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探秘海昏侯墓出土文物:西漢的黃金是正式貨幣嗎

  • 發佈時間:2015-12-22 10:44:57  來源:新華網  作者:錢桓  責任編輯:郭偉瑩

2015年11月,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槨室西側出現數量驚人的金器堆,包括數十枚馬蹄金、兩盒金餅等等。專家表示,這是目前西漢墓葬考古中保存最完整、數量最集中的一次此類文物發現。

  2015年11月,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槨室西側出現數量驚人的金器堆,包括數十枚馬蹄金、兩盒金餅等等。專家表示,這是目前西漢墓葬考古中保存最完整、數量最集中的一次此類文物發現。

  不久前,考古工作者在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槨室西側發現了大量馬蹄金和金餅,部分金器已送往江西省博物館,大量觀眾前往參觀,同時關於西漢黃金貨幣也熱議不斷。其實,一千多年來,人們對秦漢時期的黃金貨幣一直都議論紛紛。有的人懷疑西漢史籍中的“金”都是銅或至少部分是銅;有的人認為東漢黃金貨幣的突然消失是我國古代經濟史上一個難解之謎;有的人認為西漢的黃金“不是正式的貨幣”。這些問題的討論,進一步促進了秦漢經濟史的研究, 是十分有益的。

  西漢的黃金貨幣大多是餅塊形狀,大小不等,根據交易需要可以任意切割

  春秋戰國時期,唯一以黃金作為流通貨幣的 國家是楚國。在此之前,雖然有關於黃金作為交換物的文獻記載,但把一定量的黃金鑄成一定的形狀,並印上一定的文字標記,則是從楚國開始的。楚地盛産黃金, 所鑄的“爰金”是我國最早的黃金貨幣。秦始皇統一六國,將黃金正式宣佈為法定貨幣。“秦兼天下,幣為二等。黃金以溢為名,上幣”,於是黃金貨幣便在全國流 通。

  陜西地區秦國金餅的出土,説明黃金貨幣不僅在楚國通行,而在其他地區也有黃金貨幣在流通。如果説,由於秦朝二世而亡,因而出土的黃金貨幣很少,那麼到了漢代,黃金貨幣出土的數量與範圍就相當可觀。出土資料證明,漢代黃金貨幣流通範圍已遠遠超出戰國時期楚國的領域而遍及全國。漢代的黃金貨 幣與楚國的“爰金”有所不同。楚國的爰金形狀大致分為二種:一是餅狀,另一種是版狀。西漢的黃金貨幣大多是餅塊形狀,大小不等。這種餅塊狀的黃金貨幣,根據交易的需要,可以任意切割,仍處在比較原始的稱量貨幣階段。

  到漢武帝時,黃金貨幣有了較大變化,那就是對馬蹄金與麟趾金的鑄作。《漢書·武帝紀》記載:“詔曰:有司議曰,徑者朕郊見上帝,西登隴首,獲白麟以饋宗廟,渥洼水出天馬,泰山見 黃金,宜改故名,今更黃金為麟趾,以協瑞焉。”北宋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還對馬蹄金與麟趾金的形狀作了具體描述:“麟趾中空,四傍皆有文,刻極工巧;作 圓餅,四邊無模範跡,似于平物上滴成,如今乾柿,上人謂之柿子金”。這就是説,到了漢武帝太始二年(西元前95年)時,黃金貨幣有了比較固定的形制,不論 是馬蹄金還是麟趾金,都是呈圓形或橢圓形的餅塊狀貨幣。

  幾十年來,漢代的馬蹄金、麟趾金以及相似的金餅屢有出土。根據漢代黃金貨幣出土的情 況來看,漢代的黃金貨幣是法定的“上幣”,流通地域較廣;黃金貨幣以餅塊狀為主,每塊除“一兩”小金餅外,大致都在1斤左右;有些餅塊狀黃金貨幣底部刻有 各種記號,有的刻有斤、兩、銖的重量;黃金貨幣根據交易需要,可以任意剪鑿,分散使用。可見,漢代的黃金貨幣仍處在比較原始的稱量貨幣階段。

  漢代的黃金貨幣與銅錢産生了許多不協調的關係,呈現出一些奇特的現象

  稱 量貨幣的黃金與金屬鑄幣銅錢有著顯著的區別。漢代的銅錢是法定貨幣,具有固定的重量和成色。固定的重量,就需要有固定的形狀來體現,即圓形方孔。人們在使 用錢幣時,不必先考慮貨幣的重量是多少,只需計算貨幣的數量就可進行商品交換。漢代的黃金貨幣,雖然具有比較固定的餅塊狀形制,每塊重量大致在1斤左右, 但沒有固定的標準重量,大小不一,重量不等,實際上仍然是一種自然的金屬鑄塊。人們在使用黃金貨幣時,既要知道貨幣的重量,又要鑒定黃金的成色與真偽,在 交換中有很多不便之處。因此,漢代的黃金貨幣還沒有完全脫離原始的物品貨幣形態,在交換過程中,一方面可以作為貨幣的形式出現,另一方面又作為物品具有使 用價值而進行交換。

