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港漂買房記:300萬港元也只能買最差房

  • 發佈時間:2015-05-20 07:27:25  來源:東方網  作者:羅琦  責任編輯:畢曉娟

  上週六的香港陰雨綿綿,林丹(化名)和馬茜(化名)一同坐上了去深圳的東鐵線,她們此行的目的是考察深圳的樓盤,如果看到合適的會考慮出手。她們覺得,這個機會,不能再錯過了。

  2015年4月26日,由港鐵物業發展(深圳)開發的“港鐵天頌”開盤,當天推出的600套房源被來自香港和內地的將近3000名購房者一搶而空,該樓盤最小戶型大約89平方米,售價為360萬港元。無論是舒適度還是售價,這個樓盤的性價比看上去比香港的房子好多了。

  看到這則新聞,自從2013年就開始關注深圳樓市的馬茜變得非常焦慮。早在2013年,她已經開始看遍深圳北站附近大小樓盤的情況,當時該區域還處於建設區,周邊很荒蕪,樓盤價格大約在每平方米1萬至2萬之間,而現在,這個地區房價已經飆升到每平方米4萬了。

  林丹和馬茜一樣,都是已經取得香港居留權但還未擁有香港身份的“港漂”一族。而在這一輪的深圳樓市爆發中,“港漂族”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由於在港的時間不長,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在香港買樓安居,而與香港比鄰而居的深圳便成為置業的首選地。

  今年是馬茜到香港的第5年。2010年,馬茜從山西來到香港讀書,當時租住的是一套位於香港大圍的70平方米、樓齡快50年的唐樓,那一套房子當年租金7700港元/月,她和其他三個從內地到香港唸書的小夥伴合租,每人平均不到2000元人民幣,這對從內地來的馬茜來説已經是天價房租,可沒想到這僅僅只是個開始。

  2011年,馬茜開始在香港參加工作,當時一套50平方米的兩居室租金為9000港元,跟小夥伴合租後每月加上水電煤、網路花費了她工資的一半。她回憶起第一次見房東,冒昧地問這套房子多少錢,房東太太驕傲地説,300萬港元!對馬茜來説,這又是一個天文數字。隨後在香港生活幾年後,馬茜終於發現,300萬港元的房子差不多是香港最差的房子了。

  對於從內地到香港的人來説,香港的房價簡直不可思議,平均房價都在每平方米10萬港元左右,最重要的是,用戶體驗太差:香港密密麻麻的樓宇讓人窒息,而即便花了幾百萬買下一套單位,也只有30平方米左右。有資料顯示,香港每人平均居住面積是東亞最小,只有15平方米。

  “這麼小的空間還要我花那麼多錢,我真的過不去心裏這道坎,買了就覺得很虧,而且對於香港總有一種過客的感覺,身邊的人都在不斷離開。”馬茜説。

  像馬茜這樣存在過客心態的人不在少數,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2011年人口普查主題報告,過去10年,內地來港定居未滿7年的人出現負增長,平均每年-4.2%,而香港整體人口的增長率為0.4%,説明內地到香港的人口在不斷流失。

  馬茜覺得,不知道自己哪一天也會像身邊的朋友一樣,一失業就回內地發展了。她總是很羨慕內地的同學,離家近、日子過得輕鬆開心,而對於港漂來説,儘管都是華人社會,但與香港文化的真正融合卻非常艱難——他們既無法接受內地隨地亂吐痰的類似亂象,也無法像香港人一樣可以無憂無慮地講著爛gag(意思是“冷笑話”)。

  這種比較差的歸屬感,一再阻礙了馬茜在香港置業的想法。

  原本以為港漂族的減少可以讓房價稍微回調一些,但2012年,香港特區政府突然宣佈:非香港永久居民及所有公司購買香港住宅,需要繳付15%的買家印花稅,這令原本還在糾結是否要買房的馬茜和林丹大受打擊。

  根據香港入境處規定,在香港連續居住滿7年才能成為香港永久居民,所以像馬茜和林丹這樣在香港居住不足7年的港漂如果要買房就必須繳納15%的買家印花稅,這意味著即便是400萬港元的房子,馬茜和林丹這樣的身份需要再繳納60萬港元的買家印花稅,這徹底讓馬茜和林丹死了心。

  但她們身邊的朋友卻還有奮不顧身地一頭扎進香港樓市的,這幾位朋友寧願多給買家印花稅,也要趕上樓市上升的班車,對此馬茜當年不以為然,還勸誡其他人要引以為戒,警惕樓市風險。

  但香港樓市又一次出乎大家意料,2013年到2015年,香港樓市大幅上漲。根據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從2013年1月至今,該指數累計上漲22.3%至141.37的水準,這個數據顯示香港大部分的房子價格上漲了至少20%。

  而就在最近,隨著股市的大漲,香港樓市又開始了新一輪瘋狂。新聞都在不斷播放著各種各樣的成交價破紀錄——在香港青衣長安邨的一套海景公屋,未補地價的價格達到了335萬港元,如果計算入地價,其實每平方呎價格高達12528港元,即每平方米約13.2萬港元,成為香港最新的公屋王。

  這樣的新聞每天都在刺激著馬茜、林丹這樣的港漂族,為什麼不早些買樓呢?

