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3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硬筆書法的魅力今何在

  • 發佈時間:2016-03-30 09:45:44  來源:人民網  作者:陳大祥  責任編輯:田燕

  

  

新華書店裏宋炳坤編寫的兩本硬筆書法字帖被放在了暢銷書排行榜櫃檯上。

  

  

▲《曹全碑實用技法與練習》封面。

  智慧化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讓我們與傳統漸行漸遠。比如,寫字。

  原本,書寫是感受漢字魅力、傳承傳統文化的極其有效的方式,可在鍵盤和手機佔據主導的今天,提筆忘字卻成了常有的事。

  所幸,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了關注。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都強調了書法藝術的重要性。隨後,各地書法教育開始得到重視。作為入門相對容易的書法藝術,硬筆書法也呈現出復興的苗頭。

  宋炳坤,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理事、大連市硬筆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執筆幾十年,可謂中國硬筆書法運動軌跡的見證者。適逢其最新編寫的《靈飛經實 用技法與練習》、《曹全碑實用技法與練習》兩本硬筆書法字帖出版發行,我們採訪到他,請他來梳理一番硬筆書法的發展脈絡,並談一談他對硬筆書法的理解。

  硬筆字並不就是硬筆書法

  在很多人看來,毛筆書法稱得上藝術,而硬筆書法就是用硬筆寫字,難登大雅之堂。

  宋炳坤直言,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概念。他認為,硬筆書法是指用硬性書寫工具書寫中國漢字的藝術,它同毛筆書法一樣,都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瑰寶。 硬筆書法的藝術性,主要是通過線條與結構的變化表現出書寫者對書法藝術的認識和感受,它與毛筆的區別在於變軟筆的粗壯點畫為纖細的點畫,去其肉筋存其骨 質。

  “從目的性上説,硬筆寫字一般是為了滿足實際需要,多從實用角度考慮,而硬筆書法是為了弘揚、傳承傳統文化的需要。所以,我們可以説硬筆書法就是硬筆寫字,但絕對不可以説硬筆字就是硬筆書法。”

  至於練硬筆書法的好處,宋炳坤總結了三點:一是上手容易。毛筆書法需要文房四寶和執筆、運筆等方面的過多講究,而練硬筆書法只需要硬筆和紙,並 且練習之後很快就能見成效,有助於自信心的建立。練好硬筆,再練毛筆,事半功倍。二是增長知識。練書法需要知道文字的淵源,可以多掌握一些繁體字、異體 字,能夠幫助我們閱讀古書,進而多了解一些中國歷史與傳統文化。三是磨煉意志。練字就是煉人,急躁變穩重,粗心變細緻,好動變安靜。

  “在一次小學生硬筆書法大賽的頒獎典禮上,孩子們表現出的規矩和高素質,讓我們這些評委都讚不絕口。我想,這與練字是有很大關係的。”宋炳坤説。

  宋炳坤建議練書法最好從硬筆書法開始,由淺入深;練硬筆書法最好從孩子開始,養成良好的學書法習慣;練硬筆書法最好從臨摹古代書法開始,做到取法乎上。

  二十年輝煌後進入低谷期

  練習硬筆書法,參加各種展賽,成立莊河硬筆書協,編字帖,當評委……硬筆書法,一直是宋炳坤無法割捨的情。也正因此,中國硬筆書法的發展過程,他都見證了。

  宋炳坤回憶説,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20年,是硬筆書法輝煌的20年。

  那時候,硬筆書法被普遍稱為鋼筆書法,因為書寫工具就是鋼筆。同時,1980年,龐中華編寫的《談談學寫鋼筆字》也在全國上下掀起了熱潮。“每 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手中有一本‘龐中華’,可見那時鋼筆書法多受追捧。比賽很多,參與者也越來越多。1982年的全國第一次青年鋼筆書法大賽,有2萬人參 加;到了1984年,就增加為31萬人;而1985年的中國鋼筆書法大賽,竟然超過了100萬人;即使是到1999年的第七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雖然參賽 人數少了,但作品也有12萬餘幅之多。”

  大連地區也處在這股熱潮之中。據宋炳坤介紹,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莊河就涌現出一大批硬筆書法愛好者,他們對硬筆書法的熱愛達到了如癡如醉 的程度。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第七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中,莊河1人獲特等獎,1人獲二等獎,1人獲優秀獎。1999年第三期《中國鋼筆書法》雜誌還設專版介 紹了“莊河硬筆書法”。現中國硬筆書協主席、時任遼寧省硬筆書協主席的張華慶在參觀一次展覽後,激動地説,莊河硬筆書法在全省縣(市)級是第一的,在全國 也名列前茅。

  進入21世紀,中國硬筆書法熱情減退,開始進入低谷期,直到現在。

  各地區比賽和活動越來越少,一次全國性大賽,參賽作品只有幾千件;許多硬筆書法大賽上的獲獎高手紛紛退出硬筆書壇,轉向毛筆書法;社會上的培訓機構也都以毛筆書法為主;就連曾經熱銷的《中國鋼筆書法》雜誌也都將毛筆書法藝術放了進去。

  宋炳坤分析,這種尷尬局面的産生主要是三個原因。首先,科技進步,電腦普及,無紙化辦公成為主流,人們很少動筆寫字了;其次,應試化教育更看重 升學率,學校對學生的書寫能力不夠重視;還有,在藝術品市場上,毛筆書法作品更具升值潛力,而硬筆書法作品越來越不被當做藝術看待。

  讓人歡喜又讓人憂的前景

  那麼,在中共中央和教育部門反覆強調書法藝術的重要性之後,硬筆書法會有怎樣一個未來?宋炳坤表示,可以套用那句歌詞——讓人歡喜讓人憂。

  喜在哪兒?喜在硬筆書法教育日益得到重視。家長們開始看重孩子綜合素質的提升,他們覺悟到,寫一手好字,也是讓孩子感受漢字魅力、學習傳統文化 以及陶冶情操的捷徑。由此,學校和社會培訓機構也都相應增加了硬筆書法課程。“數字可以説明這個現象。全市中小學生硬筆書寫大賽,第一屆的參賽作品是2萬 多件,第二屆就翻了一倍。相信以後還會更多。”

  憂,又在哪兒?憂在師資力量的欠缺和指導性強的字帖的稀缺。

  宋炳坤説,目前學校裏老師很多,但拿出一個老師專門教書法的,基本做不到。同時,社會上的培訓機構裏,書法教學的老師水準也有限。宋炳坤曾先後 擔任我市兩屆中小學生硬筆書寫大賽和首屆職業院校漢字硬筆書寫技能大賽的評委,他發現,由於不掌握學書方法和近親取法(同學互相學、學生學老師),導致硬 筆書寫水準普遍不高,有的學校竟出現了多人一體、千人一面的現象。

  對好字帖的欠缺,宋炳坤也作了具體解釋。他認為,練習硬筆書法與練習毛筆書法一樣,都應當從臨摹古代書法碑帖入手,這是無數書法名家總結出的一 條成功經驗。可是,目前書店銷售的字帖中,用以指導人們以硬筆臨摹古代書法的字帖太少,致使練習者在選擇書法字帖時無從下手,即使選擇了古代書法碑帖也不 知如何臨帖。針對這種情況,近幾年,宋炳坤利用業餘時間一直在編寫硬筆臨古字帖,目前還有多本字帖在出版社審閱編輯之中,不久將於讀者見面。

  “如果師資力量得以加強,又有更多指導性強的字帖可供學習,我相信,假以時日,硬筆書法的整體水準定會有所提高,走出低谷,再續輝煌,硬筆書法的未來,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