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文稱,從當天起,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清算平臺(簡稱“網聯平臺”)啟動試運作,首批接入了部分銀行和支付機構。據新京報記者了解,目前接入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包括支付寶、財付通、百度錢包及京東金融旗下的網銀線上等,接入的銀行有中國銀行和招商銀行。
京東金融副總裁許淩告訴新京報記者,網聯將促進市場上的支付機構回歸支付本業,拓展場景,優化用戶支付體驗。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教授曹嘯則表示,網聯建立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都是利好,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地位會得到增強,而小支付機構也能低成本利用網路。
支付寶、百度錢包等成首批接入機構
資料顯示,2016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批復成立線上支付統一清算平臺,即“網聯平臺”。
與銀行卡結算需通過卡組織銀聯不同,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機構,近年形成了繞過銀聯、直連銀行的模式。有分析認為,由於央行已經公開表示將力推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網聯平臺在未來有望承擔統一託管備付金角色。
記者昨日獲悉,目前接入的機構包括支付寶、百度錢包、財付通和京東金融旗下第三方支付機構網銀線上。在網聯平臺建設過程中,京東金融、支付寶、百度錢包都調派了支付風控、技術研發方面的人員參與籌建。
支付清算協會稱,試運作期間,將驗證網聯平臺的系統功能、業務規則和風控措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試運作結束後,將按計劃、分批次安排其他銀行和支付機構陸續接入系統。
“網聯是銀行直連模式的替代品”,蘇寧金融研究院網際網路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與銀行直連模式相比,網聯平臺統一技術標準和提高清算資訊透明度的同時,也徹底廢除了第三方支付龍頭多渠道(指銀行直連數量)、低費率的護城河,將行業的競爭重新拉回到支付場景拓展和客戶體驗提升上來。
談及影響,他認為,“大型支付機構多已建立完善的銀行直連體系,且支付成本較低,遷移至網聯平臺後,之前的優勢便抹平了。而對於小型支付機構,銀行直連的沉沒成本低,遷移至網聯平臺後,節約了新增直連銀行的成本,且抹平了與巨頭的支付體驗差異,更多的是利好。”
網聯完成首筆跨行清算交易
昨日,網聯試運作並完成了首筆跨行清算交易。該筆交易通過微信紅包由騰訊財付通平臺發起,收付款行分別為中國銀行與招商銀行。財付通成為網聯平臺上成功完成首筆跨行清算交易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其實第一筆交易就是發了一個微信紅包,因為今天是3月31號,所以發了3.31元。”招商銀行一內部人士介紹,微信紅包的錢來自招商銀行銀行卡,通過財付通發了微信紅包,提到了中國銀行的一託管賬戶上,完成了網聯平臺的第一筆交易。據招商銀行介紹,網聯平臺主要處理支付機構發起的涉及銀行賬戶的支付業務,業務涵蓋消費、消費退款、帳單繳費、金融産品申購與贖回、個人轉賬、信用卡還款、商戶提現等。
“網聯建成運作後,將為商業銀行提供完整的支付機構相關交易資訊,降低銀行與支付機構的連接成本,促進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互聯互通。”前述招行上述內部人士介紹,此前,支付機構和銀行直連,資訊並不提交到銀行。隨著央行的接入,使得交易資訊提交到銀行,可以降低用戶的使用風險。
“支付機構和銀行直接相連的模式,在業務發展初期具有積極的作用,便於快速接入,但是從長期發展來看,這種模式存在很多風險,”一五大行移動支付處負責人表示,網聯平臺的成立有利於行業的規範、發展。他還預測,未來國內的主要銀行均會接入網聯平臺,“這是大勢所趨,但就看支付機構是否願意了。”
- 分析
網聯與銀聯“劃江而治”?
從接入機構來看,第三方支付接入網聯,銀行接入銀聯。前者從事線上清算,後者從事線下清算,不過銀聯、網聯都具備網路支付清算資質,競爭難以避免。有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網聯成型,銀聯的線上支付業務將受到挑戰。
國泰君安王劍研究團隊認為,網聯的出現意味著,銀聯想把銀行卡網上交易的清算收歸旗下的努力失敗,也意味著網上交易與銀聯在銀行卡線下交易的跨行轉接,並無重疊,形成了劃江而治格局。
中國電信廣州研究院李慶艷認為,儘管網聯已經明確定義成一個線上支付統一清算平臺,但在目前移動支付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中,線上線下開始變得無界限或者難以劃分的時代。若把基於實體卡的支付形式算是線下支付,那麼卡賬戶延伸的線上支付,比如通過綁定移動支付APP實現的線下支付是否該連接網聯?未來網聯的應用範圍是一個問題。
據了解,去年6月,央行正式發佈《銀行卡清算機構管理辦法》,銀行卡清算市場開放靴子落地。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以及以工行為代表的銀行機構都可成為銀行卡清算市場有力的競爭者。監管層推動著清算牌照的放開。
薛洪言認為,清算牌照放開後,市場中會出現一家或數家與銀聯直接競爭的清算機構,對整個支付行業而言,選擇開始多樣化。
對於網聯平臺3月31日起試運作之後是否挑戰中國銀聯的地位等問題,昨日,中國銀聯相關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暫時無回應。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