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2015拍賣市場仍陷困境 被評中國拍賣業最冷一年

  • 發佈時間:2015-12-22 10:42:43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張碩  責任編輯:郭偉瑩

香港蘇富比2015秋拍現場

香港蘇富比2015秋拍現場

  一年6件過億拍品,2015年的內地拍賣市場似乎很熱鬧。然而,縱觀全年市場,從拍賣成交額、成交率等指標看,持續數年調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仍然沒能走出困境。大型拍賣公司的成交率都有所下降,而中小型的拍賣公司則出現了虧損、甚至停拍,難怪不少業內人士發出“中國拍賣業遭遇最冷一年”的感嘆。

  拍品拍場均面臨兩極分化

  國內拍賣行業的慘澹,在春拍時已經出現較明顯的表現。截至6月31日,2015年春拍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額為244億元,同比下降27.2%,成交量同比下降40%,成交率同比下降12.89%。受拍品徵集困難、市場持續調整的影響,100萬元以上的作品數量同比2014年春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然而,從全年的數據看,內地春秋拍市場中總共出現6件過億拍品,造成頂級作品搶手,一般作品無人問津,兩極分化加劇的局面。國內資深拍賣業專家季濤認為,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買家更加挑剔,“如果拍品很普通,買家就觀望;如果是稀缺精品,又流通有序,買家會拼命搶,兩極分化嚴重。”在季濤看來,兩極分化還體現在日場和夜場上,“白天拍場上冷冷清清,精品集中的夜場卻是異常熱鬧。”

  中小公司遭遇市場擠壓

  在市場持續調整的情況下,面對高額的成本,許多中小拍賣公司不得不少拍,甚至停拍。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甘學軍,曾在今年春拍時做過這樣的推測,“目前北京從事藝術品交易的拍賣公司有100多家,中小型公司佔比約80%。據此不難推算出,在春拍裏,北京超過半數的拍賣行選擇了停拍。今年上半年北京新註冊拍賣公司數量也較往年下降明顯。”

  如甘學軍所言,北京傳是、北京銀座等都在春拍中悄然無聲。而徵集不到好的拍品也是造成多家拍賣公司停拍的主要原因,許多中小型拍賣公司沒有過硬的拍品,不如不拍。在市場寒冬期,競爭激烈,貨源徵集難,買家出手謹慎,自然淘汰一大批拍賣企業。

  市場結構面臨調整

  隨著各個中小拍賣行的相繼停拍,全國的拍賣行業也面臨“洗牌”格局。高精尖的作品和客戶資源都被大拍賣公司搶走,而中小拍賣公司難以生存。季濤用“強者恒強”來形容拍賣行業的洗牌,“就連中上等的拍賣公司都開始賠錢,更別提中小拍賣公司。競爭既然存在,出局也是在所難免。”季濤推測,這次的市場擠壓會迫使中小公司進行結構調整,“中小型公司沒必要都往大而全的方向發展,中型拍賣公司可以趨向專業化,只做一個門類的拍賣,而小公司則可以面向大眾。”

  拍賣公司利用生貨解困

  在市場寒冬期,當藏家面臨資金短缺、經營困難的情況下,必然會減少資金的投入,這也迫使市場出現了不少生貨。“多數藏家都會持觀望的態度,能不買的先不買,只有那些難得一見的生貨,才能讓大家爭搶。”季濤表示。

  在今年的保利秋拍中,執行董事趙旭也表示“60%是生貨”,“比如齊白石的冊頁、傅抱石的《雲臺山記》等,這是保利十年來生貨比例最大的一次。”同時,業內人士指出,市然雖然冷清,但藏家蒐羅好貨的積極性提高,市場變得更理性。

  而今年只拍一季的傳是拍賣,也在秋拍中打響攻堅戰,傳是拍賣總裁黃宇傑曾表示:“今年秋拍國內藝術品市場仍不太樂觀,傳是這次秋拍在拍品數量、品質上依然堅持‘少而精’原則。”而憑藉著一批生貨,傳是秋拍也完成了3.25億元的成交額。

  “故宮展”帶動《石渠寶笈》效應

  今年最熱的展覽莫過於故宮的“《石渠寶笈》特展”,很多人甚至現場排隊六小時,只為一睹《石渠寶笈》著錄中的一些頂級書畫作品的真容。而受“故宮展”影響,《石渠寶笈》效應在今年拍場表現得格外明顯:2015嘉德秋拍的董其昌《疏林茅屋圖》手卷,收錄于《石渠寶笈》三編,以69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北京瀚海2015秋拍的 士標《煙江獨泛》手卷,以23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此件作品曾著錄于《石渠寶笈》初編;2015匡時秋拍澄道——古代繪畫夜場的赫奕《煙樹山亭》手卷,收錄于《石渠寶笈》初編,以2553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

