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日、歐等全球主要央行接連出現收緊貨幣的動作或政策信號,加之6月末各金融機構將迎來例行考核,因此各方對中國貨幣政策動向的關註明顯加強。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美聯儲加息對中國的影響已經透支並正在進一步減弱;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穩中向好態勢明顯,經濟轉型平穩有序,匯率、利率都有較強支撐。因此,未來中國貨幣政策將保持戰略上的穩健與戰術上的靈活,更好地服務改革與實體經濟轉型。
外部衝擊正趨減弱
今年6月份,全球各央行可謂“動作頻頻”。美聯儲宣佈進行年內第二次加息並公佈“縮表”計劃;歐洲央行在聲明中刪去了“可能再次下調利率”的措辭;日本央行購買債券的增速相比去年已經明顯降低;加拿大央行負責人則表示,低利率政策已經完成使命……
專家指出,隨著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程度越來越深,中國貨幣政策必然受到其他國家貨幣政策變化帶來的各種衝擊和影響。不過,由於近兩年來很多外部衝擊的影響已經被提前透支,因此目前中國貨幣政策面臨的外部衝擊正趨於減弱。
“以美聯儲加息為例,其在市場上所能引發的擔憂主要集中在‘資本流出’與‘人民幣匯率下跌’這兩個方面。在前期國內外金融市場提前消化美聯儲加息預期以及國內金融監管不斷完善的背景之下,當前人民幣走勢和跨境資本流動都較為平穩,美聯儲此次加息對中國貨幣政策的影響也就相對有限。此外,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時期,既存在一定下行壓力,整體上又平穩向好,因此中國央行沒必要‘跟風加息’或‘轉向寬鬆’。”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吳文鋒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
中國經濟平穩升級
儘管新舊動力轉換過程中難免出現一定的下行壓力,但整個中國經濟“穩中趨好”的特徵亦十分明顯,“利率”與“匯率”都有保持相對堅挺的基礎環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副總裁利普頓預計,中國2017年經濟增速為6.7%,中國有潛力在中期內繼續實現強勁增長並保持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的領先優勢。
以貨幣政策制定者們十分關注的就業指標為例,今年前5個月,中國城鎮新增就業實現了599萬人,同比增長了22萬人,不到半年時間就完成了年初政府工作報告就業目標的54.4%。與此同時,高技術産業、裝備製造業、新産品增長較快,工業機器人、運動型多用途汽車(SUV)等很多符合産業發展與消費升級方向的工業領域增長態勢良好,傳統行業調整也有序推進。
“從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年報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情況來看,中國經濟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層面均較之前一個時期有所好轉。考慮到各類改革措施從推出到發揮作用會有一個滯後期,因此可以預計未來中國經濟還可能進一步好轉。”吳文鋒表示,此前有關部門還強化了對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等問題的監管,通過加強制度建設促使金融市場去杠桿並充分服務於實體經濟,這些措施也將進一步利好經濟平穩升級,併為貨幣政策制定留下更多迴旋餘地。
政策穩健服務改革
近日,中國央行有關負責人在解讀5月份信貸數據時指出,當前貨幣信貸運作總體正常,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較為穩固。商業銀行在控制同業等業務的同時,擴大了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央行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靈活提供不同期限流動性,亦保持了銀行體系流動性中性適度和基本穩定。
對於今後一段時期中國貨幣政策的走向,該負責人強調,未來央行將繼續根據經濟基本面和市場供求變化,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把握好去杠桿與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之間的平衡,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一最新表態符合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與金融市場形勢,在強調中國貨幣政策在戰略上將繼續保持“穩健定力”的同時,亦表明在戰術上會採取“靈活務實”的態度,最終實現服務供給側改革與實體經濟轉型這一目標。
吳文鋒説:“貨幣政策的關鍵在於既促進經濟增長又避免金融風險。從目前中國經濟基本面及內外部環境來看,未來中國貨幣政策仍將維持不松不緊的態勢,在把握好貨幣政策工具使用節奏的同時更加注重制度建設,以便為企業營造更好的金融環境。”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