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女童花10萬報蒙眼識字課程 老師稱要透過縫隙看(2)

  • 發佈時間:2015-07-14 09:24:23  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李秀江 何艾琳  責任編輯:張明江

  退款,是艱難的

  疑點:對方均承認款項,但都以“錢已經打給另一家公司”為由,拒絕退款。

  發現孩子沒有“蒙眼識字”的能力,陳萍一家才發現被騙了。事實上,在送孩子去上培訓課時,陳萍就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

  2014年陳萍送豆豆到成都桐梓林的一間教室上課。透過門上的玻璃,她看到豆豆上課的教室,光線昏暗。課後,豆豆説上課在看電影。

  “我花9萬多,就為了給娃娃放電影?”陳萍感到生氣,課已經上到第二階段結束了,娃娃蒙眼認卡片的能力還是很差,“公司最初説上第一節課就有效果,現在都一年多了,兩個階段都結束了,學習效果還是很差。”

  和家人商量後,陳萍找到了當初交9萬8的培訓公司,申請退還第三階段的3萬多元。幾次交涉後,她的申請被拒。

  陳萍説,今年7月初,她通過微信聯繫了該公司成都區負責人郭先生和另一個公司高管張小姐。在微信中,對方均承認了這筆款,但都以“錢已經打給另一家公司”為由,拒絕退款。

  而一起報名的重慶的簡先生,他先後花了10萬元,為自己13歲的兒子報名“蒙眼識字”課程。他的孩子上了第一個課程,就申請退款了。簡先生説,經過多次協商,公司退還了8萬元,另外2萬轉成了企業員工培訓費用。

  前/車/之/鑒

  是什麼讓“蒙眼識字”矇住了你的眼

  事實上,像“蒙眼識字”這種類似的騙局,在很久以前就已經發生過。早在 1979年,“耳朵認字”就曾轟動全國。

  話説回來,“蒙眼識字”“波動速讀”“間腦開發”這類行騙把戲,本是騙術卻為何被搬上三尺講臺?此類行騙招數緣何一再得手?我們有必要進行一番多角度的心理分析,以防再次受騙上當。從家長的角度來看:

  1、辦學機構緊緊抓住了當下學生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需求。

  2、神童觀念作祟,追求神奇效果,拔苗助長,急功近利心理。

  3、沒有選擇標準,盲目相信廣告,易受到廣告宣傳誤導。從教育培訓機構來説:

  1、消費目標人群定位非常清晰:客戶大多是有錢但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又渴望孩子學習得到提升的父母。

  2、為了高額利潤,鋌而走險,不擇手段。

  3、師資力量薄弱,草臺班子,良莠不齊,缺少行業自律和科學標準的課程,無法保證課程效果。再從培訓市場分析:

  1、市場標準不一,魚龍混雜,各類智力提升課程五花八門。

  2、行業持證上崗老師奇缺。

  記/者/質/詢

  錢,“匯聚”收轉了

  退錢?找“匯啟慧”

  華西都市報記者以家長的身份諮詢匯聚公司一位負責人張女士,她説這個兒童培訓項目是跟“匯啟慧”公司合作的,但記者在工商系統的“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上未查到該家公司的資訊。

  7月9日,記者陪同陳萍來到成都匯聚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位於上池北街的辦公地點。根據公司財務展示的收費情況顯示,陳萍9.8萬元培訓費進的是這家公司的財務。“其實根本不存在‘匯啟慧’的公司,只是借個名字轉移責任。”陳萍説。記者了解到,此前多位家長要求退費時,工作人員説要退款找“匯啟慧”,導致很多家長找不到責任人。

  記者從幾位家長處了解到,一次參加培訓的孩子在20到30個之間。7月10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再次以家長的身份諮詢匯聚負責人張女士,但被告知這個項目已經停了。

  “9.8萬元這個項目,大多數家長覺得效果不明顯。”張女士説,這個項目是匯聚公司與“匯啟慧”公司合作的項目,目前已經終止合作了,不過現在有新的項目,包括出國遊學等內容。

  隨即,華西都市報記者亮明身份採訪張女士,她告訴記者,2013年底,陳萍一家確實給豆豆申報了一個9.8萬元的兒童培訓課程。當時,錢交給了匯聚公司,孩子上課時,再按課程階段轉款給“匯啟慧”。“我們向陳萍一家承諾過,不滿意可退款。但是,他們一家當初先後填寫的兩張調查表,都寫的‘滿意’和‘好’。時隔一年多,現在來退款,讓我們很為難。”

  對於陳萍的退款要求,張女士告訴記者,“要回去查一下財務,如果款沒有用,就退款,下周就會有結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