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浙商銀行和天津銀行港股IPO未足額認購

  • 發佈時間:2016-03-28 16:04:3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閆軍  責任編輯:劉波

  浙商銀行、天津銀行港股IPO未足額認購 基石投資者比例過高成雙刃劍

  公開認購比例不足,不得不依靠高比例的基石投資者才能保證順利上市,這已經成為近來中資銀行赴港IPO的普遍現象。然而,上市後又得面臨基石佔比高影響股價表現等問題

  3月30日,港股將迎來浙商銀行和天津銀行兩家中資銀行同時掛牌上市。和去年下半年赴港上市的中資金融機構一樣,持股過半的基石投資者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根據招股書資訊披露顯示,浙商銀行在發行前引入5家基石投資者,合計同意認購最多約10億美元股份,認購比例佔發行股份的57.61%;天津銀行基石投資者多達7家,認購股份數量為5.13億股,佔發行股份的51.51%。雙方基石投資者比重均超過50%。

  此前,3月15日、16日,天津銀行和浙商銀行相繼在港進行三天和五天的公開發售。截至發售日期結束,港股投資者對兩家銀行認購意願冷淡。天津銀行未獲香港本地券商認購,沒有完成足額認購,浙商銀行情況稍好,有4家券商累計有96萬元孖展認購,但公開發售也未足額。

  對此,《投資者報》記者就投資者認購意願不強的原因向上述兩家銀行求解,浙商銀行上市辦公室方面表示,“公司目前還處於非宣傳期,還不方便就上市問題發表看法。”而天津銀行董秘辦公室則未予反饋。

  業內人士稱,雖然在港發售未足額,但是因強大的基石投資者護航,國際配售獲得超額認購,未足額認購部分撥給國際配售,兩家銀行如期登陸港交所並不成問題。

  不過,基石投資者的踴躍參與對新股來講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保證發行的順利進行,並向市場傳遞信心,增強積極信號;但另一方面,根據港股制度,基石投資者均有不低於六個月的鎖定期,如果上市公司超過50%的股票被鎖定,必然影響市場流通性。

  港股認購遇冷

  作為即將登陸港股的第八家城商行,天津銀行宣佈,于3月15日至17日公開招股。全球發售近10億H股,招股價範圍為7.37港元-9.58港元,募資範圍在73.4億港元-95.4億港元之間。據天津銀行招股書顯示,計劃在國際發售約9.2億股,香港發售約0.75億股,並計劃于本月30日掛牌上市。

  同期,還有一家股份制銀行浙商銀行于3月16日至21日在港招股。浙商銀行本次H股上市計劃將發行33億股H股,招股價介於3.92港元至4.12港元,募資額約129億至136億港元。據了解,浙商銀行將成為港股今年首個規模超百億港幣的IPO項目。

  然而據外媒報道,兩家在港認購情況並不盡如人意。首先,天津銀行招股首日孖展認購反應冷淡,香港本地券商暫時還未借出孖展額。直到3月17日認購結束,其IPO認購未獲足額。

  此外,有消息人士稱,天津銀行招股價最終定在每股7.39港元,接近招股價範圍7.37港元至9.58港元的下限,共募資73.57億港元。

  天津銀行方面未對此事進行表態,市場人士則指出,天津銀行認購遇冷直接原因或許與其定價偏高有關。此前上市的城商行青島銀行每股發行價為4.75港元、錦州銀行每股發行價為4.66港元、鄭州銀行發行價3.85港元/股均低於天津銀行股價。

  浙商銀行在發行方面略好過天津銀行。招股第二日,有4家券商進行了認購,但也未能獲得足額認購。

  去年以來,港股對中資金融機構投資越來越謹慎。去年年末在港股上市的三家城商行中,除了鄭州銀行獲得0.19倍的超額認購以外,錦州銀行和青島銀行均出現認購不足額的情況,其中,錦州銀行公開發售僅獲4%認購。

  銀行整體遇冷和行業發展不無關係,據銀監會數據統計,2015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12744億元,較2014年底大增51.2%;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67%,較2014年底上升0.42個百分點。至此,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已經持續17個季度上升,總規模逼近1.3萬億元。

  由於銀行整體盈利能力下滑以及不良攀升的擔憂,港股投資者不得不對上市銀行持審慎態度。

  基石投資者比重高

  不知是對公開發售早有預期,還是對基石投資者“盛情難卻”,浙商銀行和天津銀行引入基石投資者持股比例均超過50%。

  所謂基石投資者,是港股制度的一個規定。即在IPO時候,單個或者某幾個投資者提前和發行人簽訂認購協議,以IPO價格(無論最後項目定價在什麼價位,簽訂協議時是未知的)認購一定數量的股票。

  按照聯交所規定,基石投資者有6個月鎖定期,在鎖定期中止前不可出售所持股票。同時,基石投資者的背景介紹和認購金額需要披露在招股書中。

  對於發行人來講,基石投資者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首先,使得IPO項目成功的保險系數提高;其次,也有助於在市場上傳遞正面資訊,吸引其他投資者前來認購。

  此次兩家擬上市銀行中,天津銀行共引進7家基石投資者鎖定5.6億美元(43.48億港股)股票,合計持股比例為51.51%。具體來看,最大的基石投資者為中船租賃旗下的Fortune Eris認購2.7億美元,其次,華達有限公司將認購1億美元,此外,天物投資有限公司和天房津城分別認購5000萬美元,瑞蚨祥投資有限公司、泰達香港以及匯鼎控股有限公司分別認購3000萬美元。

