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綠色貸”又來綠色債
- 發佈時間:2016-01-04 21:31:16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田燕
當前,我國正面臨嚴峻的環境和資源壓力,一方面給經濟轉型帶來較大挑戰,另一方面也給綠色投資領域帶來巨大發展空間。日前,人民銀行發佈公告,將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綠色金融債券。這標誌著國內綠色債券市場正式啟動,或將帶動綠色金融市場蓬勃興起。
有了“綠色貸”為何又來綠色債?
在巨大的環境壓力面前,我國迫切需要增加綠色投資加以解決。日前閉幕的中央工作會議提出,加快發展綠色金融。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估計,2015年到2020年,中國綠色發展的相應投資需求大約為每年2.9萬億元,總計17.4萬億元。
早在2012年,銀監會便推出了《綠色信貸指引》,此後我國銀行業的綠色信貸逐年增長。截至2014年底,21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餘額達6.0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5.67%,佔其各項貸款的9.33%。“但僅僅靠信貸支援是不夠的,推動經濟綠色轉型需要新的渠道,尤其是要充分利用資本市場。”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介紹,綠色債券目前僅限于金融機構發行,專門用於綠色項目的債務融資。“待綠色債券市場進一步成熟,未來非金融機構的企業也可發行綠色債。”
馬駿表示,我國銀行的平均負債期限只有6個月,如果銀行大量提供中長期的綠色貸款的話,會面臨期限錯配的風險。“發行綠色金融債有利於緩解銀行期限錯配問題,提升中長期信貸投放能力。”
“我國正在著手構建中國綠色金融體系,綠色債券成為其中重要一環。”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高級政策分析師徐楠表示,可以預見,未來三、五年中國綠色債券市場將有長足的發展。
綠色債募集來的錢如何花到點子上?
既然叫做綠色債,就應該專款專用。可誰來監督金融機構以“綠色”名義募來的錢用到哪?
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債券發行管理處處長曹媛媛介紹,為了保證募集來的錢確實投入綠色産業,央行從綠色産業項目界定、存續期間資金管理、資訊披露和獨立機構評估或認證等方面都進行了引導和規範。
隨公告一起公佈的還有《綠色債券支援項目目錄》,明確了綠色債券支援的項目和界定標準,包括節能、污染防治、資源節約與迴圈利用、清潔交通、清潔能源、生態保護和適應氣候變化六大類。該目錄將成為未來綠色債券審批與註冊、評估評級和資訊披露的參考。
與此同時,開立專門賬戶、建立臺賬、嚴格的資訊披露、聘請獨立機構評估認證等一系列要求也成為監督發行機構的“利器”,促使綠色債券市場朝向健康、規範方向發展。“如果不對綠色債券進行比較明確的界定,並在發行後對其用途和效果進行評估和資訊披露,就可能出現非綠色項目假借綠色債券名義融資的情況,從而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後果。”馬駿説。
“國産”綠色債前景如何?
日前,農行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發行了等值10億美元的綠色債券,這是中資金融機構在倫敦發行的首單綠色債券。該債券吸引了來自亞洲和歐洲近140家投資者的超額認購。
“在提升發行機構認知度的同時,獲得較高倍數的超額認購還可以降低綠色債券的融資成本。”馬駿介紹,其實在有關綠色債券的官方文件出臺之前,我國一些金融機構和綠色企業已經開始通過債市融資。2015年年初興業銀行也曾發行規模300億元的金融債,用於支援綠色信貸。
但由於缺乏統一的政策,這些探索沒有取得市場普遍共識。因此,為了提高“國産”綠色金融債券的吸引力,央行建立了發行核準的綠色通道,明確將符合條件的綠色金融債券,可以納入央行相關貨幣政策操作的抵(質)押品範圍等。
與此同時,央行還鼓勵其他政府部門和地方政府出臺稅收、貼息、增信等配套優惠政策,歡迎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社會公益基金等在內的各類投資者投資綠色金融債券,共同推動綠色金融債券市場發展。
徐楠認為,我國的綠色債券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未來還需進一步構建綠色債券的跟蹤評價體系,培育第三方評估機構和提升綠色投資者的評估能力,探索中小企業綠色集合債、碳債券等融資模式。”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