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08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故宮首次公開回應靈異事件 稱純屬子虛烏有

  • 發佈時間:2015-10-09 09:37:35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張然  責任編輯:鄭夢琦

  

北齊石佛像和菩薩像。京華時報記者 王海欣 攝

  

北齊石佛像和菩薩像。京華時報記者 王海欣 攝

  

東漢石雕男女抱像。

  

東漢石雕男女抱像。

  

黃花梨傢具。

  

黃花梨傢具。

  西部區域開放將使傳聞不攻自破

  一直以來,社會公眾對於有關故宮的各種靈異事件津津樂道、口口相傳,甚至有網路恐怖小説以此為題材,編造稀奇古怪的恐怖故事,讓紫禁城平添神秘色彩。昨天,故宮官方首次就此進行公開回應:所謂“靈異事件”純屬子虛烏有。

  所謂“靈異事件”純屬子虛烏有

  稀奇古怪的恐怖故事往往以夜深人靜的紫禁城為背景,以人跡罕至的故宮非開放區域特別是傳説“陰氣”很重的西部區域為空間進行演繹。月黑風高,古宅深院,孤魂冤鬼,或泣或歌,飄然來去,聽來森然恐怖。

  昨天,故宮官方首次就此進行公開回應:所謂“靈異事件”純屬子虛烏有。之所以被歪曲、演繹,是因為人們對此區域並不熟悉。伴隨此前一直塵封的西部區域的開放,非開放區域變為公共參觀空間,這些傳聞也將不攻自破。

  故 宮專家介紹,歷代“故宮人”從來沒有在紫禁城中看到過、經歷過什麼靈異事件。廣為流傳的那些故事,都是人們在茶余飯後道聽途説、添油加醋編造而成。隨著 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開放區域的擴大,建院九十年來未曾整體開放過的諸多區域開始跟觀眾見面,由非開放區“變身”展覽陳設的公共空間,迎接每一位觀眾的 到來。比如慈寧宮、壽康宮所在的外西路區域,作為“女性的世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説,是各大影視劇常常會提及的一個區域。開放後,這個 區域向觀眾揭開神秘的“面紗”,以精美的展覽陳設、雅致的庭院園林,呈現給大家一個真實的、獨具特色的西部區域。

  “好東西都去了台灣”並不成立

  寶蘊樓展覽中,一個貼滿封條的大紅木箱向人們展示著文物南遷的故事,上面寫著“古第一箱”。專家介紹,這個木箱就是當年文物南遷過程中北返的實物。

  常 常有人問起:故宮博物院好東西都去了台北嗎?故宮專家介紹,實際上,抗日戰爭爆發後,為避戰火,1933年2月至5月間故宮博物院將13491箱文物分五 批南運,暫存于上海,後轉藏于南京。當時,故宮博物院各庫藏品數以百萬計,大部分保存于原處未動,甚至有的整座庫房的文物藏品均未南遷。此外,各個陳列室 須維持正常開放與參觀,保留了一定數量的展品。根據民國時期北平故宮博物院的多次清點,留存北平的文物藏品多達118.9萬餘件,更有數以百萬計的明清檔 案,為參與南遷文物的20余倍。

  故宮專家介紹,最初決定選擇文物精品,遷往上海儲藏。但是後來因時間緊迫,箱數又多,擇精品文物裝箱,事實上未能完全做到,而且裝箱人又是“二把刀”,文物知識有限,鬧了“留下真品,選走偽品”的笑話。

  根 據檔案記載,遷運至台灣保存的故宮文物共計2972箱,佔故宮博物院南遷文物總箱數13491箱的22%。這些文物遷臺後,台北故宮先後進行了3次清點, 數字增長較大,主要是204箱清宮檔案,由於計件方式的變化,由1954年的28920件增長為386862件。“好東西都去了台灣的説法並不成立。”專 家表示。