  名人名作專場成白手套重地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的拍賣市場共收穫了約40個白手套專場,其中近20場屬於私人珍藏和名人名作專場,可見名人品牌效應的影響力之大。

  在今年春拍中,北京保利憑藉“虛懷齋藏畫”等6場100%成交的戰果,成為了今春“白手套”專場最多的拍賣行。而到了秋拍,保利憑藉“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Speelman秘藏梵像聚珍”、“十全——中國清代宮廷繪畫”、“十全老人——米景揚藏畫”等又斬獲多達10個白手套專場,再次問鼎“白手套之王”。

  季濤認為,白手套專場的增多和專場規模減小有著直接關係,“以前幾百件東西是一個專場,白手套很難拿,但是現在一個藏家拿出了十幾件東西就能做一個專場,和東西數量有關,因此是相對的,所謂的全部成交並不應被過分看重。”

  神秘網路買家拿走過億拍品

  12月6日,保利秋拍“國風——中國近現代書畫夜場”中,網際網路買家發力傳統拍場,通過藝典“同步拍”拿下當晚最貴兩件拍品:齊白石“葉隱聞聲”花卉工筆草蟲冊6000萬起拍,以1.15億元成交,另一件高價拍品,李可染的《崑崙雪山圖》950萬起拍,7015萬成交。北京保利拍賣執行董事趙旭表示:“夜場中有兩件拍品被藝典網路買家競得,這也反映出買家對於網路競價已經非常適應了。”

  除保利之外,傳是秋拍也聯合大咖拍賣線上平臺同步直播,上萬人通過大咖拍賣圍觀傳是2015秋拍,部分藏家通過大咖拍賣平臺拍得藏品。對於此類同步拍的方式來説,場內買家與網路買家的PK無疑是最大看點,但是打破傳統格局的同步拍方式是否能得以長遠發展,目前還是一個未知。

  潘天壽李可染兩次過億

  目前為止,2015年的春秋拍一共出現了6件過億拍品。潘天壽《鷹石山花圖》和李可染的《井岡山》分別以2.79億元和1.265億元成為春拍過億拍品,而後秋拍繼續發力,李可染《萬山紅遍》以1.84億元成交,齊白石“葉隱聞聲”花卉工筆草蟲冊、十四世紀《釋迦牟尼》先後以1.15億元、1.035億元成交。12月13日,潘天壽《鷹石圖》以1.15億元成為上海拍賣第一件破億作品。然而諸多市場專家卻普遍認為,過億並不意味著市場回暖。在季濤看來,春拍的兩件過億商品是“意料之中”,“這樣的作品什麼時候拍、交給誰拍都會過億。然而過億至少可以説明市場並不缺錢,只要有好東西出來就會出現高價成交。”

  值得一提的是,潘天壽在上世紀60年代創作的《鷹石山花圖》拍出2.79億元,創潘天壽個人作品拍賣新紀錄,同時也是截至目前今年拍賣市場價格最高的拍品。

  “西方藝術”收藏風漸行

  相比國內藝術品市場的持續調整,中國富豪們卻在國際拍場上對西方藝術品進行瘋狂購藏,他們的豪擲行為已多次讓世界側目。繼前兩年萬達斥資以1.72億元人民幣買下畢加索名作《兩個小孩》、王中軍斥資3.77億元人民幣拿下梵谷油畫《靜物,插滿雛菊和罌粟花的花》之後。今年11月9日晚,劉益謙以人民幣10.84億元的成交價拿下了義大利表現主義畫家與雕塑家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的《側臥的裸女》,引發全球藝術收藏界的震動。有業內人士稱,在藝術品拍賣中刷新競拍價的新高已經成為中國買家的專利。

  手稿信札了解名人“朋友圈”

  相比書法、繪畫,信札和手稿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只能算是藝術品市場上的“配角”,但隨著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藏家有意避開傳統領域。在2015匡時秋拍“暢懷——歷代書法夜場”中,“魯迅贈給日本友人清水安三的書法作品”,估價80萬至100萬元,成交價超過了300萬元。這件作品內容為四句偈語,平均算下來,一個字約19萬元。

  值得關注的還有保利推出的《情愫東瀛——山田家藏大千遺墨》專場,該專場齊聚84件拍品有79件是時年62歲的張大千寫給日本女朋友山田喜美子的情書,最終全數成交,取得2043.1萬元的成交額。季濤分析:“這次張大千的信札獲得如此高的關注,主要是因為它是情書,出自家人,真實性毋庸置疑。而且張大千的書法作品本身就有不錯的價位,拍的好也是自然。”不得不説,在那個沒有微信的時代,想要了解名人“朋友圈”中的故事,手稿無疑是最好的研究對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