  馬茜好不容易存夠了首付卻又因為房價的暴漲再次上不了車。工資每年不到5%的漲幅已經遠遠趕不上香港房價的上漲速度。

  “越耽誤越買不起房,這次我一定要買房。”馬茜説,她和林丹終於下定決心,今年一定要買房,哪怕選擇在深圳買。

  深圳買房也不易

  上週六,準備多時的馬茜和林丹踏上了開往深圳羅湖的東鐵線。

  在此之前,馬茜請教了多位資深買房人士,對深圳的各個片區都做了大量功課。最近香港人的投資熱情卻都到了以深圳北站為中心的周邊社區,以至於深圳龍華區的房價由2013年的每平方米1萬多漲到了4萬多,那個區域還有大量待開的新樓盤,虎視眈眈地盯著香港人的荷包。

  馬茜從一位熟悉深圳樓市的朋友那裏了解到,龍華區未來還會有不少新盤推出,由於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都比較匱乏,所以朋友認為現在龍華區的市場價有虛高成分,因此馬茜直接放棄了在深圳高鐵站附近看房的想法。

  馬茜在另一位朋友的指點下,了解到深圳羅湖區資源密集,不僅有多所省級重點小學,還有多家三甲醫院,於是她挑選了羅湖某著名省一級重點小學附近的小區,約好仲介週末看房。

  在開往深圳羅湖的東鐵線開工茜和林丹感嘆,早買房的人現在已經輕鬆地實現了財務自由。仲介小夥陳先生熱情地介紹起了周邊的房子,陳先生做地産代理行業接近10年,其間錯過無數買房機會,他透露,就在她們看完房後,他就要出手他人生第一套房。

  陳先生感嘆,當年跟他同樣身無分文的同行,由於抓住了房地産行業的機會,當年由20萬起家,在深圳通過炒房現在身家已經超過5億元,而他現在只買了一套20平方米、位於福田區的小房子。

  在介紹完以後,馬茜打開網頁復習看中的小區,她看中了羅湖附近的一個小區,均價在每平方米3.5萬元左右,總價大約200萬人民幣。這一單價對於現在的香港來説,簡直是青菜價!

  但隨後,馬茜打開了內地的房貸計算器,如果她需要購買這一套200萬的房子,首付需要60萬,按照利率5.65%來計算,按揭20年,每月需要供款9749.41元。而這種房子每月的租金只有4500元,意味著每月馬茜需要再供款5249.41元。

  在深圳沒有工作的馬茜,比起在深圳有工作有住房公積金的朋友小A,就完全失去了競爭力,假設小A同樣也買這套200萬的房子,小A貸款的年息僅為3.75%(公積金貸款利息),每月需要供款8300元,如果出租得租金4500元,意味著小A每月僅需供款3800元。

  馬茜又用香港的房貸計算器計算了一下,如果把這60萬換成75萬港幣,能在香港買多少錢的房子呢?答案是300萬港元的房子。

  香港目前普遍的貸款利率是2.15%,假設馬茜買了300萬港元的房子,首付兩成60萬港元,加上印花稅、律師費、代理佣金、屋契等費用,所需要的首期費用大約70萬港元。同樣是還款20年,馬茜每月只需要供款12718港元,而且一套這樣的房子租金一般在10000港元左右,馬茜每月需要月供2718港元左右,相比5249元人民幣(約6561港元),負擔會輕很多。

  而且,對於馬茜和林丹這種在深圳沒有工作的人士,如何拿到內地商業貸款也是一個問題。目前,儘管各家內地銀行都在香港有分行,但兩地銀行真正實現互通似乎還不是那麼方便。

  在看過深圳某學區房以後,馬茜和林丹發現,即便是在省重點小學校門口的小區,租金也只有3000元至3500元。而且,房子出租後,看上去殘舊不堪,破破爛爛,有種再也不能住人的即視感。

  馬茜和林丹都是在香港資深的“租房一族”,很難接受這種房子,但仲介卻一直在旁邊説,這房子特別好租,屬於一房難求的程度。

  馬茜簡直不敢相信,她又拿起計算器算了一下,如果是200萬的房子,租金算4000元,那麼租金回報率為2.4%。而同樣是香港一套300萬港元的房子,租金可以達到大約10000港元元,那麼租金回報率就有4%。1.6個百分點看上去似乎沒多少,但對於總價很高的房子來説,這個回報率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在深圳羅湖區,隨處可見1990年左右建的房子,這些房子看上去已經破舊不堪。但是,據仲介介紹,這些房子平均售價每平方米在3.5萬元左右,且産權只剩下十多年。

  在香港似乎並沒有産權年限這一説,理論上産權是永久的,如果是50年以上的房子,政府會強制要求業主進行外墻維修,維修後房子看上去煥然一新。馬茜回憶她曾經租住的恒基地産旗下的一個1991年建成的單位,看上去跟新房幾乎一樣。

  但馬茜看到深圳2004年建成的房子,感覺像是香港至少40年以上樓齡的房子。這又是馬茜非常擔憂的一點。

  抱著這種對比心態,馬茜決心最後跟仲介看一所位於東門的房子,這所大廈門口貼滿了警惕盜竊的標語,讓馬茜倍感不安。

  經歷了忙碌的一天,一無所獲,週六晚開工茜決定跟林丹打道回香港。

  此次的深圳買房之旅多少讓馬茜和林丹有些失望。按照馬茜的計劃,先用手中有限的錢在深圳買套房,如果不考慮出租,可以先讓父母從老家過來居住,這樣也方便來港探望女兒及小外孫——身為獨生女,自己自從到香港求學並結婚成家後,父母成了名副其實的空巢老人。

  但即便做足了準備,似乎一時半會兒在深圳買房也是難以實現的。與父母近距離團聚,只好再往後推一推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