  首次展出毛澤東在故宮照片

  本次新開放的展覽中,首次展出了一張毛澤東在故宮的照片。這徹底推翻了“毛澤東因為迷信思想從沒進過故宮”的説法。

  根據老“故宮人”,時任故宮博物院保衛科科長的韓炳文先生回憶,毛主席不僅進過故宮,而且不止一次,一共有三次。而且他也曾從東華門城樓上信步走過,經東南部分城墻走到午門展廳觀看展覽,也就是10月10日觀眾可以走過的這一段區域。

  第一次是1954年5月17日下午,毛主席身穿灰色的中山服,腳蹬布鞋,手拿一根竹竿,從神武門進後,沿神武門內東馬道拾級而上,在城墻上走走停停、神情安閒,不時眺望遠處。

  第二次是隔日下午即5月19日,毛主席第二次來到故宮。這一次,主席仍乘車進神武門,下車後即沿西馬道上城墻參觀。

  毛主席第三次來到故宮是在5月20日下午四點多,這回是由羅瑞卿同志陪同,經午門東掖門進入故宮,徑直登上午門城樓,繼續觀看在樓內舉行的“全國出土文物展覽”。

  □揭秘

  壽康宮

  最大黃花梨傢具有小金庫

  影視劇裏大熱的“甄嬛”,在歷史上為乾隆的母親鈕祜祿氏,居住于壽康宮。記者在她的寢宮看到故宮現存最大的黃花梨傢具——高2.9米,單櫃寬1.76米的兩組黃花梨雕龍立櫃。據介紹,此櫃子當年由官員進獻入宮,皇帝龍顏大悅,大大賞賜了進獻者。

  櫃子平時用於放置皇太后的生活用品。其不為人知的“機關”在於,櫃子下部有一個暗格,其上單設鎖,內藏金銀珠寶,據説當時暗格箱子的鑰匙就隨身別在皇太后的腰間,可見其中都是皇太后的愛物。

  慈寧宮

  文物著“隱身衣”首次裸展

  雕塑展的一大特色是很多首次亮相的大體量文物,故宮博物院首次採用“裸展”的方式進行呈現,即沒有展櫃,沒有玻璃隔擋,觀眾和文物可以進行直接“面對面”。這對管理和文保都是一種考驗。

  據介紹,為了確保文物的安全,故宮為其涂了一層保護材料,這種材料不傷害文物本體,觀眾從表面看不出來,而且通氣效果好,不會把濕氣憋在文物體內。

  4噸重大石佛哭臉變笑臉

  展覽中北齊的一佛二菩薩像體量巨大。雕像用白石雕成,體現了北齊時期河北地區佛教造像的特徵。雖然佛與菩薩像的形體十分高大,但是雕刻卻十分精細,比如佛像袈裟厚重的質感,菩薩手指柔軟豐腴,同樣的白石雕鑿,卻做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效果。

  故 宮專家介紹,僅中間的大石佛就重達4噸多。此前20多人用了20多天才將大佛立起來,之前大佛一直在庫房“躺著”。頗為神奇的是,大佛孤寂地“躺”在庫房 的時候臉上展現出“哭相”,而如今得以直立展出,燈光下卻展現出迷人的微笑。專家解釋稱,這是因為觀察角度的不同導致的不同視覺效果。

  東漢小夫妻石雕“秀恩愛”

  展廳中有一尊緊緊擁抱的東漢石像頗為引人矚目。

  據故宮專家介紹,這對相擁而坐的男女形象出自四川彭山一座墓的墓門第三層門楣上,應當是墓主人夫妻生活的表現。

  1941年,川康古跡考察團發掘了這個墓葬,擁抱像的發現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圍觀者甚眾,以至於嚴重踩踏了周圍的麥苗,擾亂了生活次序,而維護倫理道德的人們也意欲毀壞這“有傷風化”的不雅之物。

  無奈之下,考察組在向上級——時任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主任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組長的李濟先生請示後,將擁抱像切割下來,移運到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庫房保存,後移交故宮博物院。本次展出,曾經的“有傷風化”在如今看來更像是“秀恩愛”。

  京華時報記者 張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