  漢代的黃金貨幣由於處在貨幣發展史中的物品貨幣階段,因而與處於金屬鑄幣階段的銅錢,産生了許多不協調的關係,從而呈現出一些奇特的現象。

  第一,終西漢一代,黃金貨幣與銅錢之間沒有法定的比價。

  西 漢的黃金與銅錢雖有一定的比價,但沒有政府規定的長期固定不變的法定比價。這不是偶然的疏忽,究其原因,主要是黃金貨幣與鑄幣銅錢處於不同的貨幣發展階 段。西漢的黃金貨幣是以重量為計算單位,處於稱量貨幣階段,而西漢的銅錢是金屬鑄幣,是以枚數為計算單位。黃金以貨幣的重量進行交換,銅錢以貨幣的數量進 行交換,兩者之間有著根本的區別。這當然不是説“黃金無價”。因為任何一種物品,只要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都有一定的價格。其性質只是黃金作為物品與銅錢 之間産生的價格,而不是黃金作為貨幣與另一種銅錢貨幣之間産生的法定比價。作為法定比價,一種貨幣與另一種貨幣的比價是不能隨時變更的,是由法律明文規定 的;而作為一種物品,其價格是隨著不同的情況而可以隨時改變的。西漢一代,黃金價格因時因地常有高下之別,充分説明黃金貨幣具有物品屬性的一面。西漢黃金 貨幣尚處於稱量的物品貨幣階段。它作為一種貨幣,對其他物品具有一定的價值尺度,但同時其本身又是一種物品。物品的價格是不能與兩種貨幣之間的法定比價相 混同的。

  第二,國庫財政儲藏,不以黃金為計;王侯功臣賞賜,則有賜金數萬。

  《漢書·食貨志》記載:“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間, 國家無事,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盡滿,而府庫余財。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漢書·王嘉傳》也記載:“孝元皇帝奉承大業,溫恭少 欲,出內錢四十萬萬,水衡錢二十五萬萬,少府錢十八萬萬”。以上這些西漢府庫的積儲,為何不厭其煩地只記銅錢而不涉及黃金?

  與此相反,在王 侯功臣的封賞中,中央政府經常可以從府庫中取出大量的黃金,有的動輒數萬斤,最多的甚至達到五十萬斤,如“大將軍票騎大出擊胡,賞賜五十萬金”。西漢政府 一年的賦稅收入為四十余萬萬銅錢,如果以王莽時期一斤黃金值萬錢來計算,僅僅這一次賞賜就傾全國賦稅收入還差十萬萬銅錢。明明府庫中存在著大量的黃金,為 何在政府財政積儲的計算時,卻以銅錢為計?

  要分析這一現象,不能不涉及到黃金的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在西漢的商品交換中,銅 錢有明確的價值尺度。這是由銅錢為金屬鑄幣所決定的。西漢王朝向人民徵收的算賦、口賦、更賦,漢簡中所反映的物價、家庭財産的統計,都無不以銅錢作為價值 尺度的唯一標準。當然,在價值尺度上具有局限性的黃金貨幣,不等於説不具備價值尺度。但我們可以發現,不少文獻記載黃金的價值尺度是不精確的。但翻遍漢 簡,也找不出一條有關黃金與其他物品之間的精確比價。黃金貨幣不確定的價值尺度,必然被同時通行而有明確價值尺度的銅錢所代替。

  以稱量來決 定價值大小的黃金貨幣,雖然在價值尺度上不能與銅錢相比,但黃金與銅材相比,黃金的價值顯然高於銅材,這是由黃金屬於貴金屬所決定的。因而,在大宗賞賜 中,黃金貨幣的優越性遠遠超過銅錢。漢武帝太始二年(西元前95年)鑄作馬蹄金與麟趾金時,明確規定這些黃金貨幣“因以班賜諸侯王”。據彭信威先生統計, 西漢賜金總額達八十九萬餘斤,而漢武帝賞賜衛青與霍去病分別是二十萬與五十萬斤之多。在軍事活動頻繁與後勤供應緊張的情況下,賞賜黃金貨幣顯然比賞賜銅錢 來得輕便。黃金貨幣雖然沒有明確的價值尺度,但賞賜是一方贈予另一方,不是一種正式的雙方交換行為,有沒有明確的價值尺度對賞賜來説並不十分重要。而重要 的是作為貨幣的黃金,具有自身高貴的商品價值,這對於金屬鑄幣的銅錢來説是不能具備的。

  黃金雖價值尺度不明確而流通不便,但依然是正式的貨幣

  長 期以來,對於西漢黃金貨幣的評價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把西漢的黃金貨幣估計得很高,認為漢時通貨“專用黃金”,有的認為漢代以黃金為代表的“貴 金屬貨幣高居支配地位”,“是事實上的金本位時代”;另一種意見認為西漢的黃金“不是正式的貨幣”。我認為,這兩種意見都有偏頗。

  作為稱量貨幣的黃金,實際上仍處在物品貨幣的歷史階段,具有兩重屬性,即既是貨幣,又是物品。物品貨幣是中國貨幣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階段。以稱量來決定價值 大小的黃金貨幣,起著與其他商品交換的媒介作用。考古出土中有黃金貨幣切割的痕跡充分説明瞭這一點。由於與銅錢同時並行,其價值尺度不明確而流通不便,但 不能因此而認為黃金“不是正式的貨幣”。同樣,處於物品貨幣階段的黃金,不可能“是事實上的金本位時代”。金屬稱量貨幣實際上仍然是一種自然的金屬鑄塊, 還沒有完全擺脫原始的物品貨幣的形態。西漢黃金的大宗賞賜或贈予,雖也可作為貨幣的大量賜贈,但由於不存在雙方交換的行為,因而作為貴重物品的賞賜或贈予 則更為合理。忽視西漢黃金貨幣具有物品屬性的作用,必然會作出不恰當的估計。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古代貨幣小史

  中國的貨幣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種類繁多,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貨幣文化。先秦時期的貨幣,各諸侯國實行不同的貨幣制度:在不同地區使用形制各異的刀幣、布幣、環 錢。秦統一中國後,中國貨幣主要以環錢為主要形制。到北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到明代,白銀成了最主要的流通貨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