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期債重挫 殺跌難持續

  • 發佈時間:2015-05-29 02:23:0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週四,定向正回購傳聞來襲,令剛剛有所平復的債券市場又起波瀾,現券收益率一度大幅衝高,國債期貨市場再現劇烈下挫。市場人士指出,央行開展定向正回購,即便不是被動,也是順勢而為,不具主動收緊貨幣政策含義,反而恰恰説明當前實體需求低迷和金融機構風險偏好低,導致銀行體系流動性過於寬裕,債市尚無系統性風險,國債期貨恐慌式下跌難以持續。當然,機構配債熱情較低的現象也值得關注,短期內國債期貨趨勢性上漲難度大,大概率將延續震蕩格局。

  股債雙雙大跌

  週四,國債期貨市場再次全面收跌。分品種看,五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509收報96.19元,全天下跌0.6%;十年期主力合約T1509收報95元,跌0.80%。盤面上顯示,昨日早盤國債期貨市場小幅低開後走高,五年期主力合約一度翻紅,總體上仍延續弱勢盤整格局,但午後期價突現一波跳水,跌幅迅速擴大。

  昨日債券現貨市場亦表現萎靡。據Wind數據,週四銀行間債券市場上剩餘期限接近十年的國債150005早盤成交在3.51%,較前日尾盤下行約1基點,最低成交至3.46%,隨後成交利率逐漸回升,午後一度成交在3.63%位置;此外,活躍品種十年期國開債150205開盤成交在4.10%,最低成交在3.85%,隨後成交利率最高升至4.14%。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A股市場遭遇罕見的劇烈下跌,上證指數收盤下挫逾三百點,跌幅超6%,使得近期持續困擾債市的股市分流效應大為減弱,且股市跳水也主要發生在午後交易時段。

  勿過度解讀

  週四,一則坊間傳聞引起廣泛關注。據悉,當天有外媒報道指出,人民銀行近期向部分金融機構開展了定向正回購操作,期限包括7天、14天和28天,以市場利率定價,總操作量或逾千億元。有交易員表示,該則傳聞在週四早間已在銀行間市場傳出,到午後被更廣泛傳播,與國債期貨、股市出現跳水的時點比較吻合。

  前述交易員指出,週四A股出現劇烈調整應與本身漲幅較大、在IPO前夕投資者落袋為安有關,另外,匯金減持銀行股等消息亦加劇行情波動,定向正回購傳聞或許只是其中一環,但對於債市而言,則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近期債市本身已處守勢,若央行貨幣政策取向出現變化,牛熊拐點大概率將出現。

  但是,央行定向正回購是否意味著貨幣政策轉向?大部分市場人士並不這麼認為。事實上,自上個月以來,債市便一直存在著央行正回購重啟的猜測,原因在於,現階段銀行體系流動性極度寬裕,央行適度回籠短期冗余貨幣也符合“保持貨幣政策鬆緊有度”的要求。但或是礙于正回購可能造成政策信號的紊亂,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一直處於暫停狀態。

  分析人士指出,定向正回購比公開市場操作造成的心理衝擊要低,在回籠冗余貨幣與防範市場波動之間是折中做法,即便傳聞屬實,也説明央行不希望市場對此做出過度解讀。大行“申請”正回購,反襯出當前流動性之寬裕,背後深層次原因則是實體需求低迷和金融機構風險偏好低,共同導致大量貨幣淤積在銀行體系,反而説明債市尚不具有系統性風險,國債期貨恐慌式下跌難以持續。當然,機構寧願將資金放回購,也不願意去配長期債券的現象也值得關注,短期內,國債期貨要出現趨勢性上漲的難度仍很大,大概率將延續震蕩格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