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信用利差拐點漸行漸近

  • 發佈時間:2015-07-31 06:33:5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過去一個月,股市大跌引發避險情緒升溫,隨後債市走出一波大漲。其中,信用債收益率率先大幅走低,利率債前期以盤整為主,直到近幾日才有所動作。在信用利差降至歷史低位,信用債絕對收益率較低的背景下,未來市場行情更大概率會從利率債的補漲展開。

  單從利差的角度分析,目前信用債相對價值或已進入“雞肋”區間,收益率繼續下行動力不足。而從投資者結構上看,利率債的吸引力也在上升。

  這波信用債行情主要源於高收益資産缺失後,理財資金出現欠配壓力。然而,理財收益率相對剛性,發行成本僅出現小幅下降,而經過這一輪由短期限到長期限、從城投債到産業債、從高評級到低評級債券的輪動上漲後,目前3至5年的AAA、AA企業債與3個月銀行理財的利差已經處於2010年以來的最低點,與1年銀行理財的利差也基本處於最低區間,其中3年AA與3個月理財利差已經倒挂15bp,比均值低130bp。如果後期理財利率不顯著走低,信用利差下行恐難以持續。

  利率債配置需求主體則是銀行和保險。對於銀行,資産配置更多參考的是各類資産間的可比收益率。考慮到稅收溢價和資本溢價,目前以利率債最具性價比;在一般貸款利率逐步走低的背景下,利率債相比貸款的價值也逐步凸顯。經濟新常態下,傳統行業加杠桿能力有限,新經濟對於貸款的需求容量有限,綜合考慮信用風險之後,繼續大幅投放貸款的性價比可能也有所降低。相比來看,利率品種不失為現階段更優投資標的。

  信用利差有沒有可能一直維持低位?我們將2007年以來的利差週期劃分為14個區間,並將影響信用利差的因素劃分為趨勢項和波動項。趨勢項包括經濟、通脹和政策週期,波動項包括資金面、企業資質、信用事件、供需情況、其他衝擊等。將上述因素分解,得到國債收益率、經濟增長指標(工業增加值、PMI)、企業盈利狀況(PPI-PPIRM)、資金面(R007、1個月AAA短融)、信用債供需(杠桿情況、信用債凈融資量、潛在供給量)、信用事件(評級上調/下調、實質性違約)、信用債融資政策變化等指標,並結合歷史背景分析利差變動的原因。

  考察AAA、AA以及AA-企業債的信用利差,歷史上信用利差低於目前水準的情況主要有三段,分別是2008年三季度、2009年一季度和2010年三季度。2008年三季度,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衰退,基本面和政策面推動市場全面走牛。由於市場情緒轉好,絕對收益率又處於高位,信用債收益率下行幅度大於利率債,導致利差收窄。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江銅事件衝擊,歷史上高低評級走勢第一次輪動,表現為08年下半年AAA利差震蕩持平而AA走高。2009年一季度,由於4萬億投資拉動,經濟V型反轉,導致企業經營風險大幅降低,在利率債上行40bp的背景下,信用債收益率小幅下行,AAA利差快速收窄至90bp,AA利差至173bp。2010年初至2010年三季度,債券市場受到了經濟和通脹雙因素驅動,導致長期利率下行幅度不及信用債,伴隨著大量機構進行杠桿操作,也推動了信用債估值的下行;當年三季度加息之後,伴隨著資金面的收緊,信用利差快速走擴。

  從指標回歸的結果來看,雖然每個利差週期都有一些特別因素影響,但信用利差的6次明顯回落都伴隨著資金面的相對寬鬆或邊際改善。目前資金面處於均衡狀態並有小幅上行態勢,加上IPO重啟擔憂以及資本外流影響,杠桿操作的空間已經較為有限,短期利差週期或已經走完。在信用利差處於絕對低位的背景下,後期利差大概率走闊,未來市場行情更大概率會從利率債的上漲展開。

  □安信證券 程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