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信用風險事件不斷 債基投資排雷壓力大增

  • 發佈時間:2016-03-25 08:54:1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一邊是火熱的配置需求,一邊是頻繁發生的違約風險,今年以來信用債投資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景象。據統計,年初至今,信用債風險事件已經發生10余起,主體評級下調13起,且有不斷向下游、高等級主體蔓延之勢。然而在一季度貨幣相對寬鬆的背景下,信用債投資也呈現交投火熱的跡象。信用利差持續收窄,目前處於歷史較低位。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市場上信用債交投兩旺中風險暗藏,一方面低評級債券利差較低,對投資者風險補償不足,造成局部流動性困境。另一方面,持續蔓延的信用風險也對債券投資在風控、研究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安全性已成債基投資“重中之重”。

   信用違約事件頻發

  在經濟疲軟、利率下行的背景下,相對高收益産品稀缺和剛性配置需求上升的矛盾,使得相對收益較高的信用債成為“香餑餑”,短期信用品收益率持續創出新低,信用利差也進一步收窄。而信用債盛宴的另一面,卻是違約事件頻發,風險持續暴露之下,部分産能過剩行業的債券備受冷落,信用風險頻發。

  據統計,2016年以來,信用債市場已發生的償付風險事件已多達10余起,其中6起已發生實質性違約,2起債券雖未到期,但主體已嚴重現金流枯竭。在涉險主體中,除已發生違約的山東山水、天威集團和廣西有色等再度發生違約事件外,另有亞邦集團、淄博宏達、雲峰集團和春和集團等相繼出現償付困難。

  此外,評級下調或展望下調的主體多達13家,全部集中于産業債發行人。信用資質快速惡化事件大幅增多,其中5家發行人僅在一季度便連續下調兩次評級。

  雖然多個債券違約後通過不同方式完成兌付,但市場人士指出,在經濟增速下行壓力猶存、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的背景下,信用基本面仍有邊際及局部惡化的跡象,類似的兌付風險事件可能會越發頻繁,更多的短融、超短融出現違約只是時間問題。

  事實上,年初以來,在城投債依然明顯受追捧的同時,産業債特別是産能過剩行業的債券備受冷落,不少評級在AA以下的煤炭鋼鐵和民企取消或推遲發行,二級市場對産業債謹慎防禦的心態較重,資質差的産業債幾乎無人問津。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信用風險已深入債市腹地,從信用風險爆發的路徑來看,已經從民營企業蔓延至央企。隨著債市剛兌逐步打破,信用債的估值將更多地反映其風險水準,瑕疵債的信用利差將出現系統性的上行。

   債市投資進入新常態

  記者了解到,從去年開始,已有多家基金公司牽涉到一系列信用違約事件中,由於中國的違約破産制度、債券發行人資訊披露制度還有待完善,投資者難以有效的事前跟蹤,事後維權也存在著各種問題,信用分析已被看作成債券投資重中之重。

  “債市目前最大的風險不是利率風險,而是信用風險。去年以來經歷了中鋼、山水水泥、天威、宏達等一系列兌付危機。隨著經濟形勢的惡化,違約有可能成為常態。”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固定收益投資部施同亮表示。

  滬上某基金經理也告訴記者,“現在信用研究很重要也比較難,單單看基本面很多時候是不夠的,債權人壓力比較大。”

  個別基金經理甚至認為,由於中國債券市場剛性兌付剛剛打破,債券投資者面對企業主承不盡責、討債無路、持有人會議無用,法律起訴效果不佳。另外,由於中國目前沒有對衝信用風險的工具,債權人利益很難保證。

  此外,在目前貨幣相對寬鬆的背景下,雖然風險事件頻發,但絕對利率、信用利差、期限利差仍在低位,債基收益空間有限,更加凸顯了風險控制的重要性。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債市投資已經進入新常態,一方面是投資人收益預期需要下調,另一方面投資的安全性要提升到重要層面上。

  “目前債券市場的利率風險相對較小,風險主要在信用方面,因為很多公司不是在經濟的急速下滑中倒掉的,而是在一個漫長的低迷期中拖垮的,所以接下來我們對債券市場的風險防範主要還是針對信用債。”長信基金稱。(王誠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