  浙商銀行方面則引入5家基石投資者,合計認購約76億港元,按該行中間價4.02港元/股計算,合計持股比例高達57.61%。其中,浙江省海港投資運營集團申購10億股,紹興領雁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申購2.5億股,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香港)申購3000萬美元, 兗州煤業 (600188,股吧)旗下兗煤國際申購4億股, 申萬宏源 (000166,股吧)申購1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浙江銀行為螞蟻金服的首筆基石投資。

  對於投資的原因,各家也給出自己的理由。申萬宏源方面表示,在公司戰略推進過程中,考慮到銀行在客戶分佈、業務種類和風險偏好等方面與公司及所屬證券子公司——申萬 宏源證券 有限公司形成互補關係,因此將銀行作為多元金融佈局的重要切入點。基於浙商銀行在資本規模、行業地位、區域佈局及業務發展等方面與公司較為匹配,業務互補性明顯,是公司推進多元金融佈局的理想合作夥伴。

  兗州煤業則指出,認購浙商銀行將有利於促進公司産融財團快速發展,擴大公司在金融領域的投資力度,並有利於拓寬公司增盈渠道。

  高比例認購成“雙刃劍”

  IPO的很大一部分功能是其向社會的融資能力,企業上市後的表現則需要流通性來反應。較高比例的基石投資者認購後,雖然保證了企業的上市,但因基石投資者有最低半年的鎖定期,勢必影響公司股票的流通性表現。

  此前有統計顯示, 2010年~2011年,具有基石投資者的IPO數量佔所有港交所IPO數量的35%左右,基石投資者認購金額佔比逐年上升。去年華融資産港股IPO時,10位基石投資者對其認購比例創造紀錄地達到了70%,青島銀行同樣摸高到這一比例。

  基石投資者持股比例過高也引起了市場的擔憂,除了限制流通性,有大單交易,就可能引發股票的“大漲大跌”,不利於股價穩定。同時,亦有市場人士指出,基石投資者集中申購也容易造成股價操控等行為。

  此外,對於基石投資者來講,同樣具備風險,首先,最後的認購價格是在簽訂認購協議的時間節點是一個未知數,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從去年中資金融機構在港股的表現來看,跌破發行價比比皆是。其次,上市後的鎖定期期間,基石投資者要承擔很大的市場風險。

  對此,《投資者報》記者向首次作為基石投資者注資浙商銀行的螞蟻金服方面了解,是否有針對風險的對賭協議等舉措。螞蟻金服方面表示,暫時不方便回答。

  上市後仍具挑戰

  事實上,此次擬赴港上市的兩家銀行的資質並不算差。

  浙商銀行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未上市銀行之一,總行設在浙江省杭州市,在11個省(直轄市)和浙江省內全部地級市設立了近130家機構。公司發展確立了“全資産經營”戰略,即從過去的信貸市場為主,到實現信貸市場、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期貨市場等的集約經營;從以單一的信貸資産為主,向信貸類資産、交易類資産、同業類資産、投資類資産等的多元發展。

  以總資産計,截至2015年9月30日,浙商銀行總資産為人民幣10043億元,同比增長49.9%。浙商銀行在2015年《銀行家》公佈的“全球銀行業1000強”榜單中位列第145位,並於同年獲得中誠信國際給予的金融機構評級中最高等級AAA主體信用評級。

  其招股書資訊顯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該行實現凈利潤人民幣56.37億元,同比增長26.8%,高於所有已上市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同期增幅以及中國所有商業銀行的同期總體增長水準。

  天津銀行是天津市唯一一家城商行,區位優勢明顯,在已赴港上市的城商行中,該行也屬於體量龐大者。截至2015年9月30日,天津銀行擁有306家營業機構,其中241家位於天津。截至2015年末,天津銀行總資産達5656億元,同比增長約18.1%;營業收入119億元,同比增長19.9%。截至2015年9月末,凈利潤35億元,同比增長8.4%。

  中資金融機構在港公開發行“不受待見”,基石投資者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從側面説明市場的疲態。

  從2010年底,重慶農商行首次敲開港股市場大門後,在內地IPO審批流程過長、排隊時間過久等原因之下,內地多家地方銀行相繼赴港上市。

  但從內地銀行港股上市後的表現來講,只能算差強人意。哈爾濱銀行與徽商銀行今年以來股價均在發行價以下。截至3月24日收盤,徽商銀行終於回到3.57港元/股,僅比發行價高0.04港元/股。而哈爾濱銀行更顯頹勢,同日收盤價為2.16港元/股,與發行價2.9港元相比,跌幅超過25%。

  去年年底登陸港股的3家銀行中,青島銀行和鄭州銀行目前雖未跌破發行價,始終在期間徘徊,只有錦州銀行表現相對較好,上市以來保持較好上升表現。

  此外,從交易情況來看,截至3月24日,在7家已上市H股的城商行中,除了重慶農村商業銀行換手率最高為0.7%,成交量最高為1771萬,其他銀行最高換手率僅為0.13%,總體上交易比較清淡,活躍度較為低迷。

  中資銀行在香港上市後整體溢價率偏低已成為常態,融資規模有限,股價偏低,囿于當前盈利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已有銀行釋放出回歸A股的訊號。據了解,在H股上市的盛京銀行、徽商銀行以及哈爾濱銀行均有回歸的跡象。

  此外,今年A股市場也向銀行敞開懷抱,目前已有5家農商行通過發審會,正在排隊上市A股。鋻於多數赴港上市的銀行最早都有準備A股市場的經歷,未來的回歸或許也在計劃之內。

  浙商銀行、天津銀行港股IPO未足額認購

  

  

浙商銀行、天津銀行港股IPO未足額認購

  

  

原標題:浙商銀行和天津銀行港股IPO未足額認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