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湖北大學一女老師從古幣“門外漢”修煉成專家

  • 發佈時間:2014-11-04 10:46:36  來源:武漢晚報  作者:李芳  責任編輯:孫毅

  9000余枚古幣,靜靜地躺在湖北大學博物館內,七載春秋更疊,一位老師默默守著它們。她叫蔡瑩,自2007年在湖北大學博物館任職至今,期間發表多篇關於古幣的學術論文,由一個“門外漢”成為全省古幣研究協會裏小有名氣的行家。

  湖大博物館是武漢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古幣作為該博物館的特色展區,9000余枚古幣按照朝代、地域擺列整齊。

  蔡瑩在2007年4月底接到任務,在5月18日前,要完成所有文物的整理與部署,可臨開館前半個月,館內9000余枚古幣還雜亂無序的擺在收藏室裏。無奈之下,蔡瑩把原來檔案館整理部門的組員“借”來,對古幣進行清理。“人手一把牙刷,一點點的刷洗這些古幣,還要掌握好力道。”她回憶當時的場景,仍不禁皺起了眉頭。清洗只是第一步,面對“素不相識”的古幣,她從最基本的古幣分類開始,將外觀相同的古幣歸至一堆,然後再反覆查閱書籍,細化其朝代和名稱。蔡瑩加班加點,最忙時淩晨3點下班,手指的皮都磨掉了一層,終於趕在開館前完成了所有文物的布展。

  “一問都張不了口。”蔡瑩這樣描述剛開館時的尷尬,作為博物館負責人兼唯一講解員,當初她對展品知之甚少,是個“門外漢”。

  她從博物館50枚民俗錢幣入手,一枚一枚搜尋年代淵源。“有時候翻閱完一本書才能找到一枚錢幣的有關資料。”為了儘快了解古幣知識,蔡瑩借閱了20余本古幣專業書籍,寫滿整整10本讀書筆記。在對宋代古幣進行分代時,她注意宋幣有篆、行、楷三種字形,為辨識篆書,她時刻攜帶一本專業字典,並時常查閱四庫全書。

  2007年12月底,省教育廳領導參觀,向蔡瑩問起漢代五銖錢與唐武則天紀念幣,她立即講述了錢幣的來源、制式與文化特點,讓同行的收藏家驚嘆不已,那時她才在這個崗位上工作8個月。7年開館時間裏,博物館固定工作人員只有蔡瑩一個人,蔡瑩對博物館一切都了然於心,有人來查詢文物檔案時,電腦中資料還未顯示出來,蔡瑩便已報出所有資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