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顏值影響決策 時間可打破擇偶匹配
- 發佈時間:2015-07-20 11:36:04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張明江
研究發現:顏值影響決策,但時間可以打破擇偶匹配
不久前,“顏值”一詞開始走紅,網路上甚至流傳著一句話,“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對情侶來説,大家傾向於選擇跟自己顏值相稱或類似的對象,而這種選擇和自身具有相似外表、行為以及心理特徵伴侶的現象,則被稱作“擇偶匹配”。但研究表明,隨著相處時間的推移,“擇偶匹配”可以被打破,也就是説,相處時間越久,顏值越不重要。是什麼導致了這一變化?“顏值”在人們戀愛和生活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且看心理學家如何解讀。
戀愛關係始於“看臉”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與朋友變情侶的人相比,一見鍾情墜入愛河的情侶在顏值上更接近。研究人員表示:人們通常會選擇和自身具有相似外表、行為以及心理特徵的伴侶,這種現象被稱作“擇偶匹配”,而時間可以打破這種擇偶匹配,讓人們去和那些與自己相似度低的人在一起。
該項調查針對167對情侶,情侶們在一起的時間從3個月到53年不等。調查結果表明,如果雙方在開始約會前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對方,那麼他們對另一半外貌的看法可能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換句話説,相處得更久或許可以讓人們在選擇伴侶時更多地考慮其他因素——例如兩人是否合得來,而不是長相美不美。
對此,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的陳啟山教授表示,“看臉”在一段親密關係開始階段起著重要作用,但隨著相處時間變長,顏值對親密關係的影響邊際效用遞減。“在心理學上,耶魯大學的羅伯特·斯滕伯格曾提出過一個愛情三角理論,認為完整的愛情是由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個要素組成。其中激情指的是一種情緒上的著迷或性的喚起,是愛情的一個重要成分,主要受到個人的外表和內在魅力影響。”在剛認識彼此的階段,一開始見面時我們首先接觸到的就是相貌,也就是顏值,在性的因素被喚起後,才利於進一步建立親密及承諾層次的感情,“可以説,激情或者顏值,在兩性關係中是非常關鍵的先導性條件。”陳啟山説。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激情消逝得最快。“通常我們看到父輩的愛情中,他們無話不談(親密)、不會背叛對方(承諾),但激情的成分已很少了,他們間的關係轉而內化發展,對彼此的印象已極大超越第一印象。”陳啟山解釋説,因此,可能一開始各方面並不相稱的倆人,相處時間長了後,心理上的距離被拉近,對伴侶外貌吸引程度的評價也會發生變化。
“看臉”是優化繁殖的本能
當欣賞對象為明星、陌生人時,大多數人會坦然地用外貌評價他們,但在戀愛關係中,人們總會羞于承認這一點,覺得“看臉”容易讓人顯得膚淺。陳啟山教授認為,“看臉”並不僅僅滿足視覺享受,它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説,對顏值的重視是為了保證進化意義上的安全,無論男女,‘看臉’這一行為都具有規避風險,優化繁殖的意義。”
有趣的是,大量研究表明,雖然男女都“看臉”,但男性會更重視伴侶的相貌。“我們可以看到主流群體對女性的讚美,不外乎年輕、健康、第二性徵明顯,這一切都釋放了一種生育資訊,表明這個人比其他人更有利於繁衍後代。”而在當前的文化背景下,女性看待男性則更加複雜,除了顏值外,還受到社會地位、經濟條件等各方面的影響。“繁衍是人類的本能,如果伴侶顏值較高,暗示後代可能更具潛力;雄厚的經濟實力則代表可為後代提供更多社會資源。”
陳教授説,這種廣義上的“看臉”結論是從宏觀族群發展中總結出來的,如果從個體來看,審美當然是多樣化的:有人喜歡健壯飽滿,有人垂青弱不禁風,但經過漫長的進化後,前者的後代發展壯大的機會要比後者大得多,符合人類繁衍的本能。“這也是為什麼美有一個比較恒定的標準,這是一個進化的結果。”
“顏值”重要 但性格因素更重要
近日,浙江大學一個科研團隊進行的關於女性容貌與男性決策關係的研究發現,面對同樣不公平的分配方案,如果是美女提出來的,男性接受的幾率會大大增加。反之,如果是由顏值一般的女性提出,男性則不易接受,決策起來也沒有面對美女那麼爽利。換句話説,顏值高低影響了對公平的把握。
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夫妻吵架後,“因為對方夠帥/夠美,所以我原諒你”的案例並不少,可見顏值並不止在戀愛一開始發揮作用,它無處不在,影響決策、容忍度、動力等等。“人對正負情緒的處理加工是不一樣的。負面的影響更大。如果顏值一般,感情一旦出現破裂,可能這種負面情緒會被放大。人的大腦是非常不理智的,世界也是不公平的。”陳啟山教授説。
隨著“顏值”概念在網路越來越多地出現,我們可以發現,對比二十年前少女們對高倉健那種硬漢的推崇,現在所謂的“高顏值”呈現出一種中性美的趨勢,娛樂界“小鮮肉”當紅,粉絲們強調“精雕細琢的美”。
對此,陳啟山認為,潮流的轉變並不能説明什麼,畢竟在漫長的人類發展史上,這些變化只是很小的一個波瀾。“流行是可以由被操控的,所謂引領潮流,就是把一部分人的口味調動起來,營造出一種新趨勢,‘顏值’的流行更多是一種傳媒文化的引導,不用太在意。雖然顏值很重要,但對於親密關係來説,性格等內在因素也許更重要。”陳教授説。
“夫妻相”是互相學習的結果
只要留心一下周圍,你會發現許多夫妻、戀人的相貌彼此非常相似。不少人類學家和生物學家對這一“夫妻相”現象進行了研究,提出了許多理論解釋。
“擇偶匹配”可以用來解釋其中一部分,由於一開始就選擇了與自己各方面相似的伴侶,看起來像也無可厚非。但我們已經知道,“擇偶匹配”是可以被打破的,也就是説,夫妻倆外表相稱的可能性或許很低,在這種情況下,是什麼導致了“夫妻相”呢?
美國學者R·伯威史蒂教授提出一個觀點,他認為夫妻或戀人相貌相似是“相互學習”的結果。按照伯威史蒂教授的解釋,我們的相貌並非是天生的、一成不變的,而是後天學來的。例如,當新生嬰兒睜開眼睛後,他便開始“學習”他人的相貌,包括自己的“五官”甚至“眉毛”怎麼擺放。孩子長得像父母,是由於他們與父母相處時間最長,從父母那兒“學”的相貌最多的緣故,同理,夫妻或戀人長時間生活在一起,他們彼此欣賞對方的容貌,同時更加認真地學習對方的相貌,時間越長,彼此影響就越深,相貌也就越來越接近。
陳啟山解釋道:“這是心理學上的鏡像神經元理論,強調人類的模倣能力。除此之外,我認為隨著年齡增長,夫妻各自的性別特徵逐漸褪去,趨向於一種‘中性人’的長相,當皮肉逐漸鬆弛、骨骼突出時,人看起來都是差不多的,性激素減少導致夫妻外貌差異不明顯。”
陳教授強調,“夫妻相”是一種非常主觀的感受,可能一定比例的人遵循了擇偶匹配原則,他們一開始就長得像,多年一起生活後外貌差異更小,導致大眾對夫妻長相形成了一種刻板印象,看到夫妻都往相像的方向去聯想。至於事實像不像,還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