瀛與易培基的友情令我們唏噓且汗顏,一代知識分子的風骨和糾結盡在其中,為了為易培基洗清冤枉的罪名,吳瀛的孤注一擲就是文人耿直的一面旗幟。還有面對兩個故宮,故宮的老人和新人都在挑戰中走向文化之根。幾代知識分子的命運與他們所處的歷史緊密相連,章劍華為他們記錄下了這些易逝的散亂的波紋,寫出了一顆顆溫暖的、真實的、充滿力量的心靈。也可以説,“故宮三部曲”復活了故宮人的血肉和肌理。

  “故宮三部曲”中還有眾多的文物傳奇故事,比如散氏盤的再現、司母戊大方鼎的出土、夨氏盤的出世、二希的歸來、五牛圖的傳奇、平復帖的千金散去、富春山居圖的離合等等。作為書法家的章劍華不僅講述了故宮中書畫的傳奇經歷,還有著精彩深入的解讀,對讀者來説,會有更多意外的收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