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債跨年行情漸入佳境
- 發佈時間:2015-12-22 00:31:28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郭偉瑩
上周以來,股債同漲格局重現,滬綜指重新站穩3600點,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再創新低至2.94%,共同點燃了年末資本市場的配置熱情。“經濟數據疲軟疊加美聯儲加息,市場對貨幣政策放鬆預期升溫,加之打新資金回流與配置機構入場,直接推動收益率曲線大幅陡峭化下移。”業內人士如是點評。
在經歷快速下行後,長端利率創下逾6年新低,投資者的心態也開始糾結:後續收益率將迎來調整還是會延續下行?對此,多數市場人士認為,利率下降的過程沒有結束,短期內年底信用事件多發,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將成為年末紅包行情的寵兒。
10年國債下破2.9%
本週一,A股低開後震蕩上揚,權重股全線拉升,帶領滬綜指成功站穩3600點後繼續上行。與之相對應的是,10年期國債收益率繼上週五下探至2.94%後,再次刷新逾6年低位。週一,銀行間市場10年期150023成交至2.89%;10年國債收益率逐漸接近2009年1月份低點。
近期A股重拾升勢,截至12月21日收盤,滬綜指在最近六個交易日上漲近250點或6%。與此同時,國內債市無懼美加息落地等偏空因素影響而表現強勁。7年期國債一級招標利率首破3%,10年期國債在3%關口反覆猶豫後亦終於確立下行趨勢,上周收益率陡峭化下移並創歷史新低,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5BP至2.94%,10年國開債收益率下行5B至3.31%。此外,信用債各期限等級品種收益率也整體下移,AA+及以上品種下行幅度大於中低等級品種。
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國內股票及債券市場表現搶眼,一方面緣于美聯儲加息利空兌現反成利好的市場理解,另一方面,資金面好于預期也推高價格,市場熱點不斷涌現提升投資者情緒。與此同時,上周利率債收益率下行也體現了現券市場在11月經濟數據公佈後,對央行進一步寬鬆預期的加強。
寬鬆預期提振配置需求
在業內人士看來,經濟疲軟疊加美聯儲加息的利空出盡,降準預期下配置需求走強,是推動長端利率突破前低的主要原因,打新資金回流、地方債供給收縮對中短端利率下行亦有積極作用。
上周以來,整個市場的焦點無疑是美聯儲加息,隨著美聯儲宣佈上調聯邦基準利率25基點,美聯儲加息終於靴子落地。正如市場人士所言,這對股市及債市來説都有一種利空出盡的意味。
平安證券則認為,當前全球經濟低增長低通脹,而美國增長勢頭並不強勁,美聯儲不具備快速升息空間。因此,美聯儲加息前後中國長端債券利率快速下行,或主要是對降準預期的反映。
而從基本面來看,11月經濟數據依舊疲軟、外匯佔款持續下滑等,使得部分市場人士對貨幣政策進一步放鬆的預期較強烈。廣發證券表示,12月財政存款投放空間迅速收縮,春節前資金投放需求將大幅擴張,因此春節前進一步降準是大概率事件。同時,經濟並無明確企穩回升跡象,基於基數效應判斷,12月經濟增速將有所下行。宏觀數據的下行,將為進一步降息創造合適的環境。
興業證券補充稱,配置盤買債需求的改善是11月下旬這一輪利率下降的關鍵驅動力。該券商表示,從資金面來看,雖然跨年資金需求上升,但央行主動開展了對衝的操作,而年底也有巨量的財政存款投放,未來一段時間資金利率仍將大概率維持偏低。其微觀調研也顯示,場外等待配置的資金仍很充裕,錢多缺資産的局面延續,有利於配置需求的進一步釋放。
年末配置行情再起
隨著債券利率快速下降,長端收益率刷新前期低點,投資者對收益率下行過快的擔憂已經顯現。據業內人士透露,市場人士尤其交易盤開始擔心,一季度行情是否已經提前兌現,投資者糾結的心態還表現在擔心降準會引發兌現,而不降準則會引發調整。
對此,興業證券仍然堅持11月中旬以來的觀點,“這整體來看,判斷利率下降的過程還沒有結束,十年國開債收益率將向下突破3.2%的水準,10年國債回到2.7-2.8%附近。建議投資者繼續持有。”
從資金面來看,有觀點認為,為對衝年末資金需求、提振內需,年內仍然存在“降準”可能。海通證券就指出,“降準預期”或是本輪利率債收益率下行的市場預期支撐,再加上現在經濟基本面的情況,也支援利率維持低位,因此若短期因為匯率原因導致收益率上行,或是利率債逢低買入的良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最後一批新股發行將於本週三、週四申購,這也是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下的最後一批IPO。據業內人士測算,凍結資金規模在2萬億左右,料對資金面影響有限。
招商證券表示,傳統IPO制度下的最後一批IPO將於本週展開,據測算,資金凍結高峰主要集中在23-24日兩天,累計凍結規模最高約為1.6萬億。雖然本次IPO臨近年末,疊加跨年行情,但在央行維穩操作下,市場預期較為平穩,預計衝擊仍將有限。
“年底之前,我們依然看好債市。基本面短期內難以發生改變,唯一需要關注的是資金面的變化,目前資金面總量寬鬆,加上年底財政存款即將下放,資金面不會收緊,債市料繼續走牛。”國金證券表示。
就投資機會而言,業內人士認為,當前信用風險事件層出不窮,規避和減少信用風險暴露,自然成為投資者的普遍選擇,因此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應是最合理的配置方向。不過也有機構提醒投資者,目前長端利率已經再度創下今年以來的低位水準,可能透支未來政策放鬆的影響,當大家都樂觀的時候,還是要多些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